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國術社(2 / 2)

至於葉泉,則是被劉啟山硬拉進國術社的,他有一次在樹林裡晨練的時候,一時興起,練了一遍遊龍拳,結果被路過的劉啟山看到了,大為驚喜,不由分說讓葉泉進了國術社。

遊龍拳屬於古武術,也算是國術的一種,但練法、招式等,都與當代流行的幾種拳術有所差異,而且葉氏先祖留有遺訓,嚴禁將遊龍拳傳給外姓,葉泉不好與其他人交流,心思又不在這上麵,所以,雖然看在老大的麵子上,加入了國術社,但參加的次數極少,為人也很低調,與社員的關係僅僅算是認識。

國術社的交流場地就在活動中心的二樓,占地麵積不小,四人走進去後,發現裡麵有一男一女兩名年輕人正在對練,還有六名年輕人則在圍觀。

離開了校園已經兩年多,國術社也早已物是人非,葉泉僅僅認識圍觀六人的一名叫夏昌平的社員,他畢業時夏昌平還是一個大一新生。

葉泉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夏昌平修煉的是五虎拳,與遊龍拳一樣,也是古武術的一種,與當今流行的各種虎拳大不一樣,更取法於自然,氣勢凶猛,招式直接,夏昌平年紀雖小,但已經得了其中真髓,他初入社時,當時的一位副社長與其試招,因為輕視,很是吃了一些小虧。

葉泉現在精神念力強大,對他人的觀察細致入微,隻看夏昌平的氣勢和站立的姿勢,便能看出此人已經由當初的築基期突破到了明勁大成境界。

葉泉把目光轉向場地中央正在交手的一男一女,兩人年齡都不大,應該都是大一或大二的學生,男子皮膚黝黑,身形並不高大,打的是形意拳,而且招式很雜,五行拳和十二式幾乎都夾雜在內,龍騰、虎劈、鷹爪、蛇刁、馬踏,氣勢洶洶,但同樣修煉形意拳的劉啟山隻看了兩眼,腦袋便微微搖頭。

葉泉本身的武學修為剛剛才摸到明勁的門檻,自然算不得高明,但眼光卻不低,葉氏一族自明初以來,每一代都有傑出的族人遊曆天下,以武會友,回到族中後,都會將各種見識和感悟,也包括對其它拳法武術的認識和分析寫在劄記上,數百年來,這類劄記在葉氏祠堂留存了上百本。

葉泉在大學裡被人叫做“書呆子”,這個愛看書的習慣卻是小時候就養成的,他從小懷了武俠夢,對武林秘笈一般的先輩劄記十分向往,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看完了族中的這些劄記的葉泉,夢想中的“絕世武功”沒學到,但對天下各門各派的武學,卻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

劉啟山隻精通形意拳的崩拳和鑽拳,但出手如電,剛勁有力,已經得了其中的三分真髓,武術界中有句俗話叫“千招會不如一招精”,又說“一招鮮吃遍天”,當年國術宗師郭雲深就是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少有敵手,場中男子所學雖雜,但真正交手,劉啟山絕對能在三招內就放倒對方。

反倒是場中的那個女孩子讓葉泉等人眼前一亮,女子圓臉細眉,身材勻稱,長得並不十分漂亮,但施展的太極拳卻章法謹嚴,葉泉看了一會就知道,此女的太極拳更偏於古法,並不是當今流行的簡化版太極拳,現今流行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太極拳是經過刪減的,除非到了返樸歸真、化腐朽為神奇的大宗師境界,否則隻能用來健身養生,而不能用於實戰。

而場中女子不管是剛猛淩厲的炮捶,還是柔和綿軟的雲手,一切都是從實戰出發,出招如驚雷閃電,撤招時像雲消霧散,有一種讓人賞心悅目的韻味。

兩人的交手並不激烈,更多的是在切蹉對練,但四五個回合後,男子使了一招鷂子入林,看似矯健,身法卻失了靈動,被女子看出空門,一個錯步,一記雲手,拍在了男子的後腦上,男子腳步不穩,向前跌出了五六步才站穩腳跟,當下勝負立分。

那女子見下手有些重了,臉上帶著謙意,道:“趙師弟,承讓了,你沒事吧?”

那姓趙姓男子的神情既有些赫然又有些沮喪,道:“嶽師姐,我沒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