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仁安長公主就道:“她前腳剛把瑤姐兒送走,後腳就查出來懷了身子,我擔心她在那邊沒有人照顧,預備著這兩天再挑幾個嬤嬤送到康北去。”
其實康平縣主哪裡是缺人照顧,隻是仁安長公主過於憂心孩子才會不放心想要送幾個人過去。
貴妃等人自然也很是理解。
貴妃就對仁安長公主道:“你再送些滋補品給她,康北那邊天寒地凍的,買個什麼也不方便。”
仁安長公主就笑道:“我早就讓人預備下了,說起來還有個事情想要求一求夫人。”
她是啟和帝的姐妹,又是公主,魏若哪裡當得起她一個求字,聞言忙道:“公主客氣了,說什麼求不求的。”
貴妃也道:“她一個小孩子,你有什麼事隻管跟她說就是了。”
仁安長公主聞言就笑了起來,她對魏若道:“倒也不是什麼大事,隻是想要問一問府上少爺們出生時的小衣還有沒有,我想討一件讓嬤嬤們一並帶到康北去。”
貴妃和魏若其實猜到了仁安長公主是找她要孩子們的小衣,自魏若一舉誕下兩個雙胞男胎後,京城裡的官眷們認定了魏若生的孩子帶福,紛紛過府來找魏若討小衣,預備著給自家媳婦或是女兒用。
能把消息遞到魏若麵前的人都是和國公府有親的人,魏若自然不好拒絕。
好在她有兩個兩個兒子,老太君和老夫人以及公府的姑奶奶們又很寵愛兩個孩子,隔三差五的就讓各自針線上的人給孩子們做些衣服。
因此除了長輩們親手做的衣服,魏若沒送出去之外,孩子們小時候穿的衣服倒真的送出去不少。
聽完仁安長公主的話後,魏若就笑道:“我晚上回去就讓嬤嬤們送到府上。”
樂太妃聞言忙道:“哪裡用得上你們親自送,讓她自己派個人去取就是了。”
仁安長公主也道:“是呀,我打發個人到你們府上去取吧。”
誰來取誰來送也不是什麼大事,魏若見她們不願過多的麻煩她,便笑著應了。
樂太妃又轉頭對貴妃道:“瑤姐兒這些年都不在京裡,和京城的閨秀們也不大認識。你這妹妹想要在府上為瑤姐兒舉辦一個歡迎宴,不知平寧可有時間過去?”
貴妃知道樂太妃是想讓宮裡的公主們過去給瑤姐兒造勢,她覺得大家都是親戚,這些不過是小事,便說她們時間定了之後告訴她便是。
樂太妃又問魏若她府上的姑娘有沒有時間過去。
魏若聞言就道:“潤姐兒和橙姐兒還小,我怕她們過去反而給府上添麻煩,就讓我們府上的大姑娘和表姑娘過去吧。”
樂太妃聞言忙道:“話可不是這麼說的,咱們這樣的人家哪裡缺人伺候了,你隻管放心的把兩個姐兒送到她府上,我保證仁安會照顧好她們。”
仁安長公主也道:“是啊,你放心,我到時候一定親自看著孩子們。”
魏若聞言還是推卻道:“這哪能行,您是主家總不好一直和她們待在一起。”
仁安長公主就看向貴妃道:“娘娘快勸勸夫人,就讓姐兒們去我們府上玩一玩吧。”
貴妃覺得兩個外孫女漸漸大了,多出去走動走動也不是什麼壞事,便也跟著勸魏若:“是呀,你就讓孩子們也跟過去吧,那裡女孩子那麼多,讓孩子們交交朋友也不是什麼壞事。”
魏若其實是擔心會麻煩到仁安長公主,但她並不反對孩子們出去交朋友,她見樂太妃和仁安長公主說的誠心便笑著應了。
樂太妃和仁安長公主自是十分的高興,樂太妃就對魏若道:“我已經跟太後說好了,那日我也會去仁安府上,所以你就放心吧。”
宮內其實並不限製太妃們去成年的兒女家小住上一段時間,隻要事先跟太後或皇後說過便是了,因此貴妃和魏若也並不意外樂太妃會過去。
她隻有仁安長公主一個女兒,仁安長公主也隻得康平縣主一個孩子,樂太妃自然對康平縣主的孩子很是重視。
仁安長公主和樂太妃又在景和宮坐了一會兒便借口有事離開了,臨走前樂太妃對貴妃和魏若道:“待會兒就讓冰姐兒在我那裡用膳吧。”
仁安長公主知道魏若事情多,擔心她急著出宮便對她道:“你待會兒要是有事儘管先回去,我晚上出宮的時候順道把冰姐兒送回去就是了。正好也可以去你們府上拿小衣。”
魏若原本想推一推,聽她這麼說便笑著應了。
她們走後,貴妃和魏若說起了私房話。
魏若同貴妃說了李浩淼要帶她和孩子們去徽南看望外祖母的事情。
貴妃聞言果然十分的歡喜,但她也擔心路途遙遠,兩個女孩會有些受不住顛簸便對魏若道:“要不然把潤姐兒她們留在京裡?”
魏若想了想道:“公爺和我說打算先走水路去楊南,再從楊南轉陸路去徽南,這樣一來我們實際坐馬車的時間隻有兩三天,孩子們應該不會有事。”
貴妃聽她們說要走水路便不再勸了,畢竟現在的造船技術很發達,在船上跟在陸地上也沒兩樣。
她想了想悄聲對魏若道:“永安的駙馬前些時日剛買了一艘南平塢新出的好船,要不然我讓南嬤嬤去跟永安說一下,你們租她們的船過去。”
魏若聞言就笑道:“娘你忘了,公爺的堂妹正好嫁到了南平,她公公和南平塢的守衛有些交情,公爺已經寫信過去,讓許家幫我們租一艘船。”
貴妃這才放心,她又問魏若打算什麼時候出發。
魏若便道她們預備著過完中秋再走。
貴妃想著中秋節離現在也沒有多久了便想等女兒走後她要拉著南嬤嬤去庫房找些東西。
不過她現在還有旁的事要問。
“我聽說親家母的父親和哥哥回京了?”貴妃問魏若。
魏若聞言笑道:“是啊,我婆母原本想帶著我們過去看望外祖父的,但是他們府上現在還沒收拾好有些亂,我婆母就從府上撥了幾房下人過去幫忙。”
貴妃聞言就道:“你婆母的父親回京肯定是要請親朋好友們吃頓飯的,我肯定是去不了的,但我已經讓南嬤嬤挑了些補品出來,你臨出宮前彆忘了帶上。”
這些都是應有的禮數,魏若自然不會推辭,臨走前果然帶上了那些海參之類的補品。
魏若走後,貴妃叫來了南嬤嬤把女兒女婿要去徽南的事情告訴了南嬤嬤。
南嬤嬤果然十分的高興。
貴妃笑道:“你先彆顧著高興,我想著她們這一路坐船過去,咱們總得給她們準備些吃的用的,還有些孩子們慣用的藥材以防她們到了路上一時之間買不到。”
南嬤嬤想了想道:“還得準備些厚衣服,若是走水路的話,到了晚間肯定會比在陸上冷。”
貴妃連連應是,拉著南嬤嬤討論了許久要帶到徽南去的東西。
及至晚間,啟和帝過來景和宮後聽貴妃說了魏若夫婦要去徽南的事情。
啟和帝很是希望魏若能把秦老夫人帶回京裡以免貴妃掛念,他就對貴妃道:“你看看有什麼想帶到徽南去的東西隻管找何福要。”
貴妃就笑道:“我庫裡的東西倒也儘夠了,若是有什麼缺的,我會讓南嬤嬤去找何福的。”
啟和帝最喜歡貴妃這種毫不跟他客氣的勁兒,聞言就笑了起來,笑過之後他又對貴妃道:“老夫人離京後,她當初住的那道宅子其實一直在為她留著,你看我們要不要重新把房子翻一翻。”
貴妃想了想道:“若若上午跟我說了,離她們府上一條街距離遠的那個巷子有一處小宅子,那宅子的原房主是翰林院的一個翰林,這翰林再過一段時間就要致仕回鄉了,臨走前想把那宅子賣了。若若說想把那宅子買下來給我娘住,這樣一來,我娘那裡有個什麼事她也能照應一下。”
啟和帝聞言卻道:“若若有這心自然很好,隻是她到底有了夫家,雖說老太君和老夫人都很慈愛,但她夫家有那麼多親戚在,要是讓她出錢買這宅子,隻怕那些人會在背後說嘴說她拿錢貼補娘家。依我看,我讓何福找個人出麵把那宅子買下來修一修給老夫人住吧。老夫人現在年紀大了,你又輕易不能出宮,她能離若若近些,倒也能讓你放心。”
貴妃聽他說擔心若若出錢買那宅子會讓人說若若貼補娘家,他自己卻大手一揮把那宅子買了下來,就笑著調侃他:“陛下擔心彆人說若若貼補娘家,就不擔心彆人說我貼補娘家了?”
啟和帝聞言哈哈笑著將貴妃抱到了懷裡,他邊笑邊道:“那可怎麼辦?要不然你也貼補貼補我?”
“我貼補你什麼?”貴妃聞言臉紅了起來。
啟和帝見狀眸色漸深,他壓低了聲音道:“你說你貼補我什麼?”
宮人們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
屋內紅燭閃動。魏若回府後先是將貴妃送給高老太爺的補品帶到了老夫人那裡。
老夫人見狀就笑道:“倒是有勞娘娘費心了。”
魏若笑道:“這也是應該的,不知舅父家什麼時候能收拾好?”
老夫人就道:“才剛你舅父家的下人過來說房子已經收拾好了,問我們什麼時候有時間過去?我想著也不知道潤姐兒和橙姐兒什麼時候回來便還沒給他們個準話。”
魏若聞言便道:“昨兒個景王府還來人說她們府上的那匹大宛馬已經生了,我這就讓人去景王府同王妃說一下家裡的情況,王妃知道我們要去外祖父家自然能夠理解。”
老夫人聞言便笑著應了。
魏若回去後便讓薑嬤嬤親去景王府同王妃提一提接孩子們的事兒。
薑嬤嬤過去的時候,景王妃正帶著潤姐兒姐妹和她孫女在院子裡玩,聽說安國公夫人身邊的嬤嬤來了,景王妃就對丫鬟笑道:“我聽說安國公府老夫人的父親回京了,她們府上應當是要接兩個姐兒回去拜訪,你先帶著人回正院幫姐兒們身邊的丫鬟收拾一下箱籠吧。”
兩個孩子進府後就隨著景王妃住在了正院。
那丫鬟連忙應了,彎腰行禮後自回正院不停。
景王妃讓嬤嬤們照看好孩子們後便也回了正院。
薑嬤嬤見了景王妃後便說明來意。
景王妃就笑道:“姐兒們既是要去看望高老太爺那我也不虛留了,不過昨兒個孩子們說想吃蓮蓬,王爺今早臨走前吩咐人去莊子上提了幾簍子過來。嬤嬤回去跟夫人說,我再留孩子們在這兒住一日,明日就把孩子們送回去。”
薑嬤嬤笑著應了,回去回話不提。
景王妃送走薑嬤嬤後便將世子妃何氏喊了過來,說是國公府來人要接潤姐兒和橙姐兒。
何氏和這兩個孩子相處了兩日,見這兩個孩子一個活潑可愛,一個文靜乖巧,心內倒是越來越喜歡她們了。
在聽到國公府要來接她們後,她倒覺得頗為舍不得。
景王妃見她念念不舍就調侃她道:“怎麼這就舍不得了?等再過十幾年,潤姐兒就會一直待在咱們家了,依我看你很不必不舍。”
何氏聞言就笑了起來,她對景王妃的貼身嬤嬤道:“您看母妃自己舍不得孩子們就算了,還非說我舍不得。”
那嬤嬤就笑道:“您心裡知道就好,乾嘛說出來。”
景王妃和何氏聞言都禁不住笑了起來。
笑過之後,景王妃就對何氏道:“我讓丫鬟們幫著兩個孩子身邊的丫鬟收拾箱籠了,你也回去讓丫鬟看看把要送給孩子們和國公府內眾人的回禮都清點好了。”
何氏忙應了,她見時間緊張倒也不和景王妃客套,不過說了兩句話便回去了。
待到晚間景王帶著暾哥兒回府,暾哥兒知道潤姐兒要回府後,心裡就有些不舒服。
他悄聲問景王:“祖父,您能去和國公夫人說讓她就讓妹妹住在我們家嗎?”
景王聞言就笑了起來。
他對暾哥兒道:“妹妹可以在我們家小住幾日,但住長了就不好了,她總要跟在父母身邊才是。”
暾哥兒聞言失落的低頭,這一晚上就有些悶悶不樂的。
景王妃和何氏都注意到了暾哥兒的不開心,兩人見狀都有些好笑。
景王妃就同暾哥兒開玩笑:“你明日也和妹妹們一起家去吧。”
“可以嗎?”暾哥兒完全沒想到祖母在和他開玩笑,聞言眼前一亮。
眾人見狀就都笑了起來。
儀苑郡主笑的腰都直不起來了,她邊笑邊道:“我明日進宮就把這事告訴平寧,實在是太逗了。”
儀和郡主也笑的不行,但她笑著笑著想到自己的親事還沒定下來就又有些笑不出來了。
暾哥兒的事不過是個小插曲也沒人把他當回事,第二日一早,李浩淼和魏若就上門來接孩子們。
景王府上早就知道他們會過來,景王早早的就帶著世子在前院等著,景王妃也帶著兒媳們在後院等著魏若。
魏若是帶著清姐兒和冰姐兒一塊來的,見狀就笑道:“王妃何必如此隆重,倒讓我不好意思了。”
世子夫人何氏和她妯娌劉氏上前陪著魏若,儀和郡主和儀苑郡主則一個拉住了清姐兒的手,一個拉住了冰姐兒的手。
景王妃便陪著魏若往裡走邊問她:“府上不還有一個表姑娘嗎?”
魏若就笑道:“她明年開春就要成婚了,老太君和姑母想讓她在家養一養,成婚前就暫時不讓她出門了。”
這也是時人的習俗。
時下富貴人家嫁女兒,在成婚前半年都不大讓女兒出門了,隻在家幫她們調養身體。
景王妃早就打聽到國公府的表姑娘來年要嫁人了也囑咐嬤嬤要記著這件事到時候彆忘了送禮。
她多嘴問這一句不過是客套罷了。
幾人走到正院後,便見潤姐兒和橙姐兒正同一個小女孩趴在院子裡的水缸前看裡麵的小魚遊泳。
聽到外麵人說話的聲音,幾人同時轉頭。
待到看到魏若,潤姐兒和橙姐兒眼前一亮,兩個孩子丟下那個女孩就跑了過來。
魏若先看了一下女兒們,見她們麵色紅潤就知道景王妃對她們照顧的很是用心。
她笑著向景王妃道謝:“倒要多謝王妃費心了。”
景王妃笑道:“夫人就不要說這些客套話了。”
這時那個身著紅衣的小女孩也由丫鬟牽著走到眾人身前。
魏若知道她是景王妃的小孫女,劉氏的女兒桃姐兒。
她笑著上前拉住了桃姐兒的手,打量了兩下後對景王妃道:“桃姐兒真是越長越可人疼。”
景王妃就笑道:“哪裡的話,她不過是長的不磕磣罷了。”
魏若知道她們老一輩的夫人最喜歡說些謙虛的話,倒也不以為意,她牽著桃姐兒的手繼續隨著景王妃往裡走。
清姐兒和冰姐兒見狀便上前牽住了她們。
幾人進去後,分了主次坐下後,便坐在那裡說些閒話。
景王妃就對魏若道:“上次我們去你府上,你們下了大力氣招待我們,今天可要在我這好好的玩一天才是。”
魏若聞言忙道:“幸得王妃喜歡本不該辭,隻是我們自後日起高府會宴客兩日,婆母已經和高夫人說好了明日會帶著我們妯娌上門幫忙,所以我下午得提前回去處理一下家事。不過公爺和孩子們倒是可以多待一會兒的。”
景王妃知道高府後日的宴客隻是自家人吃飯,但大後日應當就是宴請關係近的親友了。
老夫人作為出嫁女確實應該回去幫幫忙。
她隻好道:“那我也不留你了,不過你們府上的姑娘們可得在我這裡多留一會兒。”
魏若本就讚成孩子們多和同齡的女孩玩耍,自然不會推辭。
儀苑郡主見魏若和祖母說完話了就問魏若:“姐姐,仁安姑母府上今日給咱們發了帖子說康平姐姐的女兒回來了,她要請咱們吃飯,她們府上那嬤嬤看到潤姐兒和橙姐兒在這兒便說仁安長公主也請了你們府上的姑娘。你也讓潤姐兒和橙姐兒過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