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進軍太空(1 / 2)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人類第一次踏上了月球。▲∴,..

這個消息震驚了全世界,相信當時有很多人都在猜想,如今科技發展的速度實在太快了,也許再過二三十年,人類就將在月球居住以及在火星上行走。

然而時至今日,四十多年過去了,人類在登月後,在太空領域卻沒有太大的作為,不僅沒有接近火星,就連月球也沒有再次光臨。

現在各國的太空探索,基本上又回到了近地軌道。

之所以走向太空的步伐如此緩慢,原因是多方麵的,比如低估了太空探索和定居其它星球的難度;技術和資金上的巨大困難;比如蘇聯垮台了,利堅國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光吃老本就足夠坐穩“世界老大”的位子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國政府走走停停的時候,依靠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私人公司和個人都加入了太空探索的行列,並取得了長足進展,特彆是在利堅國,湧現出一大批探索太空的公司。

比如縮尺複合體公司製造了一架載人航天飛機“太空船一號”,早在2004年6月就完成第一次私人資本人類太空飛行。

“太空船一號”在每次測試中,都打敗了政府耗費巨資製造的x-15。

它的出現,打破了人們的觀點,並非隻有國家航天局、隻有專業宇航員才能進行太空旅行。

現在,至少有六家私營宇航公司能將遊客送上太空,有兩家還與國際空間站簽署了貨物運輸的合同。

最近幾年。“火星一號”基金會、宇宙探索技術有限公司和“火星協會”等組織。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火星移民計劃”。有的甚至連火星共和國的國旗都設計好了。

雖然有的計劃過於科幻,漏洞百出,甚至是“有去無回”單程式的火星移民,被人指出有商業騙局的嫌疑。

但單純從媒體和各方的反應上就能看出,全世界的人對太空探索、外星移民之類的熱情,是超乎想象的。

哪怕看起來很不靠譜的太空移民計劃,卻擁有眾多的響應者,更喚起了各國民眾對太空的向往和無限想象。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熱潮。

如果真的有機會能去太空甚至月球、火星上走一趟,相信沒有幾個人能夠拒絕。

葉泉自然希望人類能加快發展太空事業,對他來說,錢掙得再多,也不過是銀行賬戶上的數字變化了一下。

葉泉現在更在意的是自身實力和勢力的增長,讓他有一天能與世界上任何人和任何勢力,都能平等對話。

然後再利用靈能空間裡麵的先進技術,為華夏民族和地球人類做一些貢獻,推動人類更快更好地發展,早日進入宇宙大航海時代!

四大集團的成立。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推出各種高科技產品,然後集中全人類的財富。不惜一切代價地發展太空事業。

現在時機成熟了,葉泉的實力已經無懼任何國家和組織,正式進軍最燒錢的航天業,他同時成立銀河宇航公司和東方太空科技有限公司。

兩家公司的目標都是太空領域,隻是一個偏向軍事,一個偏向民用;一個在華龍國,一個在新華國。

經過多次會談,兩家公司與新華國航天部、太空聯合指揮部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共同投資上萬億人民幣,開展空天飛機、宇宙飛船、大型空間站、月球開采基地、太空城市、火星探索開發等合作項目。

其中東方集團主要負責太空旅遊方麵的開發,還將建造一座名為“東方之星”的太空城市,銀河宇航負責提供相關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製造。

為了遏製新華國,維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在太空領域,利堅國一直把新華國排斥在外,西方國家也一直進行相關技術的封鎖。

比如國際空間站以利堅國、羅刹國為首,包括6個太空機構以及16個國家參與發研製,是人類曆史上最大的載人空間站,已經成為太空探索國際合作的典範,卻一直拒絕新華國這個世界第三航天大國的加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