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顧誠玉拜見張大人!”顧誠玉剛到翰林院,錢檢討就在他辦公的地方守著了。
“進來吧!”張亥聽著是顧誠玉,忙讓他進屋子,準備說一說序目的事。
“張大人,這是下官昨日校勘的實錄,還能請過目。”顧誠玉一進屋子,就將手裡的書籍連同實錄,一起放到了張大人的書案上。
張亥一愣,他差點將此時給忘了。
“這才兩日,你就已經完成了?不錯!”張亥有些驚訝,沒想到顧誠玉真的兩日就完成了。
這校勘史書的活計可不輕鬆,要查找的書籍更是不少,顧誠玉兩日就能校勘一本。若翰林院的官員都能有他這般速度,那翰林院就不可能堆下這麼多活兒了。
顧誠玉一見張亥如此驚訝,心裡隻想嗬嗬了。明明是他自己說,要他兩日校勘完,今兒就來了這麼一出,什麼意思?難道是錢檢討耍他?
“張大人說今兒就要,下官這兩日挑燈夜戰,終於將這些都校勘完了。在這其中發現了一處錯誤,下官已經作了修改,還請大人過目。”
顧誠玉可不會悶著不說,這兩日他確實是吃了些苦頭的。雖然沒有挑燈夜戰,可白日裡也一刻都沒停歇。
他可不想讓張亥認為他輕輕鬆鬆,隻用了兩日就將這本校勘完了。
那張亥要是日後可勁兒地壓榨他,那他豈不是要累死?
“咳!倒是本官沒說清楚了,隻說讓你儘量兩日完成。”張亥看了眼顧誠玉,見他精神抖擻,下眼瞼之處沒有一絲黑影,就知道是顧誠玉的托詞。
他拿過實錄,顧誠玉給他指出了那錯處,張亥的麵色就有些難看起來。
他冷哼一聲,這地方都能出錯,雖然隻需寥寥帶過幾筆,可犯了這麼明顯的錯,肯定是怕麻煩,沒有尋找相關的典籍。
這是《嘉仁實錄》,這位叫薛皓禎的,他也是見過的,那時他還才剛進翰林院,因此知道些此人的事跡。
這裡出了差錯,那之後的《慧明實錄》還要提及此事,那不是自相矛盾嗎?
實錄是萬萬不能出錯的,這本實錄是誰編撰的,他待會兒得去翻記錄,絕對要嚴懲不貸。
顧誠玉見張亥麵色不佳,就知道那編撰的官員,肯定要挨上一頓訓的,說不得還要受罰。
不是說官員不能出錯,可這錯就有些不應該了,隻是多查些典籍的事兒。
他當然不會多嘴地問那官員是誰,橫豎與他不相乾,他也是各司其職罷了!
張亥因為顧誠玉在,也隻得將此事先放在一旁,說起了會典序目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