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早飯依舊是乾硬的大餅,因為人多,一頓飯就要花幾兩銀子,故而隻有昨晚奢侈了一把。
魚娘目送那個少年上了馬車,離開了客棧。
這是她重生以來見到的最賞心悅目的人。
魚娘感歎,不虧是美人啊,看著那張臉連大餅好像都沒那麼難吃了。
魚娘重新坐上鋪滿麥秸杆的驢車,捏捏二丫的臉,“我教你編的小蟲子二丫學會了嗎?”
二丫今天紮了兩個小鬏,一晃一晃的,奶聲奶氣地說道:“大姐,二丫太笨了,學不會。”
魚娘的心都化了,她溫柔地說道:“沒關係,我再來教你一遍。”
顧氏在一旁撫摸著自己的肚子,說道:“看魚娘帶晴娘帶的多好,以後我肚子裡的這個,說不定也要麻煩魚娘來帶。”
魚娘沒有接話,她帶二丫是因為喜愛,至於顧氏的孩子,可不是她的義務。
太陽照在身上,魚娘有些昏昏欲睡,驢車碾過小石子,魚娘一下子被顛醒了,
她揉揉肩膀,揪掉身上的麥秸杆,問前麵趕車的李伯山,“大伯,咱們什麼時候停下來休息啊?”
李伯山道:“快了,你爹說過了前麵的山坡有棵老槐樹,咱們待會就停在那休息。”
魚娘扶著驢車站起來往前看,前麵不遠處果然有一個不算陡峭的山坡,遠遠望去,山坡頂有些綠葉,應該就是山坡另一麵的老槐樹了。
李伯山趕著驢車往坡上走,驢車上載滿人和行李,驢子顯得有些吃力,廢了好大的功夫都上不去。
魚娘主動提道:“大伯,不如我們先下來吧,等過了坡再坐驢車。”
李伯山笑道:“看我,急的都忘了讓你們先下來了。”
魚娘靈活地跳下驢車,再把二丫抱下來。
按常理來說,一個六歲的娃娃是抱不動這麼大的孩子的,可能是因為月光的緣故,魚娘的身體向來比一般的孩子好,所以輕而易舉地把二丫抱了下來。
柱子娘腿腳不便,扶著驢車緩緩往下探腳,魚娘把二丫抱在一旁,趕緊上前扶住了她。
柱子娘連連稱讚道:“真是個好娃娃。”
等到車上的人都下來,驢車輕了不少,李伯山再一揮鞭子,驢子劺足勁兒爬上了山坡。
另一輛驢車上,劉大舅的大兒子趕車,車上的人有樣學樣,也都下來了。
驢子爬坡比人爬的快,魚娘牽著二丫還沒走到緩坡的一半路程,兩輛驢車已經到了坡頂。
李大成和劉氏走在一起,劉氏在路上一刻也不放開她的菜刀。
李仲海走在李大成身邊,對他說道:“爹,過了這個坡,咱們在老槐樹下歇歇腳,大家走這麼遠都累了,再往前不遠有個村子,咱們去看看能不能在這個村子裡投宿。”
李大成點點頭,“都聽你的安排,仲海,你在外走南闖北,該怎麼走你有經驗。”
李忠海想了想,“爹,其實我想接下來咱們不如挑離官道遠些的路走,災民大多都是沿著官道往南逃荒,咱們拖家帶口的,很容易成為災民圍堵的靶子。”
李大成沉思,“你想的也對,就按你說的辦。”
魚娘不知道接下來的行程有變化,她不住用眼睛掃著周圍的野草野花,看看有哪些能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