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旱稻和再生稻
酸壇是桃源村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多的有五六個,少的也有兩三個,平時可以用來醃製蘿卜、蘿卜纓、窩筍、子薑、豆角、菜頭、大菜片、辣椒、芋苗、蒜苔、苦瓜和胡蘿卜等等酸製食品,不管是直接吃還是用來爆炒,都是開胃下飯的好東西全文。
家裡原來的酸壇有三個帶到越安去了,還留下兩個空壇子,沒了酸壇,葉泉有時口饞了,感覺實在有些不習慣,當下將兩個陶瓷壇子洗乾淨了,晾乾後,準備用來起酸壇,。
有些人喜歡用玻璃壇子來醃製,不過葉泉還是喜歡老式的陶瓷,因為沒有光線進去,裡麵的東西不容易變味。
葉泉先把乾淨的淘米水留起來,放在鍋裡煮開、放涼,倒入壇子內,然後放入已晾乾水份的薑、蒜頭、朝天椒、蒜苔和蕎頭等,加入適量高度白酒和食鹽,和從叔公家弄來的一些老壇子酸水,蓋上蓋,在壇沿放上適量的水密封。
這樣放置一周後,酸壇才能做好,到時就可以再加其它食材,現在是北風天,起酸壇子比熱天要容易地多。
起好了酸壇,葉泉打算用空間稻米鴨血糯和空間泉水,自己學著釀一鍋黃酒。
黃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本草綱目》上說:“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藥用”。米酒就是黃酒,是唯一能入藥的酒。
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數種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基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
比起本地用蒸餾法釀造出來的“火酒”,作為低度原汁酒的黃酒更溫和,更能滋養身體,具有通曲脈、厚腸胃、潤皮膚、養脾氣、扶肝、除風下氣等治療作用。還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和增強記憶功能等。
老家這邊的人都喜歡喝酒,有的人每餐都是無酒不歡,平時喝點黃酒更有益身體。
黃酒可用來浸泡、煎熬、衝中藥,效果極好,因為中藥有效成分在水中的微溶或不溶,在乙醇中卻溶解度較大。
另外,黃酒不僅是營養豐富的飲料酒,也是很好的調料酒,黃酒含酒清濃度低,酯和氨基酸含量豐富,故香味濃鬱,味道醇厚。
在烹調菜肴時常用以去腥、調味、增香。特彆是烹調各種魚類時,更少不了黃酒。
葉泉選了六十斤鴨血糯,先用空間泉水浸了兩天,使大米吸足水分。
瀝乾水份後,葉泉將大米倒入一個用來蒸飯用的大木桶裡,在廠棚原來用於煮豬食的灶爐上,燒柴火蒸煮了25分鐘左右,當米飯蒸到疏鬆不糊、透而不爛、均勻一致時即可。
蒸飯的木桶是從叔公家借來的,徐鳳珍不放心,也在一旁幫忙,她得知葉泉釀的是黃酒後,心中很是驚奇,桃源村除了糯米酒外,還有米酒、紅薯酒和高粱酒等高度白酒,但都是采用傳統的蒸餾法,並沒有釀造黃酒的習慣。
米飯蒸熟後,葉泉沒有馬上掀開蓋子,而是等米飯放至快涼時才掀開,隻見蒸熟的米飯鮮紅如血,香氣濃鬱,令人不自覺地胃口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