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泉看到龍鷹集團發布的新聞,不由來了興趣,他對龍鷹集團能搶在其它幾國的科學家之前,取得複活猛獁象這一成就毫不意外。
當初闖進“潛龍”基地時,龍鷹集團在跨物種基因移植上麵的先進程度簡直讓人不可思議,就連生物型戰鬥機器——“獸人”都成功研究了出來。
相比之下,複活擁有冰凍殘骸的猛獁象簡直就是小兒科。
在建立了大型生物實驗室後,葉泉偶爾也曾冒出一些念頭,能不能利用這些超時代的生物技術去複活恐龍?
他現在依然記得第一次看到電影《侏羅紀公園》時的震撼,當時幻想著自己能去那個島上冒險一番就太好了,相信這也是每一個看過這電影的少年,心中的夢想。
不過恐龍已經滅絕了上千萬年,現在隻剩下一些冷冰冰的化石,對現今的生物技術來說,要做到複活的難度也太高了,葉泉還不想嚇到全世界的人。
倒是近代許多知名的滅絕動物,或多或少還留存著一些殘骸,在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所缺的無非是時間和財力。
現在龍鷹集團開了頭,葉泉心底自然不願落後,決定也複活一些滅絕動物,然後拿出來讓世人開開眼界。
同時,還可以打擊一下正在恢複元氣的龍鷹集團。
那頭猛獁象胎兒不是還要一年時間才能出生嗎?這段時間足夠葉泉先複活一種滅絕動物,把風頭搶過來了。
至於那些對複活滅絕動物持反對意見的科學家,葉泉懶得理會,這事連科學界自己都統一不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論是爭不完的,還不如用行動去實踐,對彆人來說也許是勞民傷財之舉。但對葉泉來說,並不太困難。
葉泉先找來侯明、何誠等生物方麵的專家,詢問滅絕動物的複活問題,侯明毫不猶豫地說:“沒問題,以生物實驗室現在掌握的技術,隻要召集人員。研究一段時間,彆說那些存在肌肉組織等殘骸的近代滅絕動物,就是恐龍等遠古已滅絕的動物,也可以通過完整化石中存在的骨髓組織,提取dna殘片。再利用先進的基因逆向工程,通過鴯鶓等鳥類的基因向前追溯,隻要一些小的改變,植入改造dna,就能克隆出遠古的恐龍,隻是研究時間需要久一點。”
鳥類基因中擁有遺傳記憶,大多數反映恐龍特征的基因仍然存在,隻是處於休眠狀況或稍有改變。偶爾變異才產生返祖現象。
葉泉聽了頓時精神一振,讓生物實驗室加快了生物克隆方麵的研究,要求趕在那頭猛獁象出生之前。複活一種近代滅絕動物。
人類進入地理大發現以及工業革命時代後,因為砍伐森林、改造環境、獵殺以及攜帶病毒等原因,造成了大量的野生動物滅絕。
由於時間並不長,其中不少滅絕動物的標本還有軟組織等,得到了保存,這對複活工作有極大的幫助。
比如近代絕滅鳥類中最為著名的代表——北美旅鴿。這種喜歡旅行的鳥類,19世紀時廣泛分布在北美洲。旅鴿每群可達1億隻以上,在歐洲人到達之前。曾達到50億以上的驚人數量。,長達500公裡,需要花上數天的時間才能穿過一個地區。
曾有拓荒者在荒野裡趕著馬車行走時,遇到的旅鴿群遮住了太陽達幾個小時,在當時,“遮天蔽日”不是誇張的形容詞,而是實際的描述語。
由於肉味鮮美,人們想儘各種方法屠殺旅鴿,槍殺、炮轟、火燒、放毒、網捕、**……最為痛心的是,人們經常為了取樂而獵殺旅鴿,一個射擊俱樂部一周就射殺5萬隻,有人一天便射殺500隻。
1878年,在密歇根州的派托斯基,每天有5萬隻旅鴿被殺死,這種情況持續了5個月。
被捕殺的旅鴿不僅供人類自己食用,還用來喂豬。這種令人發指的殺戮過程一直持續了半個多世紀。
1900年3月22日,在俄亥俄州派克縣的郊外林地裡,一位14歲的少年獵人用自己的氣槍打下了一隻野生旅鴿,這是至今為止最後一例野生旅鴿的記錄。
最後剩下一對人工飼養的旅鴿在留下一個幼雛和幾個未孵化出來的蛋後,離開了這個世界。人們給它們的幼雛起了一個名字叫“瑪莎”,“瑪莎”於1914年9月1日在利堅國辛辛那提公園死亡。
懊喪的利堅國人為旅鴿立起了紀念碑,上麵寫著:“旅鴿,是因為人類的貪婪和自私而滅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