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了李氏為師後,魚娘一天的時間分為了兩部分,上午去學堂跟隨鄭夫子學習四書五經,下午便去沈家跟著李氏學醫。
既然下午要跟著李氏學醫,首要之事便是跟鄭夫子請個長假。鄭夫子知道魚娘的來意後一直蹙眉,語重心長道:“子愚,做事萬萬不可三心二意,即便你是個聰明孩子,可也不能一心二用。你若是想要考秀才,就老老實實待在學堂裡跟著我讀書,彆想其他的歪門邪道。”
魚娘有些羞愧,她讀書隻是為了明理,能夠讀懂這個時代的書,理解大家的思想,從未想過女扮男裝去考科舉,因為即使她的功課做的再好,連考場的門都進不去。
但是鄭夫子不知道這些,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魚娘知道鄭夫子雖對待學生有些散漫,卻不是一味的放養,他會點醒學生不開竅的地方,引導他們自己去思考,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以三隅反。
可以說,遇上鄭夫子實在是她的幸運,隻是她注定要讓鄭夫子失望了。
魚娘低頭,不敢看鄭夫子失望的眼神,“夫子,我已經決定好了。”
鄭夫子長長地歎了口氣,即使心中對魚娘的選擇一萬個不滿意,他到底還是沒有說出什麼過分的話,
“你決定好了以後不要後悔。”
魚娘走到門口,轉身對鄭夫子深深地長揖,“夫子,對不起。”
鄭夫子擺擺手,“走吧走吧,你都已經選擇好了,我難道能把你拴在這學堂裡嗎?你無愧於自己的心便是。”
魚娘給硯台裡加了些清水,沾了些墨後,在粗糙的紙上開始謄寫李氏給她的醫書。上午從學堂下學後,她便直接來了沈家。就連午飯也是在沈家用的。
李氏和李大成有了這樣一層關係在,兩家無疑親近了許多。沈家隻有李氏和沈思安兩個人,平日裡李氏或是收拾家務或是做些針線活。而沈思安則待在自己的書房裡埋頭苦讀,隻有到吃飯的時間才會出門。等到沈思安也入學以後,沈家百日裡就隻剩下李氏一個人了,故而沈家顯得分外清冷。
人一旦上了年紀,總是希望兒孫承歡膝下,一大家子熱熱鬨鬨的。李氏雖識得不少字,閒暇時也用讀書打發時間,可一旦清閒下來,看著院子裡空蕩蕩的,還是會覺得分外孤寂。
故而能有魚娘陪在她的身邊,她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卻高興得緊。
魚娘原本中午是要回家吃飯的,李氏道:“你從學堂回到家吃一頓飯,然後再急匆匆來我這裡,這一來一回路上平白浪費了多少時間?我看不如從學堂下學後直接來我這裡便是,左右我們家不缺你一口飯吃。”
李氏這樣說了,李大成自然沒有什麼異議,魚娘一想也是,少走幾步路多好,於是心甘情願地答應了下來。
李氏隻比李大成大了七八歲,頭發卻幾乎全白了,她笑起來很是慈祥溫和,是一個很能知足常樂的老太太,對待魚娘就像是對待自己的親孫女一般,有什麼好吃的都想著她。
若不是她時刻牢記自己的初心,在醫術上從不馬虎,反而對魚娘的要求格外嚴格,魚娘在沈家就不像是來學習的,更像是來吃吃喝喝的。
紙張一旦粗糙,墨水一寫上去便容易暈染成一團,魚娘剛提筆寫了一筆字,還沒來得及寫下麵的,便已經暈染開了。若是以前她還會停下來等墨水乾了以後再寫,現在連眉頭都不帶皺一下,直接繼續寫完剩下的字。
不管怎麼說,有紙能用就不錯了,她在李家的時候的條件比這苛刻多了,隻能用樹枝子在細沙土上麵寫字。條件是外在的,對於初學毛筆字的人來說,想要寫得一手好字,用什麼紙張都差不多,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和堅持。
李家雖然手中有一些金銀,卻沒有暴發戶心態,依舊一如既往地簡樸節儉。對他們來說,錢必須要用在刀刃上。
不管是李子晏還是魚娘和二牛,練字用的都是粗糙的紙,而不是上好的宣紙。等到他們寫字熟練了,不會出太多錯誤後,再在好一些的紙上麵寫字也不晚。
倒是陳氏有些心疼魚娘,明明他們家裡有了一筆意外之財,卻要這樣遮遮掩掩的,讓魚娘繼續節儉下去,怎麼想都覺得對不起孩子,於是她經常偷偷給魚娘一些零用錢,錢不多,一次也就十來文,買不了什麼貴重的東西,頂多買一些零吃解解饞。
她叮囑道:“這錢自己拿著花,彆讓你奶奶看到了。進了學堂後有了同窗,要是出去玩一文錢都拿出來人家該嘲笑你了。”
這樣魚娘手中積攢下了一些零用錢,而除了這些錢之外,李大成曾在逃荒路上交給了她兩個野菜餅,其中一個她打開了,裡麵是兩個五兩銀子的銀元寶,其中一個她留給了樓家坡幫助了他們的老嫗,如此她身上還剩下一個五兩的銀元寶和一個黑乎乎的野菜餅。
魚娘一路上把野菜餅揣的好好的,來到雲陽縣後把野菜餅和銀元寶藏在了自己房間一個極為隱蔽的地方,轉眼好些日子過去了,要不是陳氏給了她幾文錢,她都快把自己藏的銀元寶和野菜餅給忘記了。
想到這裡,魚娘趕緊把銀元寶和野菜餅找了出來。野菜餅本來就硬,砸在人身上生疼,魚娘又把他埋在地下這麼久,硬的和壘牆的磚石一般,用手無論如何用勁都掰不開。
無奈之下,魚娘隻得打來一盆水,把野菜餅在水裡麵跑了一天一夜,這才變得軟和一些,能夠用手掰開了。
掰的時候魚娘沒有想太多,隻以為裡麵藏的估計也是兩個銀元寶,打開後一看,裡麵不是她想象中的兩個銀元寶,而是一個上麵鑲嵌著各色寶石的金鐲子。這鐲子金燦燦的,又寬又厚,放在手裡沉的很。
魚娘有些愣住了,即使她不懂首飾的價值,也知道這個金手鐲用區區兩個銀元寶是買不來的。
她該慶幸當時她打開的不是現在這個野菜餅,運氣好打開的是另一個。
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個金手鐲,若是區區一個銀元寶,她還能安安心心收下了,可這個金手鐲對她來說實在是太貴重了。
她思來想去,把金手鐲用手帕包起來重新放好,準備找個時間把它還給李大成。
不算上意料之外的金手鐲,魚娘手中有五兩銀子和一百一十二文錢,不和那些大戶人家的子弟比較,她現在已經算是個小富婆了。
魚娘在街上買了一個陶瓦罐,把手中的所有錢都放到瓦罐裡麵,又在上麵封了一層土,埋上一些菜種子,對外就說這是她準備明年春天種花要用的。
魚娘做的稀奇古怪的事情不止這一件,陳氏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了,隻當她又是一時好奇,沒有過多詢問。
而除了陳氏偶爾進魚娘的屋子幫她打掃一下灰塵外,其他人在魚娘不在的時候很少進她的屋子,故而魚娘很是放心地把陶瓦罐放在了牆角。
有了錢,魚娘也沒有很大方地把錢花在紙上麵,外物都是次要的,對於最終的結果影響不大,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如果不努力,筆墨紙硯再花團錦簇也沒有什麼意義。
李氏端著飯菜走進來時,魚娘正在奮筆疾書,絲毫沒有注意到有人進來了。
李氏把飯菜放在桌子上,用圍裙擦擦手上的水,“魚娘,過來吃飯了。”
魚娘放下手中的筆,把醫書合上,走過來一看讚歎道:“好香啊,師父你的手藝真是太厲害了。”
李氏被誇獎後很是高興,“好了,快坐下吃吧,飯菜涼了再吃於脾胃不適。”
李氏是富家小姐出身,後來嫁到沈家,也是個處處講規矩的地方,吃飯時講究食不言寢不語,不可狼吞虎咽,要細嚼慢咽。
雖然家中有專門做飯的下人,李氏的廚藝還算不錯。
魚娘吃了一碗米飯,又吃了不少菜,直到吃了八分飽後才意猶未儘地擦了擦嘴。李氏年紀大了,吃的慢一些,故而魚娘停筷時她還在吃。
魚娘吃好後把碗筷收拾到廚房裡,又去院子裡的水井處打來一桶水,把碗筷和灶台上的鍋都洗刷乾淨。
李氏走進廚房時,廚房裡已經收拾的乾乾淨淨利利索索的,她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心中很是滿意。
等魚娘收拾好廚房的一切出來後,李氏已經坐在廊簷下開始繡花了,腳邊還窩著一隻肥肥的狸花貓。
魚娘有些驚喜,目不轉睛看著這隻狸花貓,很想摸一摸它綢緞似的皮毛。卻怕摸不清狸花貓的性子,擔心冒然上前會激怒了狸花貓。
李氏抬頭看了一眼她猶猶豫豫止步不前的樣子,和藹喚她:“魚娘彆怕,它不會抓傷你的。”
她用腳輕輕踢了一下狸花貓,狸花貓“喵喵”叫著,懶懶地站起來蹭蹭李氏的衣裙。
“魚娘你過來摸摸它。”
魚娘實在是很心動,她小心翼翼上前,在狸花貓的麵前蹲下來避免給她造成威脅,狸花貓和她對視著,喉嚨裡發出意味不明的聲音。
李氏撓了撓狸花貓胖的幾乎和身體分不出的脖子,輕聲嗬斥道:“狸奴,聽話!”
狸花貓委屈地嗚咽一聲,而後趴在了地上,尾巴搖來搖去。
魚娘伸出手終於摸到了狸花貓,摸了一把不過癮,她又順著毛發來回摸了摸,“師父,它好乖啊,這是你養的貓嗎?”
李氏織完手中的最後一針,否定了魚娘的猜測,“不是我養的,是思安養的。這小東西在外麵餓的隻剩下最後一口氣,身上還有一些參差不齊的傷口,思安經過的時候看到了它,就把它給帶回來了。你看看,這還沒養多久就胖的不成樣子了。”
魚娘想到沈思安光風霽月的模樣,實在難以想象他居然會喜歡養貓。在她看來,沈思安這樣的人應該有十分嚴重的潔癖,不能容忍身上有哪怕一丁點的汙漬,高傲地好似天上的仙人,實在是無法把他和貓奴聯係在一起。
李氏又道:“思安撿回來後一直很忙,於是在家裡照顧狸奴的人主要是我。我平日裡喜歡在廊簷下做些活計,狸奴喜歡依偎在我身邊。你去屋裡麵把書拿出來,趁著外麵的陽光尚好,就在外麵學習吧。正好我還可以在一旁指點你。”
魚娘進屋把書拿出來,打開後粗略翻看了一下,問李氏道:“還是從剛剛的地方開始嗎?”
李氏搖搖頭,“不,我們從頭開始。看病講究個‘望聞問切’,今日先從這個‘望’字入手。”
魚娘有些不解,李氏先前布置的任務是讓她把全本醫書背誦下來,怎麼如今又要從最為基本的‘望’開始?難道不應該先給她講一下醫書的釋義讓她理解嗎?
李氏看出魚娘的疑惑不解,和藹道:“一個大夫,一定有一雙銳利的眼睛,能看透病人的實情,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後麵的把脈拿藥都會出錯。今日我隻簡單給你講一下什麼是‘望’,你先學一學其中的關鍵之處。說得再多都不如直接上手理解的深刻,明日我便帶你去城外義診。”
魚娘挺直腰板,認真道:“師父,我知道了。”
陽光灑在沈家的小院裡,狸奴翻了個身,露出柔軟的肚皮,打了個大哈欠趴在地上懶洋洋的。
沈思安從院子外回來,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麵,他放慢腳步走到屋內倒了兩杯清茶,然後端到李氏和魚娘麵前,而後又悄悄走了,沒有開口打擾他們。要細嚼慢咽。
雖然家中有專門做飯的下人,李氏的廚藝還算不錯。
魚娘吃了一碗米飯,又吃了不少菜,直到吃了八分飽後才意猶未儘地擦了擦嘴。李氏年紀大了,吃的慢一些,故而魚娘停筷時她還在吃。
魚娘吃好後把碗筷收拾到廚房裡,又去院子裡的水井處打來一桶水,把碗筷和灶台上的鍋都洗刷乾淨。
李氏走進廚房時,廚房裡已經收拾的乾乾淨淨利利索索的,她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心中很是滿意。
等魚娘收拾好廚房的一切出來後,李氏已經坐在廊簷下開始繡花了,腳邊還窩著一隻肥肥的狸花貓。
魚娘有些驚喜,目不轉睛看著這隻狸花貓,很想摸一摸它綢緞似的皮毛。卻怕摸不清狸花貓的性子,擔心冒然上前會激怒了狸花貓。
李氏抬頭看了一眼她猶猶豫豫止步不前的樣子,和藹喚她:“魚娘彆怕,它不會抓傷你的。”
她用腳輕輕踢了一下狸花貓,狸花貓“喵喵”叫著,懶懶地站起來蹭蹭李氏的衣裙。
“魚娘你過來摸摸它。”
魚娘實在是很心動,她小心翼翼上前,在狸花貓的麵前蹲下來避免給她造成威脅,狸花貓和她對視著,喉嚨裡發出意味不明的聲音。
李氏撓了撓狸花貓胖的幾乎和身體分不出的脖子,輕聲嗬斥道:“狸奴,聽話!”
狸花貓委屈地嗚咽一聲,而後趴在了地上,尾巴搖來搖去。
魚娘伸出手終於摸到了狸花貓,摸了一把不過癮,她又順著毛發來回摸了摸,“師父,它好乖啊,這是你養的貓嗎?”
李氏織完手中的最後一針,否定了魚娘的猜測,“不是我養的,是思安養的。這小東西在外麵餓的隻剩下最後一口氣,身上還有一些參差不齊的傷口,思安經過的時候看到了它,就把它給帶回來了。你看看,這還沒養多久就胖的不成樣子了。”
魚娘想到沈思安光風霽月的模樣,實在難以想象他居然會喜歡養貓。在她看來,沈思安這樣的人應該有十分嚴重的潔癖,不能容忍身上有哪怕一丁點的汙漬,高傲地好似天上的仙人,實在是無法把他和貓奴聯係在一起。
李氏又道:“思安撿回來後一直很忙,於是在家裡照顧狸奴的人主要是我。我平日裡喜歡在廊簷下做些活計,狸奴喜歡依偎在我身邊。你去屋裡麵把書拿出來,趁著外麵的陽光尚好,就在外麵學習吧。正好我還可以在一旁指點你。”
魚娘進屋把書拿出來,打開後粗略翻看了一下,問李氏道:“還是從剛剛的地方開始嗎?”
李氏搖搖頭,“不,我們從頭開始。看病講究個‘望聞問切’,今日先從這個‘望’字入手。”
魚娘有些不解,李氏先前布置的任務是讓她把全本醫書背誦下來,怎麼如今又要從最為基本的‘望’開始?難道不應該先給她講一下醫書的釋義讓她理解嗎?
李氏看出魚娘的疑惑不解,和藹道:“一個大夫,一定有一雙銳利的眼睛,能看透病人的實情,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後麵的把脈拿藥都會出錯。今日我隻簡單給你講一下什麼是‘望’,你先學一學其中的關鍵之處。說得再多都不如直接上手理解的深刻,明日我便帶你去城外義診。”
魚娘挺直腰板,認真道:“師父,我知道了。”
陽光灑在沈家的小院裡,狸奴翻了個身,露出柔軟的肚皮,打了個大哈欠趴在地上懶洋洋的。
沈思安從院子外回來,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麵,他放慢腳步走到屋內倒了兩杯清茶,然後端到李氏和魚娘麵前,而後又悄悄走了,沒有開口打擾他們。要細嚼慢咽。
雖然家中有專門做飯的下人,李氏的廚藝還算不錯。
魚娘吃了一碗米飯,又吃了不少菜,直到吃了八分飽後才意猶未儘地擦了擦嘴。李氏年紀大了,吃的慢一些,故而魚娘停筷時她還在吃。
魚娘吃好後把碗筷收拾到廚房裡,又去院子裡的水井處打來一桶水,把碗筷和灶台上的鍋都洗刷乾淨。
李氏走進廚房時,廚房裡已經收拾的乾乾淨淨利利索索的,她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心中很是滿意。
等魚娘收拾好廚房的一切出來後,李氏已經坐在廊簷下開始繡花了,腳邊還窩著一隻肥肥的狸花貓。
魚娘有些驚喜,目不轉睛看著這隻狸花貓,很想摸一摸它綢緞似的皮毛。卻怕摸不清狸花貓的性子,擔心冒然上前會激怒了狸花貓。
李氏抬頭看了一眼她猶猶豫豫止步不前的樣子,和藹喚她:“魚娘彆怕,它不會抓傷你的。”
她用腳輕輕踢了一下狸花貓,狸花貓“喵喵”叫著,懶懶地站起來蹭蹭李氏的衣裙。
“魚娘你過來摸摸它。”
魚娘實在是很心動,她小心翼翼上前,在狸花貓的麵前蹲下來避免給她造成威脅,狸花貓和她對視著,喉嚨裡發出意味不明的聲音。
李氏撓了撓狸花貓胖的幾乎和身體分不出的脖子,輕聲嗬斥道:“狸奴,聽話!”
狸花貓委屈地嗚咽一聲,而後趴在了地上,尾巴搖來搖去。
魚娘伸出手終於摸到了狸花貓,摸了一把不過癮,她又順著毛發來回摸了摸,“師父,它好乖啊,這是你養的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