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深山采藥客(2 / 2)

銀杉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亞歐大陸,時至今日,經曆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隻有新華國才有分布。

1955年,銀杉在我國南嶺省首次被發現的時候,和水杉一樣,也曾引起世界植物界的巨大轟動。

要知道當時植物學界曾認為,冰川時代曾經生長在地球上的銀杉,除了在德國還保留兩塊化石標本外,已在世界上絕跡,因而被譽為“活化礦”。

50年代發現的銀杉數量不多,而且麵積很小,1979年以後,在其它地區又發現了一些,但數量依然不多。

葉泉發現的十二棵銀杉有大有小,最大的一棵高近三十米,樹乾高大通直,挺拔秀麗,枝葉茂密,據葉泉估計樹齡至少也有四十年,堪稱“銀杉王”了,如果被外界知道,肯定是一則不小的新聞,說不定會引來不少目光。

銀杉的線形葉背麵有兩條銀白色的氣孔帶,每當微風吹拂,便銀光閃閃,特彆漂亮,銀杉的名稱想必就是這樣得來的。

對於這些珍稀植物,葉泉倒沒有動那些成年大樹,而是選了最小的六棵銀杉移進了空間,留下了六棵大樹,這樣做的原因,一是利用空間濃鬱的靈氣加速幼樹的生長;二是銀杉喜陽怕陰,如果被大樹蔭蔽,就會死亡或生長受到影響,還不如移到空間;另外銀杉是雄雌同株,用種子繁殖,留下的大樹隻要不被破壞,很快就能再長出幼苗。

冬季時日短,山裡比平原也黑得更快,剛過五點,太陽便下山了,若是要野營,這個時候就該尋找合適的地方,準備落腳了。

不過,葉泉有空間隨身,又是獨自一人,就懶得再去紮營,決定等天一黑就進空間休息,他想起前麵不遠處有一座木屋,是山民們為了方便進山打獵、采藥而修建的,葉泉以前曾跟人來到一次,但那次是十年前了,便存了故地重遊的心思。

木屋建在一處開闊地,麵積不大,但全部用腰身粗的原木建造,曆時二十年的風雨霜雪依舊牢固,木屋的前方還有柵欄隔開了一個院子。

葉泉走到離木屋若一百米的距離時,精神念力察覺到木屋中已經有兩個人的存在,頓時有些意外,現在不比從前,隨著青壯年的外出打工,進山的人已經很少了,碰麵的機會就更少。

虎妞走在葉泉的前麵一點,這時也嗅到了生人的氣味,頓時吠叫起來。

虎妞這一叫,肯定驚動了木屋裡的人,葉泉倒不好馬上消失,隻得從空間裡將背包拿出,背在背上,並將身後的兩條杜高犬弄進了空間。

一會兒的工夫,從木屋裡走出兩個人,一個約六十多歲,兩鬢已見斑白,但精神極好,從臉上的皺紋,就能讓人猜到這是一個久經風霜的人,身上穿了一件陳舊的夾克衣,腰間彆了一把柴刀。

另一人比葉泉年齡略小,個子不高,有兩道濃眉,皮膚黝黑,手裡握著一支鳥銃。

老者姓喬,是南山屯的人,一輩子以采藥為生,在附近很有名氣,老人麵貌變化不大,葉泉以前見過數麵,也算認識,當下打招呼道:“喬老爹,是你啊,身子骨還這麼硬朗?這個時節還進山采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