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寫春聯(1 / 2)

大頭龜又名鷹嘴龜、三不像、鸚鵡龜等,是一種很古老的龜類,水陸兩棲、生活在淡水地區,在南越嶺中數量稀少。

鳳頭鵑隼是一隻小型猛禽,羽毛大半是黑色,如果不是身上還有一些白班,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烏鴉,主要以昆蟲、蜥蜴、蝙蝠、鼠類和蛙類為食,以前也常在村莊和田間出現,現在想見一眼,隻能去深山老林了。

果子狸肉味鮮美,對身體還有滋補效果,被人們推崇為山珍之首,還有“山中好吃果子狸,水裡好吃白鱔魚”的說法,加上皮毛珍貴,雖然全國各地有許多人養殖,但野生的果子狸卻已經很少了。

這幾種動物應該是被陷阱和絲網捉住的,從外表上,沒有看到什麼傷勢,隻是被關在網兜或鐵絲籠子裡,都是萎靡不振的樣子,葉泉見丫丫小臉上一副憐憫的模樣,不由笑一笑,將它們都買了下來。

葉婷提著兩隻白鷺,道:“哥,你買了這些東西要乾嘛?”

“放生吧。”自從空間麵積越來越廣,物種越來越多之後,葉泉對野味已經沒有什麼興趣了,想吃什麼就從空間裡挑選,品質上更勝一籌,沒必要去禍害野生動物。

“什麼是放生?”丫丫才五歲,雖然唐詩都會背四五十首了,但並不明白這個詞語的含意。

葉菁給她解釋道:“就是把它們放了,放到它們原來生活的地方。”

葉泉擔心丫丫舍不得,便道:“除了大頭龜和果子狸,這些鳥兒都養不活的,要是不放,再過兩天就得餓死了。”

丫丫聽了,道:“它們好可憐,那我們趕緊放了吧。”

出了集市,葉泉找了塊偏僻的地方,讓三個女孩將兩隻白鷺、四隻大山雀和鳳頭鵑隼都放了。至於大頭龜和果子狸得放到合適的環境去才行。

下午,葉泉又帶著四人去了黃泥崗,給爺爺、奶奶和曾祖父那一輩的先祖墳上祭拜了一下,這也是桃源村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小一輩在過年的時候。要到去世長輩的墳上拜年。特彆是清明節沒有回來掃墓的人,要在過年的時節補上。

當然,一般隻給輩分最近的幾個先輩祭祀一下,更遠的祖先還要等清明節。

雖然名為黃泥崗。但實際上是一座低矮的石山,土壤也並不全是黃色,灌木雜草叢生,現在已經沒有人過來打柴了,一些小路半年不走就得用鐮刀開路。

到了墳頭。葉泉和葉軒用鐮刀修整了墳墓四周的灌木和雜草,又鏟了些新土堆在墳墓上,接下來便是燒錢紙、點香燭和放鞭炮。

不時能看到其他人也來上墳,鞭炮聲此起彼伏,在回去的路上,葉泉又到竹林裡挖了些冬筍,一路上倒也熱鬨。

******************************

終於等來了除夕,每年的這天,葉泉還有一個小任務。就是寫春聯,自己家有兩個大門,兩個側門,一共是四副,加上叔公等幾家鄰居也會過來討要。起碼要十副。

葉泉的毛筆書法在讀中小學的那十年裡下過一番苦功,基礎不錯,楷書主要學趙體和歐體,行書則喜歡臨《蘭亭序》、《李思訓碑》、《韭花貼》、《洛神賦》和《彥和貼》等書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