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桃源村,天氣依舊十分炎熱,葉泉從閣樓上找到一張竹製的躺椅,覺得還能用後,將其洗刷了一遍,放在太陽底下曝曬全文。
等躺椅乾透,葉泉將其放在了龍眼樹下的石桌旁,舒服地躺了上麵,龍眼樹茂密的枝葉完全遮住了太陽光,吹著習習涼風,感覺十分舒爽。
自從得知龍眼樹產生了變異後,葉泉也漸漸發覺這棵老樹的一些神奇之處,最特彆的一點就是十分“乾淨”。
一般來說,一棵大樹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蟲子,包括螞蟻、蜘蛛、毛蟲等,但是這棵龍眼樹上卻完全見不到,也不知是什麼原因?
從空間裡抓出一把荔枝,放在石桌上,葉泉慢慢地品嘗著,空間的神農山上,當初種下的一千多棵果樹,除了蘋果、雪梨、香梨和石榴等四種掛果較晚的品種外,像龍眼、荔枝、沙糖桔和蜜棗等水果都已經成熟。
這些水果最少的也種了四十棵,多的則有一百多棵,光是他和家人自然吃不完,送了陳浩和穆家等人一些,剩下的便供應了逸華齋。
正吃得津津有味,突然從大門外露出幾個小腦袋,正是村裡最搗蛋的幾個小子,為首叫葉文齊,是他明山大伯的孫子,父母都在外麵打工,跟著爺爺奶奶在家。
葉泉這才想起今天是星期六,學校放假了,他前幾天曾說過今天要去打棗,當下招手道:“文齊,都過來。”
葉文齊嘻嘻一笑,帶著六七個小夥伴走了進來,叫道:“葉泉叔,你在吃什麼?”
“荔枝,吃過沒有?”
葉文齊等人都搖了搖頭。
“你們等等,我去拿一些。”葉泉起身走進屋子,然後再從空間裡裝了一袋荔枝,放在石桌上,道:“大家嘗嘗。”
經過幾天的接觸,葉文齊等人都知道葉泉特彆好說話,也不客氣,從桌子上抓起就吃。
葉泉種的荔枝是雙肩玉荷包品種,果核極小,味道鮮美多汁、清甜可口,一袋兩三斤的荔枝被幾人三五下就吃完了。
吃完後,一個隻有四五歲大,還留著兩條鼻涕的小男孩道:“葉泉叔叔,今天去打棗嗎?”
“去,怎麼不去?等我拿竹竿。”
葉泉找出一根長六七米的竹竿、一把摘果剪和幾個蛇皮袋,又將一張五米長的彩條布折好,挑了兩隻糞箕,戴了一頂草帽便出發了,他先去葉新龍家借了馬車,再趕著馬車向老廟丘駛去。
葉文齊等人一齊上了馬車,在上麵打打鬨鬨。
葉泉家在老廟丘的八畝旱地有五畝是果園,有柿子、黑李、臘黃李、蟠桃和蜜柑等數種果樹,另外三畝則種了杉樹。
因為葉泉一家很少回來,果林便讓葉明誠照看著,而葉明誠忙不過來,隻是管理了經濟效益好的一些果樹,加上這些果樹普通老化嚴重,因此大多數果樹掛果不多,村裡的小孩也經常跑過去當野果采摘。
玉陽長棗是玉陽縣最有名的特產,為當地古老的栽種品種,果實較大,以肉厚、皮薄、核小、味鮮而聞名,很像奶牛**,故有“牛奶棗”這個彆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