第四章 縣試(二)(1 / 2)

等到天光大亮時,試卷和草稿紙才發下來。

顧誠玉先仔細查看了一遍考卷,發現卷有紅線橫直道格,發素紙兩張以起草之用,唯題目及抬頭字,草稿中需填楷書,考生不得將答案寫於密封線外,違者作零分處理。

考卷通篇都是貼經,也就是在四書中選擇其中一頁,用兩張紙覆蓋左右兩邊的字,中間開一行,另裁紙為貼,帖蓋數字,讓考生填寫出來。

顧誠玉看了一遍題目,其中一題就是大學中第十一章最後一段,“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這個中間就是為空的,也就是現代所謂的填空題。

四書顧誠玉都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看見題目,連想都不用想,直接就能寫上答案。可是草稿紙也是要交的,為的是校對筆跡,顧誠玉將題目大致都掃了一遍後,心裡有了成算。

在硯台中倒入冷水,顧誠玉認真地磨起墨來,磨刀不誤砍柴工,墨要磨久一些,字才會寫的順暢。字可不能寫得差,否則主考官還沒看內容,就對考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最主要的一點是不能塗改,否則視為作弊。所以考試時,考生都是小心再小心,就怕寫錯字,錯失了考試資格。

對麵的考生見顧誠玉還在慢條斯理地磨著墨,更是嗤之以鼻,小娃就是小娃,難道還以為這是在玩小娃過家家?

先在試卷上寫下自己的姓名,籍貫,和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名諱,最後寫上座位號。這些在當初去禮房報名時,履曆上都會寫明,履曆上必須填寫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歿履曆,過繼的人還要寫本人親生父母三代。

且當初請稟生具保時,還要保考生不冒籍,不匿喪,不替身,不假名,保證身家清白,非娼優皂吏之子孫,本身亦未犯案操踐業,完成以上,方準考,名冊分存縣署。所以說縣試是非常嚴格的,替考的難度非常大,同時家中直係親人有喪,也是不能考的,隻能再等三年。

先在草紙上寫下題目及答案,然後再撰抄上去。這些題目沒有難度,雖然顧誠玉寫字快,可是他也不敢掉以輕心,這次寫得尤其慢,要做到草稿紙也要少些塗改才好,不然要是校對筆跡時,一看草稿紙寫的亂七八糟,根本看不清楚,那又如何比對?

等顧誠玉將草稿紙上寫完時,已經是巳時三刻了。因為精神高度集中,這會兒他也有些累了,準備先休息一會兒,吃了餅子再寫。待會抄在考卷上時,不需要抄題目,應該會寫得快些。

將草稿紙小心地用鎮紙壓著,以防起風,把紙吹跑了。食物拿出來後,考卷先放在考籃內,顧誠玉怕等會兒喝水時,要是不小心打翻了水,那不是前功儘棄?

顧誠玉一邊啃著冷硬的餅子,一邊就著水囊中的水往下咽。餅子已經是昨日的,不但是冷的,還硬邦邦的,真是讓人難以下咽。

抬眼稍稍打量了一眼對麵一排的考生,見他們都還在奮筆疾書,沒有人停下休息。顧誠玉也沒敢多看,考場上是不允許東張西望的,否則以作弊論處。更何況中間還有巡查的差役時常走動,若是被誤解了可不好。

對麵的老者抬眼一看,見顧誠玉竟然還吃上了,頓時也覺得腹中饑腸轆轆。可是草稿紙才寫到一半,為了抓緊時間,他也不敢浪費時間吃東西,繼續寫了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