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臘月,南越嶺的山林依然鬱鬱蔥蔥,也有一些闊葉樹木的葉子發黃或掉光了,但數量並不多,比起北方來,綠色才是不變的主色調全文。
不過,冬季的山裡比其它季節安靜多了,多數小昆蟲過不了冬,隻有短短的壽命,一些動物更是早早地儲備過冬的食物,躲在溫暖的窩裡蟄伏起來,隻有少數的動物還在為活命而奔走,讓人驚鴻一瞥。
葉泉進山一個小時後,太陽終於露出了一絲笑臉,但山間的氣溫還是很低,路旁一些雜草還凝結著霜露,行走在山間小道上,有時一陣冷風吹過,浸透裸*露的皮膚,讓人感覺到一種徹骨之寒。
沒人同行,葉泉自然空著雙手,他以精神念力探索周圍環境,又有暗勁修為和超出常人數倍的體能,行進的速度就跟一陣風似的,好在虎妞和兩條杜高犬都不是普通的獵犬,不然跟都跟不上。
走了兩個小時,葉泉來到了一個叫野豬林的地方,這個地方自封山育林後,已經極少有人涉足,就連山道也不時被灌木雜草封鎖,不時要用開山刀劈砍一下。
走到這裡,葉泉開始偏離山路,專門朝偏僻的地方前進,一邊前進一邊“搜刮”著地皮。
隻見葉泉用精神念力鎖定三棵水桶粗的馬尾鬆,念力一動,那三棵大樹連根帶葉,包括地麵上的一些菌類、樹上的幾隻鬆鼠和小鳥等也全部被轉移到空間裡,原地隻留下三塊方圓數米的空地和一些小樹、灌木和雜草等。
葉泉每前進一段距離。就會停下來挑選一些成年大樹,和空間裡還沒有的動植物收進空間,轉移到森林規劃地上。
不過,葉泉倒不擔心自己會造成環境破壞,大樹被移走後,周圍還有許多小樹,空地用不了一年時間就會長滿。再過幾年小樹也會長大,填滿這片山林的空隙,這也是森林中的自然循環。隻有當一棵大樹倒下後,才能讓陽光直接照到地麵上,給其它小樹成長的機會。葉泉隻是加快了這一過程。
同樣的道理,人類對森林的砍伐之所以會給環境造成破壞,是因為許多砍伐的過程是推進式的,這會給環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恢複起來也要緩慢得快。
如果采用了空中集材,以擇伐的方式,將成年大樹砍倒後用直升機從空中吊走,留下周圍的小樹和完整的生態環境,儘量減少人為的破壞,情況就會好上許多倍。
當然。這種方式的成本要高得多,隻有一些歐美發達國家或地勢險峻的地區才采用。
南越嶺周圍的人口不算多,也沒有大型的伐木場,山民們也許不懂“環境保護”這個名詞,但自古就有類似的觀念。加上南越嶺在十多年前就成為了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使這片山嶺的生態環境和樹木保存得極好。
葉泉這一路走來,不僅搜刮了上千棵成年大樹和各種植物,就連一路上遭遇到的野生動物也沒有放過,其中不乏野豬、水鹿、野羊、黃麂、小靈貓、果子狸、穿山甲、金環蛇和五步蛇等大型或珍稀的動物,甚至葉泉都覺得山裡的野豬和野雞。都開始有些泛濫了。
中午,葉泉覺得一個人沒意思,乾脆沒在外麵野炊,而是進了空間,在城堡裡享用了一頓美餐。
下午的時間,葉泉依舊到處是轉移大樹,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一個山脊上找到了十二棵銀杉!
銀杉是新華國特有的世界級珍稀物種,與水杉、銀杏一起被譽為植物界的“國寶”,也被植物學家們稱為“植物熊貓”,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