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奶奶和顧靈回鄉下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鎮上的房子有杜嬤嬤管著,等明兒工程隊來了也不用擔心。再說了,便是擔心杜嬤嬤跑路也沒有這個必要,杜嬤嬤是簽了賣身契的,在古代人的意識裡,還沒有哪個簽了賣身契的仆人敢跑路的。再說,沒有路引的杜嬤嬤能跑去哪裡?
桃水村並沒有因為她們不在而有什麼變化,便是顧家也沒有因為她們回來晚了而擔心。在顧家人的心裡,她們來晚了有兩個可能,一是今兒雞蛋賣的慢,二是顧奶奶帶著顧靈在外麵開小灶了。
所以祖孫倆回到家裡,顧爺爺和顧老二不在,大概是去地裡頭了,屈氏在家裡。大房一家已經搬走了,空出來的兩間房間是要給要顧森的,所以屈氏裡裡外外打掃了一邊。這一通打掃下來,屈氏有些腰酸背痛了,正坐在門口歇息。看到婆婆和閨女回來了,屈氏忙起身:“娘、靈兒,你們回來了。”說著,眼神不停的往顧奶奶背著的背簍裡瞧。她倒不是想要婆婆背簍裡的東西,左右婆婆疼愛閨女,有好吃的好穿的,也都是用在閨女身上的,她往背簍裡瞧,是好奇買了什麼東西。
以往去鎮上,顧奶奶多少會帶些東西回來,幾兩肉、幾兩糖,但是今天啥都沒有,因為明天祖孫倆還要去鎮上,之後會住在鎮上,所以還指望顧奶奶帶東西回來?今天花了那麼多銀子,她才不會帶。
顧奶奶直接取下空空的背簍問:“都吃飯了?”
屈氏見沒有東西有些失望,好歹割幾兩肉回來也好啊。“吃了,不知道您和靈兒回不回來吃,給你們留著飯呢。”他們可不敢不給婆婆留飯。
顧奶奶點點頭,留著的飯晚上再吃。“老大一家子都整好了?”
屈氏道:“爹和當家的去幫忙修繕屋子了。”
顧奶奶點點頭:“待會兒跟我去磨玉米粉。”
屈氏眼睛一亮:“晚上做玉米麵嗎?”
顧奶奶心想,你想的倒是美。她磨了玉米粉,是明兒去鎮上要帶走的,是給她乖寶拿去鎮上吃的。顧奶奶經常不回答兒媳婦的話,所以屈氏也沒多想。
顧家的玉米粒有不少,昨日分家的時候已經分了糧食,顧家的糧食緊巴巴的,因為乾活人少,乾飯人多,就算顧奶奶再精打細算,也是不夠吃的。歸根結底,古代的收成少。
顧家有三畝上等地,用來種水稻。五畝旱地,用來種玉米、豆子、蔬菜等。
古代不管什麼畝產都不高,顧家的三畝上等地畝產五百六十斤左右的水稻,三畝加上兩季,有三千四百斤左右,古代要交稅。象國的田稅是畝收六石,一石等於二十七斤,也就是一畝地要收一百六十斤的水稻,不過隻收秋季一季,扣掉田稅,三畝地一年到頭也就兩千九百多斤的水稻了,然這還僅僅是水稻,水稻出米是七成,也就是說,一年到頭一家人隻能收兩千斤左右的大米。
分家前,顧家六個大人,五個孩子,如果這兩千斤大米都用來吃,一天三斤,再加上粗糧,說不定肚子還能填的不差。但是……在老百姓家,大米也是主要的收成之一。每季的水稻豐收之後,農家人隻留少許自己吃的,其他都是賣掉的。
像顧家這樣,兩千九百斤的水稻,賣了兩千五百斤,能得七兩左右的銀子。如果每年能賣七兩左右的銀子,那十幾年下來也不少了。
但是,稻田不是生來就有的。
老顧家當初分家的時候,顧爺爺和顧奶奶也是窮過來的,靠著精打細算,一文錢當兩文錢花,才有了現在三畝上等田、五畝旱地的身家。要知道上等田十兩銀子一畝,旱地也要二兩銀子一畝。能存下這些身價,再有三十多兩銀子的存款,在這村子裡,顧家還算小富的了。
分家的時候,顧家大房分走了一畝旱地、一畝上等田。當然,也不是分走,而是隻給了他們使用權,等他們過世後,這旱地和上等田都要還回來。
……
這會兒是八月底,七月的玉米剛收成,十月的玉米還要兩個月。七月的水稻也剛收割,下第二季的水稻要到十月份。不過,水稻早就賣掉了,隻留下四百斤的穀子。而七月豐收的玉米有兩畝,畝產四百四十斤,扣掉棒子還有七百來斤。好在玉米曬乾後斤兩變化不大,還有六百斤左右。
顧家幾乎是沒有陳年的糧食的,去年的糧食吃到今年的玉米水稻豐收時,就差不多了,所以分家前,顧家還有六百來斤的乾玉米,四百來斤的乾稻穀。此外還有一樣主要糧食就是菽,也就是豆子。菽是所有豆類的總稱,包括紅豆、黃豆、綠豆等,所以在古代,這些豆子也都是重要的糧食之一。
顧家剩下的三畝旱地中,一畝種了黃豆,等到九月初中可以豐收了。還有一畝種了紅豆,也差不多是這個季節豐收的。剩下的一畝種的是蔬菜。當然,黃豆和紅豆都是四月份左右種植。等到九月份豐收之後,這剩下的兩畝地就種蘿卜白菜等蔬菜。等到了明年三四月份再種黃豆紅豆。
顧家今年剛分家,上等地和旱地雖然已經分好了,但是糧食還沒分開,從明年開始,才各家管各家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