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251章 超級海龍號(2 / 2)

近來有傳聞國內的造船廠已經在開建新型航母,應該是在鋼材等方麵有了重大的突破。

等建立煉鋼基地和造船廠後,葉泉會將這種合金鋼的初代產品進行生產推廣,這種合金不僅能用於製造艦艇·還能廣泛地應用於橋梁、建築、化學工業、交通業及能源等工業。

海龍號用地球人的眼光來看,實在不能算是什麼采礦型,更像是一艘巨大的水下武庫艦,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除了海軍力量排名前十的國家,一艘海龍號就能將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力量消滅掉。

而實際上·用未來的眼光看待,海龍號的確是一艘武裝采礦潛艇,潛艇上的導彈與魚雷采用的都是二級文明最巔峰的技術,雖然威力大,但體型很小,即使是艦上的洲際彈道導彈,其長度隻有四米多,直徑還不到一米,是同類導彈的三分之一,各種武器占據的潛艇麵積還不到十分之一,其它區域都是采礦、分離、提煉設備和儲藏艙。

而且海龍號的船體經過了特殊加固,能潛到米的海底,如果是攻擊核潛艇,實在沒有必要達到這麼深的海底。

這樣的一艘巨型潛艇,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相信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肯用整個海軍來換這一艘潛艇,葉泉之所以優先製造出來,也是出於多方麵的考慮。

為了供應萬能製造基地和雅加地區的建設,東方采購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每個月光是在新華國的采購金額就超過了十億人民幣,金錢對葉泉來說不是問題,但是許多材料都屬於戰略資源,一旦采購過多,容易引來國家機構的追查,而且有的東西即使有錢也很難買到。

既然買不到,葉泉就乾脆自己開采,埋藏在海洋底的礦產占全球礦產資源的四分之三,但幾乎未被開發。

實際上,僅太平洋的麵積就比整個地球陸地的總麵積還要大。海洋礦產開發潛力巨大,所有能在陸地上發現的礦藏,幾乎都能在海洋中找到。

海洋礦產開發遇到的最大困難在開采技術和環境保護兩方麵,或者隻有前者,但對葉泉來說,擁有靈能空間和萬能製造基地做後盾,這兩者都不成問題。

另外,海龍號的橫空出世,也代表葉泉手中又多了一張底牌,必要的時候,海龍號能出現在任何海域,對任何艦艇進行打擊,艦上的巡航導彈能攻擊離海岸公裡遠的內陸,被命名為“彗星”的洲際導彈更是能打到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因為這是最後的手段,葉泉也不認為自己會有用到的一天,所以每枚洲際導彈隻有4枚分彈頭。

葉泉讓黑龍軍通過黑市購買到的少量核原料,在製造出一台核聚變反應堆後已經所剩無幾,因此,“彗星”洲際導彈上麵的分彈頭實際上不是核彈,而是質子彈,也就是反物質炸彈,雖然每個彈頭裡的反物質隻有400毫克,但威力隻比核彈弱一點,足以摧毀一個小型城市或大型基地,彗星在新華國古代又叫“掃帚星”或“災星”,喻指這種導彈將帶來巨大的災難。

雖然現在人類科學家早就發現了反物質,並已經捕捉製造了出來,但因為生產、儲備和安全上的問題,真正毀滅性的反物質武器至少要發展到三級文明才能製造,就連萬能製造基地也同樣不行,還是葉泉通過空間係統兌換來的。

倒是反物質能量的應用極為廣泛,僅需要幾十毫克就能把人類送上火星,一小“滴”便可維持紐約全天全城的能量,如果葉泉加快地球科技的進程,用不了No年,人類就能看到曙光。。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pdiancvmr)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Ps:Ps:雖然每天都擠時間寫一點,但對書的關注真的少了,連什麼時候出現了一位盟主都不知道,簡直無地自容,謝謝天海祥雲兄的慷慨打賞,也謝謝還在支持子雲的寬容讀者,祝大家端午假過得開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