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鄉紳地主因為家裡田地多,都是請的長工或佃出去。
“還買人?費那銀子乾啥?你爹我還沒老呢!還做得動,倒不如在村裡找上幾個老莊稼把式,保證幫你把田打理地好好的。”
顧老爹眼一瞪,他知道顧誠玉有能耐掙銀子,可是動不動就買人這樣的習慣不好,其實這就是還沒從莊稼漢的思想上轉變過來。
呂氏對顧誠玉買地也很高興,她跟著勸道:“聽你爹的,他年紀還沒大呢!還乾得動,省得整天在屋裡亂晃!”
顧誠玉就知道顧老爹會這麼說,他本來買地就是為了給顧老爹消遣的,聽到他娘也這麼說,立刻笑開了。突然想到了王嬸子,記得以前顧老爹提過王嬸子家男人做活很實在,倒是能請他幫忙。
“爹!你要找人還不如找王嬸子家的叔,我看他做事就很勤快。再說之前王嬸子給咱家幫了不少忙,你就請他在咱家做事,每個月給些銀子,反正地裡活多,也省了他去外頭找活。”
其實在外麵找活是很辛苦的,莊戶人家沒手藝,也不識字,隻能找些苦力活。在鎮上抗包,那還不如在田裡乾活,地裡最忙的時候也不過那兩三個月,過後就沒啥活乾了。
“那忙的時候請人家就好了,不乾活咋還養著人家?”呂氏可沒有現代那樣包年,隨傳隨到的概念,她隻知道,這樣就多出了很多銀錢。
“娘,要是買了地,那咱家就有一百幾十畝了,活計多著呢!咱家可不吃虧啊!再說人家也不可能隨傳隨到啊!還不如月月給月錢,就和長工似的。”
“我覺得這樣也好,咱家地裡的活計多,叫上兩個長期乾的,其他的都是臨時叫,那也沒啥!”顧老爹覺得長工還是劃算的,少叫上兩個就是。
“那你們爺倆商量就是。”呂氏和所有古代女子的特性是一樣的,一般都是以夫為天,既然當家的和兒子都決定了,她個婦道人家一般不會反對。
顧婉見正事聊完了,這才插嘴,“那小寶可就是個地主啦!”
“那是!我還給你攢著嫁妝呢!”顧誠玉笑著說道,把顧婉又鬨了個大紅臉。
等顧誠玉和顧婉回了房,呂氏這才將老二和王月娘的事說了。
“啥?這咋可能?可彆是看錯了?”在顧老爹的印象中,顧誠義精於算計,那王月娘也不是個天仙兒,顧誠義會不知道這樣的女子碰不得?這兩人咋會搞到一起?
“人家可都看見了,他大白天的還去人家裡呢!彆人做了那丟人的事,還知道躲躲藏藏,他倒好,還怕大夥兒都不知道似的。”呂氏一說起老二是一肚子氣,老二和老二家的最是奸猾,常常作妖,這都分了家了,還不消停。
顧老爹看呂氏說得信誓旦旦,這才覺得可能是真的,“難怪最近常看不到老二,也不見他去接他婆娘回來,我看這事兒十有是真的了。”
“那還能有假?”呂氏翻了個白眼,對顧老爹不能接受的模樣,表示深深地不屑。
“老二在家嗎?不是說去接他婆娘了?”顧老爹站起身準備去二房找老二,卻突然想起昨兒老二說去何家接媳婦兒去了,可是今兒卻沒看到兩人,難道是還沒回來?
“我反正是沒看到,誰知道他接個人接去哪兒了?”呂氏也看不慣二房總冷鍋冷灶的,一個婆娘不知道在家相夫教子,見天兒地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