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超過了德國豹2係列坦克、利堅國m1a2係列主戰坦克和羅刹國的t-90坦克。
動力增強,讓坦克的行進速度和行駛裡程大大提升。
而提高了機動性,就意味著生存能力的提高。
用電力驅動,省去了中間的數個環節,可以一推速度杆就驅動坦克前進,在十來秒的時間內,讓坦克從靜止狀態加速到最大速度,這是內燃機坦克根本無法比擬的。
由於去掉了笨重的減速、動力分配以及滑油係統,又不需要燃氣渦輪機必不可少的進氣排氣管,巨大的油箱縮小為五分之一還不到的電池艙,多出來的空間可以給坦克增加載彈量。
減輕的重量還使坦克的裝甲得以加強,現代主戰坦克基本上都是模塊式裝甲,更換裝甲塊是很方便的。
**電力驅動的液壓係統,支持著液壓懸掛係統和強勁的雙向炮塔穩定係統,讓主炮的首發命中率大為提高。
電動坦克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噪音極低,在全速行進時也是靜悄悄的。
電動機發動時熱量極小,幾乎不發熱,在熱成象儀上根本成不了像,其隱蔽性是內燃機坦克望塵莫及的。
這一點在戰場上至關緊要,要知道許多反坦克導彈都是通過熱成像製導,而電動坦克讓許多反坦克武裝失去了用武之地。
電動坦克沒有發動機的高熱傳進來,也讓車內環境大為改善,加上艙內空間的擴大,讓乘員更加舒坦,更有利於長時間的持久作戰。
經過電動改造後,這些坦克就像“脫胎換骨”般地獲得了重生,戰鬥力有了質的提升,比各國最新型號的坦克還要強大。
對國防軍現役裝備的改造隻是軍事裝備大升級的第一步,未來還將推翻原來的設計,進行裝備電動化的全新設計
稀土納米電池的用途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單是軍事上,從運輸機、直升機、無人機、坦克、裝甲車、運輸車到潛艇、戰艦等,陸海空三軍無所不包。
隨著國防軍與銀河軍工建立起初步的互信關係,其訂單範圍也越來越廣,凡是新華國目前無法製造的裝備、部件等,都向銀河軍工貿易公司求購,從雷達、導彈到航空發動機的軸承、渦輪、風扇葉片等,也包含技術授權。
在銀河軍工的幫助下,新華**用航空發動機實現了百分之百的國產化,ws-15發動機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進。
相比原來增加了近四分之一的推力,推重比超過了11,並安裝了矢量尾噴,其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大修時間達到一萬小時,性能遠遠超過原來的設計標準。
得益於此,殲20戰機的第一個小批次開始生產。
同時殲31離正式定型不遠,殲31的艦載機型號已經在試飛,即將裝備。
借助這些重大的機遇,國防軍迎來了一次巨大變革,軍力開始了騰飛式的發展。(請搜索,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