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羅刹女提供了智能導彈和智能魚雷的樣品後,新華國軍方用最快的速度,測試了葉泉提供的9種智能導彈和3種射程不同的智能魚雷。
測試的結果自然讓軍方大為吃驚,在正常的射程內,測試用的靶機、靶船和無人潛艇不管如何機動、如何放出誘餌,都不管用,智能導彈和魚雷就像擁有靈性一般,加上超強的機動性,發射後無一脫靶,全部命中目標!
軍方高層又驚又喜,一邊組織科研力量通過逆向工程對樣品進行拆解研究;一邊立即向銀河軍工貿易公司下了第三次大訂單,提出要購買上千枚不同型號的智能導彈和數百枚智能魚雷。
擁有了這些智能武器,新華國陸海空三軍就更有底氣,即使麵對倭國甚至利堅國的挑釁,也有了一戰之力。
很快的,新華國的武器科研機構發現,智能導彈和魚雷雖然從設計、動力到材料,都要比當今各國現役的同類武器要先進得多,但最關鍵的還是其核心的智能芯片。
軍方對此眼熟得不得了,試著提出購買智能導彈和魚雷的製造技術,特彆是智能芯片,這種芯片的用途絕不止能用在導彈和魚雷上,像機器人、無人機、航空炸彈等涉及智能控製的領域都大有用武之地。
羅刹女對智能芯片的技術沒有鬆口,隻答應出售一部分成品,以裝備新華國自產的導彈、炸彈和魚雷等,對於導彈、魚雷上其它的次要技術,如小型發動機、雷達隱形塗料、高性能炸藥等一次性地打包出售,金額超過了數千億人民幣。
不過,這巨額的花費完全值得,這幾款智能導彈和魚雷,除了在智能芯片上的優勢外。在動力、材料、製導和戰鬥部等方麵都比當今的同類武器先進了十年以上,新華國一旦掌握,將極大地加強三軍的戰力。價值難以估量。
技術資料更是花錢買不到的東西,無疑會促進新華國研發導彈和魚雷方麵的科技水平。
……
五月中旬。新華國國防軍就攻下了安南國首都河內,安南國領導層逃往南方。
安南國雖然在七十年代對包括新華國在內的鄰國發動了數場侵略戰爭,這些年來雙方關係時好時壞、不溫不火,但安南國內一直都有親華勢力的存在,在新華國作出不侵占安南國領土、戰後撤軍的承諾下,一些親華勢力聯合起來,在河內組建了新的臨時政府。還在國防軍的幫助下,重新組建了十多萬武裝力量,以維護地方治安工作。
以此為轉折點,戰場上的形勢完全是一麵倒。安南國軍隊隻能挨打,幾乎沒有一次反擊能對國防軍造成威脅力。
戰場上的勝利,雖然大揚國威、軍威,也激發了國人的自豪感,但並沒有改善新華國的周邊環境和國際形勢。懾於新華國的日益強大的軍事力量,許多周邊國家開始擔憂起來,而另外一些國家則或明或暗在挑動周邊國家對新華國的敵視,並通過政治、經濟、輿論等方麵打擊新華國的實力。
不僅倭國在東海製造事端,利堅國也是動作不斷。一直把兩個航母戰鬥群部署在亞太地區,形勢緊張時,第三個航母戰鬥群也開赴西太平洋,其中最強大的“福特”號航母戰鬥群就在南海海域遊弋。
新華國海軍也沒閒著,已經服役的“遼寧”號航母戰鬥群一直在南海與利堅國航母對峙,就連前不久才下水、正在海試中的“天京”號航母,也加快了艦載機以及配備艦艇的訓練和部署,以儘快形成戰鬥力,威懾敵國勢力。
要知道,通過這些年的修改憲法,倭國的野心一天比一天大,自衛隊已經具備了正常軍隊的性質,作為海島國家,海軍力量更是強大,雖然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航母,但“準航母”也就是直升機航母卻有了數艘,戰鬥力不容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