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新華國第二艘055型大型導彈驅逐艦下水,引起各國關注。
三年前,利堅國海軍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下水,今年年初部署在關島海軍基地,以威懾亞太地區,這極大地刺激了新華國海軍,感受到了緊迫的危機感。
隨後兩年,另外兩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也相繼下水。
“朱姆沃爾特”,采用了許多全新技術,初步估計單價超過35億美元以上,如果加上研發費用,將達到驚人的70億美元,比起現有同類軍艦造價約12億美元要高出許多。
有批評者說,一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價格,就可以買一支傳統的海軍艦隊。
麵對如此高昂的價格,財大氣粗的利堅國海軍也隻能“造得起、用不起”,把該艦的建造數量由最初設想的32艘,減至了區區的3艘。
艦上部署了mk57導彈垂直發射係統,可發射多種型號的精確製導武器,如超遠程巡航導彈、高速攻擊導彈等。
“朱姆沃爾特”級的前兩艘安裝了2座ags先進艦炮係統,采用62倍口徑155毫米火炮,每座ags的投射能力相當於陸軍一個炮連,能在30分鐘內向150公裡外的目標,發射600發遠程對陸攻擊炮彈。
而第三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上,安裝的卻是2門電磁軌道炮,其炮管長12米。壽命高達5000發。射程為370公裡。射速10發/分鐘。
炮彈以超過7倍音速的速度脫膛而出,在最大射程上命中目標僅需時6分鐘,留給對手發現目標並攔截的時間非常短,比導彈還要難以防禦。。
電磁軌道炮是利用電磁發射技術,製成的一種先進的動能殺傷武器,相比傳統火炮,擁有突出的、難以取代的優點。
一是彈丸速度快,射程遠。威力大。
二是炮彈體積小,重量輕。電磁炮彈幾乎不使用推進劑,減少了裝藥量,所以炮彈的體積隻是傳統120毫米火炮炮彈的八分之一,重量是其十分之一。現在的艦船一次隻能攜帶70枚製導導彈,而電磁軌道炮彈則能輕易地一次裝載幾百枚。
三是彈丸穩定性好,精度高。
四是隱蔽性好。電磁炮在發射時不產生火焰和煙霧,也不產生衝擊波,所以作戰中比較隱蔽,不易被敵人發現。
五是比較經濟。與常規武器比較。火炮發射藥產生每焦耳能量需要10美元,。如果與價值100萬美元的戰斧巡航導彈相比。電磁炮就更加劃算了。
實際上,電磁炮不是什麼未來的科幻武器,原理並不難,早在1920年就由法國人發明了,難的是電力的儲能技術和材料技術。
二戰中,德國首先對電磁軌道炮進行了全麵研究。1944年研製出長2米、口徑20毫米的軌道炮,。此後又進行了改進,。
當時,橫掃亞洲的倭國也在研究電磁軌道炮,並把2千克的彈丸加速到335米/秒。
二戰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內,因材料和電力等關鍵問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致使電磁軌道炮的研究中斷了很久。
時至今日,各種基礎科學已經成熟,足夠讓電磁炮發揮出難以取代的作用。利堅國、新華國等國家,在電磁炮的研究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