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若靜又將生物活性液的全國代理問題提了出來最新章節。
生物活性液的生產線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工程,所有的機械設備國內就能製造,安裝起來也快,趕工的話一個月就能開工生產,越安一廠將在明年三月初完工,位於華北、東部沿海和西部地區的三個分廠也隻是稍晚一點,從明年四月份開始,就能大量供應國內市場。
關於代理,藺若靜明顯有了成熟的想法,道:“生物活性液不僅用途廣泛,而且肯定是長盛不衰的生意,我們管理層的意見是在各省成立辦事處,並在明年三月底就召開代理商大會。”
葉泉點了點頭,當初分彆在四個地區建廠就是為了布局,而且借助長盛集團原來的銷售渠道,再加上生物活性液在種植和養殖領域無可爭辯的效果,未來生物科技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在國內打開了局麵,接下來就是地市級市場的代理和經銷。
李晟則道:“那關於國外公司提出的技術授權呢?”
在這個世界上,嗅覺最靈敏的人無疑是商人,即使未來生物科技公司因為不愁銷售的原因,在廣告宣傳的投入上極少,但各國依舊有不少公司盯上了生物活性液這一產品,特彆是最近一個月來,向公司谘詢技術轉讓和授權的公司越來越多,除了國內的公司一律拒絕外,對國外的公司則暫時拖延著。
葉泉此前也曾考慮過這些事,沒人比他更明白生物活性液的市場有多大。如果由未來生物一家公司獨占是不可能,光是國內市場就足夠未來生物科技公司折騰了,至少在十年之內,國內市場都談不上飽和。
當然,更重要的是葉泉打算在兩年內,建立數十家公司和十多個大型的實驗室,準備將一些未來科技提前實現。推進地球文明發展的進程,這其中需要的資金絕不是小數,哪怕他有比印鈔機印刷鈔票還要更賺錢的鑽石、花卉和觀賞魚等生意。也難以應付,對國外進行技術授權,是解決資金問題最好的辦法之一。
當下回答道:“隻要價格合適。可以答應下來,按國家地區進行授權,配方公開給他們,同對方建廠,我們隻負責核心菌種的培育和供應。”
葉泉以技術入股後,按法律規定,該技術的所有權就該歸公司所有。
不過,楊尚庭、李晟和藺若靜對葉泉的決議並不反對,如果對各國公司進行授權的話,他們數十億的投資很有可能在一兩年內就收回。天底下能比這更賺錢的正當生意絕不多。
說完了這些,管庸問起了宏信集團旗下的電池有限公司關於出售的傳聞。
管庸雖然是葉泉的手下,但葉泉考慮到將來越來越龐大的產業,為了避免一些麻煩,決定逐步在海外成立一個擁有龐大實力。但來曆神秘的基金會,負責海外各國的事務,而管庸的另一個的身份便是基金會在新華國的全權代表。
在楊尚庭等人眼裡,家世清白的葉泉也許隻是運氣好,以及在科學研究上有些天賦,倒是管庸所代表的神秘基金會實力莫測。更像是葉泉的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