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根吃完糖就開始犯困,魚娘猜測是她的水在起作用,等有根睡後,魚娘才離開。
廚房這邊忙的熱火朝天,陳氏他們忙著炒糯米,蒸各種東西。
炒糯米是為了做一種“耐饑丸”,糯米炒黃放起來晾曬,紅棗蒸熟去皮去核後也放起來晾曬,最後用石臼將它們混合在一起,使勁搗爛成糊,最後捏成丸子風乾,就成了“耐饑丸”。
據爺爺說,這種“耐饑丸”吃一個能頂半天不餓。
還有紅薯,蒸熟後晾曬風乾,也很擋飽。
這次沒有做大餅,用二牛的話說,這東西他要吃吐了。想必其他人也是和他一樣的想法,所以商量後決定做“耐饑丸”和紅薯乾。
男人力氣大,都在忙著用石臼搗糯米和紅棗。
女人就在裡麵燒柴蒸紅棗和紅薯,或者捏丸子。
陳氏坐在外麵捏丸子,糯米和紅棗混合後近似黃色,陳氏麻利地把糊糊狀的東西團成一個雞蛋大小的丸子,放到葦葉上晾曬。
看到魚娘過來,陳氏也不停下手裡的活兒,叮囑魚娘:“我這裡忙,你看著點三牛他們,彆讓他們出去亂跑。如果管不住他們就去找你大哥,三牛聽你大哥的話。”
魚娘點點頭,“大哥在背書,我帶三牛他們去一邊玩。”
陳氏撇嘴,話裡話外都帶著酸意,“大牛可真勤快,不愧是你奶奶的心尖肉。”
魚娘知道,因為她娘當初生的是個女娃,所以不怎麼受奶奶待見,她娘對此一直有些不滿,特彆是麵對大哥時,因為奶奶最最寵愛的就是這個聰明上進好學懂禮的大哥。
陳氏團了個小丸子塞給魚娘,悄悄道:“拿著吃去,這裡麵的糯米和紅棗可貴了。”
魚娘抿嘴一笑,“我知道了娘。”
耐饑丸沒乾的時候是一團糊狀,放在手心裡黏黏的。這東西是陳氏偷偷給的,所以不能讓三牛他們知道,魚娘咬了一口,嘶,粘牙。
耐饑丸和紅薯乾晾乾還需要幾天,這幾天院子大門緊閉,隻有有事需要出門時才會悄悄開一個口子。
陳氏和顧氏坐在石凳上縫補衣服,自下河鎮離開有將近一個月了,這一路上舟車勞頓,出門時的新衣服都破損了不少。
底層的百姓家無資產,衣服、被褥和農具幾乎是他們唯一值錢的東西。
魚娘在路上見到不少婦人穿著壓箱底的嫁衣,在苦悶沉重的逃荒路上,這是一道彆樣的風景。
李家和劉家算是略有薄產,所以陳氏他們沒必要穿嫁衣逃荒。
陳氏和顧氏忙著穿針引線,魚娘在一旁替他們整理雜亂的線團。
陳氏歪頭眯眼對著太陽把線穿好,用針在頭發上刮了幾下,說道:“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新衣服穿的還不到一個月,已經爛到需要縫補的地步了。”
顧氏的眼睛有些紅腫,聲音也啞了,自從下河鎮的人來後,她的情緒一直很低落,她家離下河鎮沒隔幾裡地,下河鎮出了事,很難說她父母是否沒事。
顧氏給李叔河補衣服上爛的大洞,這是被災民撕扯造成的。
顧氏道:“可不是嘛,也不知道咱們什麼時候能過蘭江,我這肚子已經五個月了,生在路上就麻煩了。”
顧氏的肚子已經高高隆起,若非李家照顧的周到,孕婦在逃荒路上是很難活下去的。
顧氏停下針線,撫摸著肚子,“我現在就希望咱們走快點,這孩子可千萬彆生在路上。”
顧氏心裡擔憂,萬一這孩子生在路上,兵荒馬亂的,是個不小的累贅,到時候爹娘會不會把這個孩子丟掉?
雖然爹娘對自己很好,也從未在這方麵說過隻言片語,可一路走來,她見到不少被父母狠心遺棄的孩子。
這些父母未必是不愛孩子,能從家裡帶過來逃荒一定是舍不得的,可是為了活命,隻能選擇剜掉自己的心頭肉。
李家現在看著還好,有銀子,爹娘還明事理,但是萬一遇上什麼意外的事,這孩子能保住嗎?
耐饑丸和紅薯乾在太陽的曝曬下逐漸變乾變硬,這期間李家和劉家又去街上采買了一些東西。
原本拉車的驢子是不能用了,驢子太顯眼,出現在逃荒路上就是在告訴災民,這裡有一個可以打劫的對象,接下來隻能推著板車往前走。
李大成又去糧店買了一些鹽,私鹽比官鹽便宜,要省不少錢。
糧店的掌櫃聽說他們要繼續往南走,打起了讓他們幫忙運鹽的心思。
掌櫃的對李大成說道:“如果你們願意運鹽,這次買的鹽就當我送你們的,到了地方,你按照我給的地址把鹽送過去,那裡接應的人會再給你一筆銀子。”
掌櫃的伸出手,比劃了一下,“報酬有這麼多。”
李大成搖搖頭,拒絕了他,錢雖然多,但是太冒險了。
掌櫃的不死心,“你放心,城門口有接應的人,絕對能讓你們安安穩穩進去。”
李大成沒有答應,拉著魚娘走了。
“這銀子掙了也沒命花,咱們一家人平平安安比什麼都強。”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不瘋魔不成活 2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橘子君 92瓶;月月 66瓶;不瘋魔不成活 50瓶;雲上若水 10瓶;幽影草 7瓶;yacocoa 5瓶;南子NZ 4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