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誠禮老遠就聽見了王嬸子的呼喊,他抬頭有些茫然,王嬸子如此急切,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東家,像是在說你家官老爺回來啦!”
一旁的一個長工倒是給聽清楚了,他給顧誠禮乾了兩年多的活計了,對顧家的情況還是有些了解的。
顧家出了個官老爺,這附近十裡八鄉的人都知道。
“確實聽著是的,應該是說官老爺回鄉了。”另一名長工仔細聽了聽,也隨之附和道。
“啥?小寶回來了?”顧誠禮一聽就急忙上田坎,心裡高興極了。
“嬸兒,可是說小寶回來了?我這就回去。”
王嬸子見顧誠禮聽見了也不再往這邊跑,轉身就想去顧家湊湊熱鬨。可隨即想起自家的秧苗還沒插完,這才回過神來往自家地頭跑。
這稻穀的種子還是從顧家拿來的,之前家家戶戶都是種小麥和高粱。如今顧家有了水稻的種子,種水稻的人家也多了起來。
不過這水稻可是講究不小,不靠近水源的地方可種不得,還是得種麥子。
村裡的婦人已經陸陸續續回家準備燒夜飯,遠遠地就聽到馬車的聲音,於是都抬頭望村口看去。
“哎呀!咋來了這麼多馬車?又是去顧家的吧?今兒好像還比之前多了些。”
大懶家的婆娘剛從地裡回來,她家還是那兩畝地。大懶不肯下地,她隻能靠自己忙活,到了時辰還得回去做飯。
她這麼說是因為自從顧家老五考上了狀元做了官之後,每天來顧家拜訪的馬車就絡繹不絕。隻是她見今兒一下子來了這麼多輛馬車,心中有些納罕。
老王頭正走到大懶婆娘的身邊,聽著這話,也跟著猜測起來。
“這顧家的日子可真是起來了,人常說一人啥登天,哎!我也不懂,反正就是顧氏興旺起來了。”
老王頭今年沒趕牛車了,他的牛老死了,他沒了牛就做不成往返鎮上的生意了。
“哎喲!怕是顧家的官老爺回來了。”大懶婆娘這會才想到這個,心裡也是一陣激動。
他們上嶺村出了一個當官的,這兩年其他的村子再沒敢截過他們村的水源。
呂氏正坐在炕頭收拾炕琴裡的衣裳,從裡頭扒拉出了一雙老虎頭的小鞋子。
這雙鞋是小寶小時候穿過的,那時小寶才剛學會走路,她眼前不由得浮現出小寶蹣跚走路的樣子。
那時她牽著小寶的小手,在顧家原先那破敗的院子裡一步一步學走路,還有婉兒在一旁拍著小手笑弟弟走路的模樣像鴨子。
想著想著,呂氏就淚眼婆娑起來。
顧誠玉等馬車駛到了院門口,就迫不及待地從馬車上跳了下來。
一把推開虛掩著的院門,還沒跨進去,就朝著裡頭喊道:“娘!我回來了。”
呂氏聽見聲音有些發愣,淚已朦朧的雙眼看向窗外,發現一名少年已經到了院子裡,那欣長的身影,不是她的小寶又是誰?
“小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