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朱龐身後的一大堆行李和好幾個下人,顧誠玉想了想,府城的府邸倒是有馬車,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裝得下這麼多的行李,裝不下還得雇車。
顧長柏自踏上靖原府碼頭的那一刻起,腦海中就浮現出了年輕時,他帶著家人投身去應南府的情景。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終於又踏上了故土。
此時已經到了申時,看來今兒是回不去了。晚上趕路不太安全,更何況也沒必要。雖然顧誠玉有些歸心似箭,但也真的不急於一時。
再說,府城的生意他已經很久沒有巡視過,今兒先在府城住下,巡視一番再說。
“朱師兄,咱們先去我府城的住處,今兒天色已晚,還是等明日再回去。”顧誠玉轉身對朱龐交代了一聲。
朱龐自然沒意見,靖原府城他又沒來過,正好見識見識。
“二伯!咱們明兒在回去,我爹他們看到你們肯定會開心的。”
顧誠玉轉身對顧長柏說了一句,這次回靖原府,他還是將人帶了回來。不過,他得找個機會和他爹囑咐一番,這個二伯可不是當年的二伯了。
茗硯早就先回了府城的府邸,畢竟時隔一年多回來,府上總要先收拾一下的。
“公子!我已經叫來了馬車。”茗墨小跑著過來,此刻口稱公子是因為顧誠玉這次回鄉十分低調,在行程上不打算暴露身份。
不然,途徑的地方低品級的官員都會來拜訪他,這樣會拖慢他的行程。
顧誠玉這裡因為回鄉心裡激動著,而上嶺村同樣也很激動。不過,上嶺村的村民激動倒不是因為知道顧誠玉要回來了。
“小寶他娘,你可真是苦儘甘來啦!”王嬸子滿麵笑容地看著捧著詔書的呂氏,語帶羨慕地說道。
呂氏也是眉開眼笑,“是啊!當年也沒想到能有今天呢!這是我家小寶爭氣,不然我哪能有這樣的福分?”
時間回到剛才一個多時辰之前,縣太爺帶著京城來的信使匆匆來到了上嶺村。
一來就命顧長青家擺上香案,準備迎接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民婦呂桃,賢良淑德,勤勉柔順,性行溫良,著即冊封為六品安人,欽此!”
呂氏還沒聽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隻聽見了自己的名字,一直等到縣太爺親自將她扶起,她還是雲裡霧裡。
最後在縣太爺的解釋下,呂氏才明白原來自己當官太太了。她兒子成了六品官,比縣太爺的官兒還大。她是六品官的娘,也有那叫啥敕命的。
等縣太爺走後,顧氏還沒從這樣的喜悅中清醒過來。
“六奶奶,您現在可是六品的安人呢!比縣太爺的品級還高。”族裡有個剛讀書的小娃兒,對著呂氏一臉豔羨地道。
呂氏高興地拍了拍大腿,“可不是?我兒現在可是在京城當大官兒了呢!”
顧長鬆甚至比顧長青都要高興,他身為顧氏一族的族長,族中子弟有出息,他們顧氏一族才能繁榮昌盛起來。
顧誠玉才考上進士,就已經當上了六品官,那日後能做到高官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