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彆讓嫂子忙了,我坐一會兒就走,還得去三哥那兒呢!”
顧誠玉趕忙去攔,他四嫂在後院一般都是幫著處理藥材,有時還要給家裡遠些的病人煎藥,活計可不輕鬆。
顧誠玉聽到一陣輕巧的腳步聲,趙氏手裡端著托盤,撩了簾子,進了外間。
“四嫂!”顧誠玉趕忙站起行了禮。
“哎!他小叔!你從京城回來了?快坐。”
趙氏愛臉紅的習慣比之前好了許多,也可能是每天接觸的人多了。
不過,看著還是那個溫柔似水的女子。
顧誠玉又坐了下來,“四嫂彆忙,我還要去三哥那,早上喝了一肚子的茶水,這會兒確實喝不下了。”
趙氏柔柔地笑了,卻還是給顧誠玉倒了茶。
“晌午飯在這兒吃吧!那我去買菜,當家的,你招呼好小叔子。”
趙氏看這會兒不早了,想留顧誠玉吃飯。
顧誠玉連忙婉拒,“四嫂快彆忙活了,娘還想叫你們夫妻晚上回去吃夜飯,咱們好久沒聚了。還是等晚上人到齊了,再一起聚聚吧!”
顧誠熾聽了,也就不再勉強,他們是親兄弟,用不著客套。
“那就聽小寶的,晚上再聚。你如今,也受不得勞累,還是多歇歇得好。”
顧誠玉聽著有些疑惑,“四嫂是身子不適?”
顧誠熾哈哈一笑,“你四嫂她有喜了。”
他眼角眉梢都是喜意,再過幾個月,他就要做爹了。
“那可真是喜事了,恭喜四哥四嫂了。怎麼沒聽娘提起?”
趙氏從臉紅到了脖子,她嗔怪地看了顧誠熾一眼,聲音低不可聞地道:“還沒滿三個月,就沒告訴娘。”
在上嶺村,沒滿三個月,最好不要告訴太多人。古代孩子夭折地多,流掉的也多。
沒滿三個月,就是沒做穩,自然不能出去說的。
“等小侄兒出生,我一定給他備禮,四哥要寫信給我。”
顧誠玉也很高興,多了一個和他有血緣的小家夥,他覺得小娃都粉粉嫩的,很有趣。
想到這些,不免又想到了小月,他想就賒賬的事,和四哥說說,就去三哥那看小月。
“四哥,你的鋪子,常賒賬嗎?”
“隻那實在拿不出銅錢的,也隻能賒了,都是可憐人。”
說到這個,就連趙氏也頗有微詞。
“那些個人咱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窮,你也不要老是賒賬,要是成了習慣就不好了。被付過錢的人知道了,他們肯定也有樣學樣。”
趙氏也愁著,要不是有過年肥皂的利潤撐著,這醫館早就開不下去了。
鎮子上有幾家小醫館,還在背後嘲諷他們,說他們是賠本賺吆喝。
“咱們開鋪子這幾個月來,都虧了許多。有的人說沒錢,就一直賒著,也不還,雖然都是這附近的,可是咱們也不好就上門討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