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試探(1 / 2)

本來大家都是師兄弟,不看僧麵看佛麵,看在他這個老師的份上,隻出些銀錢打點一番,顧誠玉就得感念他的恩情,這也全了師兄弟的情義。

梁致瑞早就覺得何繼勝是個薄情寡義之人,當年何繼勝因為他是首輔,就想勾搭他的小閨女,被他發現了端倪,就阻撓了何繼勝。

之後何繼勝就向他提出了想娶小閨女為妻,被他拒絕了。原本他覺得何繼勝讀書上進,人又機靈,日後進了朝堂,必然能有一番作為。

可誰想到何繼勝肚子裡的花花腸子不少,若是真心想娶他閨女,那為何之前不正式地提出?

就算是怕他不同意,那也不能私相授受啊!還好兩人私下並沒有見過幾次,不然,這事兒非得給他蒙羞不可。

之後,梁致瑞就對何繼勝冷淡了許多。何繼勝是個會鑽營的人,在得了他嶽父的賞識後,對自己的老師也冷淡了不少。後來梁致瑞致了仕,又遠離京城去了靖原府,兩人的關係就更淡了。

梁致瑞在靖原府也沒收到過何繼勝幾封信,就那麼寥寥幾次,也多是問候身體,最後寫上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對朝中的事絲毫不提。

梁致瑞想到這些,就深深地歎了口氣。

“當年也有老夫的錯,不應該對他太過冷淡。不過,那也是他有錯在先,他是男子,就算與姑娘私相授受,那也隻得個風流的名聲。可女子不同,老夫膝下隻有兩女,大的當年也早就出嫁了,就這麼個小的承歡膝下,事關姑娘家的聲譽,老夫又怎能容忍?”

梁致瑞和何繼勝之所以鬨成這樣,與何繼勝想娶老師的閨女有關,顧誠玉之前在尹坤處就已經知道了,隻是知道得不詳細。

不過,照老師這麼說,三師兄當年還做了不妥當的事兒,身為父親的梁致瑞,發現了端倪,當然不能忍了。

顧誠玉覺得,何繼勝若真的喜歡,那他可以大大方方地說出來,怎會覺得梁致瑞不同意呢?當時老師對何繼勝也很看重,說不定就同意了。

從老師將二閨女嫁給應南府通判來看,並沒有在意女婿的家世和官職。

何繼勝先未對老師言明,在被老師拒絕後,也未努力證明自己,取得老師的原諒,而是將他自己和老師的關係鬨得更僵,這些何繼勝都要付絕大部分責任。

“當年的孰是孰非已經過去,他終究是您的弟子。您來了京城,以後見麵的機會就多了。何師兄若是尊師重道,這府中肯定不能少來,要還是這麼相處,難免尷尬。老師不若與何師兄儘釋前嫌,拋開那些過往,和睦共處。”

顧誠玉雖是這麼說,卻覺得兩人的關係不一定能緩和。老師的生性頗為豁達,這麼多年過去,想必早已不將這事兒放在心上,隻是拉不下臉來而已。

這就需要作為弟子的何繼勝加把勁兒了,隻要表現地稍微熱忱些,對老師多關心一些,想必這事兒也能迎刃而解了。

隻可惜,顧誠玉覺得何繼勝不想這做,至於原因他也不想揣測,反正也就那麼幾點,都擺在明麵上了。

不過,那到底是他師兄,他也不好明說,隻能寬慰老師幾句。在背後嚼舌根子的事兒,他還不屑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