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出國救援行動(2 / 2)

第二批和第三批救援人員也很快到達,並運送了300多噸救援物資,在救災過程中,調動了9架電動直升機,有力地保障了救災行動的順利進行。

東方救援隊不僅在運輸工具上達到了全程空運的程度,在救援設備上也是最頂尖、最先進的,特彆是新型生命探測儀、各種救援機器人和外骨骼動力係統的應用。

新型智能生命探測儀結合世界上最尖端的生化、介電質、超低頻傳導及dna技術研發而成,它體積輕巧,還不到1公斤重,攜帶方便,操作簡單,性能優越於其他任何高科技的搜救產品。

在工作時,新型生命探測儀不受其它動物的乾擾,能穿越鋼板、水泥、複合材料、樹叢等各種障礙物,使偵測距離在開放空間可達1000米,水麵上達2000米以上。

用於震區生命探測時,具有穿透力強、作用距離精確、抗乾擾能力強、探測靈敏度高等優點,探測距離可達50~100米,穿透實體磚牆厚度可達4米以上,可隔著幾間房探測到人,並具有人體自動識彆功能。

由於地震發生後廢墟結構極不穩定,很容易對在廢墟中的救援隊員造成危險。而涉核、涉化設施的震後救援,更是充滿了危險性。

一些大麵積的倒塌建築,可以借助機械挖掘搜索,但一些縫隙、狹小空間等,救援隊員進去有危險,大型設備又沒有“用武之地”,就需要特殊的機器人來完成搜救工作。

東方救援大隊裝備十多種救援機器人,其中有微型的昆蟲機器人,可進入任何狹小的環境進行探測。

有大型的智能機器人,配以靈活多變的機械手,可進行剪切、破碎、切割、擴張、抓取等施救方法。

有空中搜救機器人,可以不受地形影響,能實時將動態視頻和影像信息同傳給救援隊指揮人員,相當於給救援隊在空中安裝了“千裡眼”。

有洞穴搜救機器人,參考了變形蟲和蛇製造而成,自重18公斤,可載荷8公斤,運動速度50米/分鐘,可為受困人群輸送食物和自救工具。

它可以瞬間變化為一條直線,進入最小30的廢墟洞穴,並通過實際情況自主變化成三角形、並排型、直線型或者d字形等多種造型。

還有用蜘蛛平台改裝的機器人,它具備深入極端複雜危險環境的能力,可在核輻射、水下和火災等極端環境下完成搬運、搜索、探測和救援作業等多種任務。

在特殊情況下,救援人員穿上外骨骼動力係統後,雙手可舉起250公斤重的物品,可以搬動400公斤以上的物品,堪稱“無敵大力士”。

這些裝備各具特點,大部分都是還沒有投產的實驗室產品。

不過用不了多久,東方救援聯盟將依靠東方集團和星河集團的力量,將推出一係列先進的搜救產品,包括救援聯盟自己的製式裝備,如背包、帳篷等。

正是因為各種先進設備的應用,以及到達時間最早,人數較多等因素,到災區的救援工作全麵結束後,東方救援大隊總共救出19名被困人員,比其它國際救援組織救出人數的總和還要多。

在運送傷員、發放救災物資等方麵,東方救援大隊也做得極為出色,這次出國救援行動,獲得了各界人士的尊敬,極大地提升了國家和救援聯盟的聲譽。(。。)</dd>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