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江水改道(1 / 2)

段誌傑在京城也曾見過那些蹲在牆角的乞丐,他們穿著破爛不堪,捧著個破碗,向著路過的行人卑躬屈膝,隻為求得幾個銅板。

然而這些人他覺得除了老人和身有殘疾之人外,其餘年輕人都不值得同情。

這些好吃懶做的年輕乞丐,平日裡就等著天上掉餡餅。

可這些災民不同,這麼多人,就是他們想勞作也是無處使力,因為他們的田地都被江水淹沒了。

“顧大人隻管吩咐,下官莫敢不從!”

段誌傑慷慨激昂的態度讓顧誠玉特意看了他兩眼,沒想到這段誌傑還挺有同情心的,這在官場上可不多見。

段誌傑看上去已經過了而立之年,為官已是十載有餘,祖上便是京城人士。

說起來也算是官宦世家,隻是族中從未出過高官。

能在而立之年就爬上了正五品,不光是靠自己的努力,還動用了家族多年積累的人脈關係。

顧誠玉以為在官場上浸淫十多年的官員,應該都成了老油子,沒想到對方還保留有最基本的良知。

從之前段誌傑拿著棍棒來到城門口時,就能看出對方的人品了。這麼危急的關頭,對方可算是將深思置之度外了。

這麼一想,顧誠玉的麵色倒是比之前和緩了許多。

“本官倒還真有一事需段郎中協助,段郎中身為工部的官員,想必對加固江堤和江水改道一事多有了解。杭天府的江堤漏水一事,還請段郎中多費心。”

顧誠玉原本想將這事兒說與胡茂深知曉,而後由胡茂深來執行和監督,可現在他改主意了。

胡茂深不是工部的官員,對這些並不了解。他也不能時時刻刻都待在杭天府指導,他還有其他的事要做。

所以將此事交給秉性還算過得去的段誌傑,他還是有些放心的。畢竟截留分支和為江水改道一事,涉及的銀錢並不少。

要是有人趁機將手摸向他好不容易籌集來的銀兩,那他可真要嘔死了。

“說多了解那肯定夠不上,隻是略懂皮毛。不過顧大人的意思是想為杭天府下遊的江水改道?隻是這樣一來,工程就極為浩大了,杭天府上遊的分支太多,若是在下遊改道,那無疑是難上加難。一個不好,說不定下遊就塌了!且河工的性命也堪虞啊!”

段誌傑此番話一說出,立刻就引起了楊朝英的共鳴。

因為楊朝英對這裡的地形熟悉,他當然知道段誌傑所言非虛。

他不由在心裡腹誹,不愧是工部的官員,對這些果然很擅長。

顧大人雖說很有謀略,但這河工上的事兒也不能無師自通不是?

再加上顧大人對本地的地形並不熟悉,會這般想,估計是查閱了不少書籍得來的結論。

可光紙上談兵是不行的,實際做起來,其中的難度不小,且還得將期間的種種突發狀況算進去。

比如說改道挖得不夠深,江水沒有按照既定的線路走,那豈不是要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