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編隊在地形複雜、島礁眾多的近岸海域活動時,或在在海上進行補給時,防禦能力明顯降低。
其三,航母的建造和維持費用巨大。像利堅國的“尼米茲”級航母,每艘平均造價40億美元,每年開支達20億美元,都是天文般的數字。
基於種種原因,黑龍軍海軍將不發展性價比太低的航母,而是把目光轉向了科技含量更高的未來戰艦。
“超空泡艦船”是讓艦船的整個船體表麵為氣泡所覆蓋,使船體不直接與水接觸,減少水的阻力,能提高將近一倍的航速。
利堅國早在14年就開發了高速超空泡船舶“幽靈”號,其最高航行速度可達50節。
除了執行快速巡邏、特種作戰、保護僑民等任務外,還能執行像近海戰鬥艦一樣的任務。
與常規潛艇或核潛艇相比,“超導磁流體推進器潛艇”具有結構簡單、推力大、航速高、無噪聲、無汙染、造價低等顯著優點。
特彆是航速,在正常海況下的下潛航速為60節以上。
而按照理論推算,其最高航速甚至可以達到150節以上。
武庫艦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提出來的一個新概念武器,攜帶大量導彈武器,能以強大的火力對地麵作戰實施火力支援,對陸、海、空都具有極強打擊能力,是一座浮動在海麵上的“導彈武器庫”,號稱“21世紀第一艦”。
這是一種極端的戰艦,優缺點都十分突出,為了更猛的火力和更強的隱身,犧牲了適航性、探測力和自身防空、反潛能力。
看好武庫艦的人十分看好,不看好的人,則認為沒有太大的實用性。
加上遠程轟炸機、精確炮彈、製導炸彈等武器,逐漸擠占了武庫艦的生存空間,使得這種軍艦一直停留在紙麵上。
武庫艦突出的缺點就是需要較多的伴隨保障艦隻,包括空中的衛星、偵察機、無人駕駛飛機、空中預警機或地麵搜索雷達等,提供一個龐大的“作戰協調、管製係統”。
另外單艦防空、反潛能力弱,無法單獨作戰。
不過,這些缺點對黑龍軍來說,並不難克服。
智能導彈、智能魚雷的先進性,是其它同類產品難以比擬的,保障係統則有天眼衛星和智能無人機的支持,加上本身先進的隱形能力,能最大程度上發揮出武庫艦的戰力。
黑龍軍海軍沒有海外基地,也不打算建造航空母艦,這就很有必要建造武庫艦。
空天母艦通過太空優勢來獲得製天權和製空權,將配備常規智能導彈、高能激光武器、動能武器等作戰裝備及偵察設施。
目前,首艘空天母艦的設計圖都已經有了,其質量將超過了兩萬噸,動力來自聚變核反應堆,可以在近地太空不間斷的飛行300多天,能夠攜帶24架空天戰鬥機。
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利堅國的空天母艦還隻是一個新概念,至少還要二三十年才能實現,黑龍軍設計中的空天母艦則馬上可以製造,而且要先進得多。
這其中的差距主要是動力係統,相比航空母艦隻依靠海水的浮力,就能漂在海麵,隻需要前進的動力就行了。
而要將上萬噸重的空天母艦飛上天空,是件非常困難的事,目前最先進的核動力發動機也完成不了這樣的任務。
隻有還存在傳說中的核聚變發動機,甚至更為科幻的反物質、反重力發動機才有這個能力。
正因為如此,許多人都認為所謂的“空天母艦”,實際上是利堅國拋出來的騙局,就跟當年的“星球大戰”計劃一樣,專門忽悠敵國進行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