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顧誠玉在,顧氏才有崛起的希望。
顧長青在這樣喜悅的氣氛中,突然想起了那晚娃兒他娘和他說過的話。她說想讓小寶去讀書,小寶身子孱弱,與村裡的娃不同,肯定是個讀書的料子。
在小寶沒挖到人參之前,他也是猶豫的,為難的,沒想到如今小寶真的考上了狀元,還做了大官兒,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啊!
他不禁眼中閃出了淚花,看著笑得開心的呂氏,他覺得這輩子也無憾了。
當初娶呂氏他本就對不起人家,若不是他搶了個先,跳下去救人的就是那個掌櫃了。
這些年他懷著對呂氏的愧疚,對呂氏多有忍讓。未免對前頭的娃兒有些虧欠,可那又怎麼樣呢?他同樣欠著呂氏的。
至今他還記得他將呂氏從水裡救出來後,呂氏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怎麼會是你?
當初呂氏算計的應該是那個掌櫃,最後卻被他得了便宜,呂氏心裡肯定是怨恨他的。如今他們生了個好兒子,呂氏真的算是苦儘甘來了。
顧氏族人們都開心地笑著,他們顧氏終於崛起了,所有人都在暢想今後的好日子。
“長青呐!小寶可有說啥時候回來?”
顧大伯咂巴著嘴,顧誠玉不回來連宴席都沒法擺。
雖然進士牌坊已經立了,可是擺宴席還是等小寶回來得好。
那些鄉紳地主和官宦之家都是因為想結交顧誠玉才來送禮,若是顧誠玉不在,他們隻會叫下人來送禮,這不是擺宴席的最終目的。
顧老爹被顧大伯的聲音從回憶中拉了回來,他想了想道:“之前小寶就說在等探親假,應該快了?”
顧大伯咧開了嘴,搓了搓手,“好!好!好!等小寶回來再辦宴席。咱們這次可不止是小寶考上了進士當了官,且弟妹也成了那敕命夫人。就算是知縣大人和夫人來了,也要向弟妹行禮的。”
這話說得呂氏更是合不攏嘴,“那可不敢,人家那是正兒八經的官太太。”
“哎呀!小寶他娘,你可莫要謙虛。你這都是六品的了,那知縣夫人還是七品的呢!你可不比人家官兒大嗎?”
村裡的婦人連忙上前奉承,如今的顧家,就是手指甲縫裡漏出一點,那也能讓她家吃喝不愁了。
王嬸子也上前說笑,“小寶他娘,等你家小寶回來了,那媒人肯定要踏破你加門檻哩!”
王嬸子說完,在場的婦人們眼睛都亮了。這年頭誰家還沒有一兩個黃花大閨女呢?
就算自家沒有,那親戚家也多得就是。
這可是大官兒,長得也好,家裡又剩銀子。誰要是嫁了進來,那可是進了福窩了。
王嬸子也是為了提醒一聲,其實今兒來的這麼多婦人除了想奉承呂氏以外,也都是打著這個目的的。
隻是小寶如今是什麼身份?這些村姑哪配得上小寶?更彆說一個個還長得歪瓜裂棗的,小寶長得多好?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