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 65 章(1 / 2)

國公夫人日常 嘻嘻99 21481 字 11個月前

第65章

也不怪魏若對高家不熟悉,李浩淼的舅父在魏若嫁進來之前就帶著老父外放了,隻在李浩淼成親時帶著夫人回來了一趟,魏若隻知道他們家有幾口人,但對高家眾人的性情卻是不了解的。

李浩淼也擔心魏若明日去高府時不知道那裡人的性情和她們不好相處,便同她說起了高家的事。

“我外祖父隻得了我舅父和我母親兩個孩子,舅父膝下共有兩子一女,我那兩位表兄弟都是妾室所出,唯有我那位已故的表姐是舅母親生。”李浩淼對魏若道。

這些事情魏若其實知道,但李浩淼要從頭和她說,她便認真的聽著。

李浩淼繼續道:“我表姐身後留了一個女孩叫林姐兒,因她父親又娶了繼母,我舅母擔心她繼母會薄待她便把她接到身邊撫養照顧。我兩個表兄弟各有兩子,大表兄的兒子們皆已娶親,二表弟的大兒子已娶了妻子,小兒子還未成親。”

魏若一聽便知道明日去高家要著重拉著高夫人的外孫女說說話了,一來她年幼喪母,眾人自然更憐惜她,二來她是高夫人僅存的骨血,高夫人想必極為的看重她。所以無論是老太君還是老夫人都會對她越發重視。

李浩淼又同魏若說起了高夫人:“其餘幾個內眷都與你平輩,自有她們過來奉承你,你倒不必對她太過費心。唯有我那舅母,她待我外祖母極孝順,昔年我外祖母臥病在床時被痰卡住了,差點憋過氣去,當時人人都隻當外祖母挺不過去了,我這舅母當機立斷直接用嘴吸出了我外祖母口內的濃痰,才讓我外祖母又多活了兩年。”

“外祖母養病那兩年,她就睡在我外祖母床前的腳踏上,日夜不離身的伺候著外祖母。就為這個外祖父和娘都高看了她一眼。外祖母臨走前曾將體己一分為二,說一份給林姐兒,一份留給我娘。我娘感念舅母待母親至孝,便說外祖母給她留的那份體己她就不要了,隻留給林姐兒便是了。舅母隻是不肯,說外祖母留下的許多東西都是她慣用之物,我娘拿著放在身邊也有個念想在。我娘見她執意不要便把體己拿了過來,但她和我父親商量過後便對外祖父說,舅母待母親極孝順,又隻剩林姐兒一個骨血了,等林姐兒出嫁時,她們會把這份體己折成銀子再另補一些金銀給林姐兒做嫁妝。”

魏若聽李浩淼說完就道:“舅太太待外祖母如此孝順,這也是應該的。”

李浩淼點頭道:“是呀,外祖母到最後是含笑而去的,就為這個我娘心裡就感念舅母。”

這些陳年舊事魏若還是第一次聽說,她既知道了高夫人的品行,又知道了公府眾人對高夫人的態度便知道明日要怎麼同高夫人打交道了。

第二日一早,李浩淼先起床去了前院,魏若則在梳洗打扮後帶著女孩們去了老君堂。

因著今日要出門做客,清姐兒、寒姐兒和冰姐兒幾個都已經打扮好了,正坐在那裡同老太君和老夫人說話。

五夫人和七夫人都還沒到。

魏若讓潤姐兒和橙姐兒去找姐姐和表姑們玩,自己則走到了老太君和老夫人身邊同她們說話。

老太君就對魏若道:“素日裡家裡外都得你忙前忙後的照應,你也是辛苦了,今日到你外祖父家做客,你也能歇息一下了。”

魏若就笑道:“今兒個說是去幫忙的,哪能真歇著。”

老太君就笑道:“有你婆母和你五弟妹在,你今日隻管坐在那裡陪我們打牌或是帶著姑娘們出去玩。”

她一個兒媳婦在那裡打牌讓婆母忙去忙後的哪裡能行。

魏若連說不行。

老夫人就笑道:“你這孩子心也太實了一些,你祖母在和你開玩笑的呢。你舅母有三個兒媳婦家常瑣事自有她們去料理,咱們隻管在旁邊出出主意就行了。”

魏若難得犯傻,聞言就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那邊清姐兒和寒姐兒等人也跟著笑了起來。

老太君素來喜歡她,見她不好意思便笑著轉移話題,她問老夫人:“我記得你侄女留下的那個女孩是叫林姐兒對吧,你嫂子是出京後才把她接到身邊的,我倒沒見過這孩子,這孩子多大了。”

老夫人聞言就道:“過了年已是十二了。”

“可定親了沒有?”老太君聞言就道。

老夫人聽後眉頭就皺了起來,她讓清姐兒和寒姐兒帶著孩子們去側間玩,等她們走後,她就歎了口氣道:“這個孩子自胎裡就帶了不足之症,我那侄女在她三四歲時又去了。雖說後來嫂嫂把她接到了身邊,但她到底落下了病根,身子時好時壞的,好時也能說能笑的,病起來的時候有好幾次險些沒能挨過去。我嫂嫂細心為她調養了好幾年,現在總算不那麼容易病了,隻是每天都得吃藥養著。嫂嫂擔心若是把她許到了彆家,不說彆的,但是子嗣和吃藥這兩樣就容易生閒氣,便動了把她許給她小孫子的念頭。”

老太君想了想道:“可是你那二侄媳婦的小兒子?”

老夫人頷首道:“正是他,他比林姐兒大一歲,兩人的年齡正好合適。”

老太君和她素來親厚,見她嘴上說著兩人年紀合適,但麵上卻略有些愁苦之色便問她:“可是婚事有什麼不妥?”

老夫人見這裡也沒有外人就道:“我嫂嫂雖想撮合兩個孩子,但我那侄媳婦卻不願意,她沒等我嫂嫂開口便把她娘家侄女也接了過來,還搶先跟我說要把她侄女許配給君哥兒。”

君哥兒正是高老爺的小孫子。

老太君聞言就頗為不喜的道:“她也是個糊塗人,縱是不喜你嫂嫂的安排也不該未經你嫂嫂允許就把她侄女接到家裡來,她這樣不僅讓你嫂嫂為難,就連她侄女也不好在高家待下去。”

魏若心想那倒也是,這婆媳倆鬥法,她那侄女倒也夾在中間為難。

老夫人聞言忙替嫂嫂說話:“娘是知道我嫂嫂的,她性子一向敦厚,向來不拿小孩子出氣的,遇到我那侄媳婦的侄女向來都是和氣的,倒是我那侄媳婦總是同林姐兒使臉色,倒是把我嫂嫂氣的不行。”

“你們家老爺子是怎麼想的呢?”老太君知道高老太爺雖說身子沒以前好了,但頭腦也還清醒,便問老夫人他的看法。

老夫人就道:“說起來林姐兒是我們高家唯一的嫡出血脈了,我父親哪裡有不心疼的道理,他自然希望林姐兒能長長久久的待在我們家。他也和我哥哥嫂嫂說過不要管我那侄媳婦的想法直接給兩個孩子定親就是了,但我嫂嫂說她在時還能看顧林姐兒一二,若是她不在了,擔心君哥兒她母親會借著婆婆的名份搓磨她,這兩年也有些猶豫。”

“你嫂嫂擔心的也不無道理。”老太君沉吟道:“不過世間安得兩全法,你嫂嫂這兩年身子雖漸漸不行了,但咱們富貴人家也不是吃不起那些補品,好生養這便是了。隻要她還活著,你那侄媳婦就不敢搓磨林姐兒,總比把林姐兒嫁到那陌生的人家要好。她的身子不適合嫁出去。”

“娘怎麼知道我嫂嫂這兩年身子漸弱?”老夫人問道。

老太君就冷哼一聲道:“你嫂嫂要是身子正好,你那侄媳婦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把她侄女接過來了。”

老夫人聞言訕訕的笑了起來。

魏若沒想到高家還有這麼一段婆媳公案,在去高家的路上就對五夫人和七夫人道:“祖母和娘都很喜歡高家舅太太的為人,你們待會兒去了府上要看著些眼色行事。”

她不好同兩位弟媳說高家婆媳的閒話,但也擔心弟媳們不知根底,倘或高家兒媳過來同她們攀談,故意拿著她們來同那高家舅太太鬥法就不好了。

五夫人和七夫人卻以為魏若隻是在提點她們,讓她們對高夫人要客氣一些,便笑著同魏若道謝。

車輛行駛到高府,李浩淼兄弟帶著男孩們直接去了前院。

魏若則和老太君等人一道去了後院。

高夫人正由兒媳們陪著在二門處等著。

幾人看見老太君連忙迎了上來。

高夫人一麵攙著老太君往裡走一麵道:“再想不到您老人家竟願意親自過來,我們老爺昨兒個還吩咐我們說讓我們一定要好生招待您。”

高夫人的兩個兒媳,高大夫人和高二夫人一個陪在了老夫人身邊,一個陪在了魏若身邊。

魏若忍不住打量了一下高二夫人見她雖嘴角帶笑,但眉目間卻是一片精明之色,便能理解高夫人為什麼會在林姐兒的婚事上猶豫了。

眾人走回正房後,高夫人便讓自己的孫子和外孫女過來給老太君和老夫人磕頭。

老太君和老夫人一人拉著君哥兒的手,一人拉著林姐兒的手,不住的和她們說話。

高二夫人見婆母隻叫了君哥兒和林姐兒上去沒叫她侄女春姐兒,眼神一黯。

魏若將高二夫人的神色看在眼裡忍不住搖頭。

高夫人侍奉婆母至孝,不僅深的高老太爺和高老爺的看重,就連高家的親友們也深為敬佩她的為人。

高二夫人看著挺精明的,卻和有著至孝之名的婆母打擂台,實在不是聰明之舉。

思及此她不在去看高二夫人,而是將目光轉到了林姐兒身上。

這麼一看,魏若就忍不住歎氣。

這個女孩就同她看到的許多朝臣家的女孩一樣,看起來文文靜靜,弱不禁風的。

思及此,魏若就想到了自己這些年觀察到的大周朝的貴女教育。

她覺得大周朝的貴女教育十分的有意思。

如周朝皇室的那些公主郡主和縣主們都喜歡騎馬射箭這些東西,除了個彆不受寵的,大部分的皇室姑娘都是自信又張揚的模樣。當然這也是因為她們的父祖是皇室成員,自然不怕世俗偏見。

周朝的那些公爵之家的女孩比不上皇室的女孩們有底氣,又因為她們不僅要同皇室的女孩們交際還要同朝臣家的女孩們交際,所以她們便生出了兩幅麵孔,在和皇室的女孩們交際時,她們便會爽朗些,在同朝臣家的女孩們交際時則會端莊些。

而周朝的這些書香門第的孩子比之皇室的孩子就是另一個極端了,她們的長輩覺得女子當以嫻靜為主,向來不喜女孩們多出門,也養的這些女孩一個比一個弱不禁風。

其實魏若看到大周朝的這些不同階級間的女孩們的處事時是有些感慨的,她覺得那些三從四德的東西約束的其實是這些朝臣家以及書香之家的女孩們,而如皇室或是公爵之家的女孩們因為家中長輩有底氣,活起來其實是更肆意一些的。

魏若在這裡想事的時候,老太君和老夫人已經放開了兩個孩子。

高夫人又領著兩個孩子來到魏若妯娌麵前,魏若妯娌笑著和孩子們說了兩句話後便把見麵禮給了她們。

那邊高夫人的大兒媳和二兒媳也帶著兩個孫子上前給老太君等人見禮。

等高家的孩子們同安國公府的女眷們見過禮後,老太君又讓清姐兒帶著孩子們去同高夫人等人見禮。

雙方都見過禮後,高夫人便拉著春姐兒的手走到老太君等人麵前道:“這是我那兒媳婦的娘家侄女。”

老太君和老夫人雖然不喜高二夫人,但也不會為難一個小女孩便笑眯眯給了她見麵禮。

魏若等妯娌們也依次送上了見麵禮。

長輩們見完禮後,高夫人便讓高三奶奶柯氏帶著姑娘們去東廂房玩。

柯氏便笑著應了,一手拉著清姐兒一手拉著寒姐兒往外走。

老太君見林姐兒走兩步就要咳一聲便囑咐寒姐兒和清姐兒讓她們照顧著些高家的妹妹們。

兩人笑著應了。

孩子們走後,高夫人就問老太君是要女先生唱曲還是要打牌。

老太君就笑道:“你給我找個廂房坐著,我聽女先生們唱會兒曲子吧。至於其他人我就不管了。”

高夫人於是就問老夫人和魏若等人要做些什麼。

老夫人就說她要陪著老太君聽曲。

老太君聞言就笑道:“你好不容易回趟娘家也彆陪我了,就和你嫂嫂一起說說話吧。”說完她又衝著魏若招手道:“你替你婆母來陪我吧。”

老夫人見她已經喊了魏若了便不再堅持。

於是高夫人先親自將老太君和魏若送到了西廂房,又吩咐丫鬟們小心伺候著老太君和魏若。等到女先生進來唱曲後,高夫人方才又去了正廳。

正廳裡高大夫人已經張羅著要同五夫人和七夫人打牌了。

有老夫人在場,五夫人和七夫人不敢擅自答應便先看向婆母。

老夫人就笑道:“你們同表嫂們去打兩局吧。”

高夫人正巧這時進來就笑著對高大夫人和高二夫人道:“你們兩個弟妹都是剛嫁進來的,你們要照顧好她們才是。”

高大夫人和高二夫人自是笑著應了,拉著五夫人和七夫人去花廳打牌。

高大奶奶和高二奶奶則在一旁或是支應茶水或是在外聽管事媽媽們彙報家中事務。

一時間正廳隻剩老夫人和高夫人兩個人。高夫人見婆子們在正廳外走來走去的便拉著老夫人去了內室。

兩人做下喝了碗茶後,便互相打量對方。

老夫人見高夫人兩鬢都斑白了就忍不住歎氣道:“嫂嫂這些年也老了。”

高夫人聞言就想起了這些年的悲歡離合,她的鼻子一酸。

老夫人忙道:“瞧我這大喜的日子不該招惹了嫂嫂。”

高夫人就哽咽著道:“不關你的事,隻是我想想咱們都十幾年沒見了,昔年我們離京的時候,柔兒剛剛新婚燕爾,等我們回京之後她已離世多年了。”

老夫人聽她提起早逝的侄女也覺得心酸,忍不住跟著哭了起來。

高夫人見老夫人本是來她們府上做客的,結果她卻讓她陪著她哭了起來,便擦了眼淚道:“瞧我提起柔兒做什麼?”

老夫人也拿帕子擦起了眼淚,她擦乾眼淚後道:“嫂嫂之前信上說林姐兒身子不好,但我今日看著倒也還可以。”

高夫人提起外孫女,臉上就有了些笑意,她對老夫人道:“之前我們一直在細心調養著,但她總也不見好。最後我們又給她換了個大夫,那大夫說我們養林姐兒太過精細了反而不好,讓我們給林姐兒多吃些雞肉和牛肉,若是天氣太冷就可適量吃些牛肉。我們以往隻擔心她克化不了便不敢與她多吃肉食。哪想到自從她多吃了肉食後,身子倒真的好了不少。”

老夫人聞言就阿彌陀佛了一句道:“素日裡大夫都說久病之人不能多吃肉食,咱們也沒想到要多給孩子吃些肉啊。”

高夫人聞言就道:“是呀,我隻後悔沒早些找到這大夫,不然這孩子的身子隻怕能更好些。”

老夫人聞言就安慰她道:“現在知道了也不晚,咱們林姐兒也還小呢。”

她說起這個高夫人又發愁了,她對老夫人道:“林姐兒和清姐兒差不多大,你們清姐兒都訂親了,林姐兒的婚事也還沒著落,我這心裡總是懸著個事兒。”

老夫人聞言就道:“嫂嫂是怎麼想的呢?我今日看見君哥兒和林姐兒站在一起,覺得兩人般配極了。君哥兒看著也很照顧林姐兒。”

高夫人聞言就道:“君哥兒和林姐兒自小一塊長大,兩個孩子的感情倒是沒話說。昔年林姐兒的父親派人來把林姐兒接回去給祖父過壽,君哥兒那段時間還總是悶悶不樂的。”

“既如此,嫂嫂何不把她們的婚事訂下來呢?”老夫人也覺得林姐兒最好的歸宿其實是待在高家,有高夫人看著,她也不必受委屈。高夫人聞言麵容苦澀的道:“之前我和你哥哥已經和林姐兒的父親說好了兩個孩子的婚事,但你那侄媳婦又把她侄女接了過來。跟著林姐兒過來的那幾個丫鬟便把這事告訴了我那女婿。我那女婿就寫信來說若是我們家不願意林姐兒和君哥兒的婚事,那他就把林姐兒許給他下屬家的孩子。我和你哥哥立馬回信和他解釋了一番,他雖沒說什麼,但也在囑咐繼妻給林姐兒相看親事。”

“那怎麼能行呢?”老夫人聞言斷然否決道:“縱是那人是侄女婿的下屬,但這後宅可是一切由婆婆做主。林姐兒這身子壓根不能受氣,若是許到那不知根底的人家,上有婆婆壓著,下有妯娌們爭先,要是那夫婿再見一個愛一個,林姐兒往後可怎麼辦?”

她這話可算是說到了高夫人的心坎裡。高夫人就拉著老夫人的手道:“妹妹,我擔心的也是這個。你侄女隻留下這一滴骨血,若是她也早早的去了,那我還怎麼活的下去。”

高夫人說著說著就又哭了,她就剩這麼一個孩子了,不把她安排好真是死都閉不了眼。

老夫人聞言就道:“其實這事本沒有那麼複雜,是嫂嫂太過瞻前顧後了。”

高夫人便問老夫人此話何意。

老夫人就道:“嫂嫂擔心的是你走後,有人會搓磨林姐兒,可你仔細調養著身子,再怎麼著也能等到林姐兒生了孩子,等她孩子都大了,那起子人再想搓磨人也得掂量一下了。況且她又不止一個兒媳婦,我看你們家那位三奶奶也不是省油的燈。”

老夫人說的三奶奶就是高二夫人的兒媳。

高夫人聞言沉思片刻後道:“若我果真能活那麼久,那我自是不用擔心林姐兒的,有我在,她自是不敢對林姐兒說些什麼。可近年來我常感覺身子漸沉,人也提不起精神來,總擔心自己壽數不長了。”

老夫人聞言忙道:“嫂嫂之前總是擔心林姐兒,心情不暢身子自然也好不起來。依我看,你不如將瑣事都撂開來去,隻一心調養身子就好。隻要你在這裡,就無人敢看輕林姐兒。”

高夫人聞言在心內暗襯。

之前她因兩個庶子並非親生,擔心自己一旦把管家權交給兒媳們,她們會趁機架空她,也擔心她們會委屈了外孫女,所以她一直抓著管家權不放。

可近些年來,她時常有種力不從心之感,身體也漸漸的被拖垮了。

身子弱下來之後她就開始擔心起了林姐兒的未來,又有高二夫人不顧她的意願把娘家侄女接了過來,她就更感憂心了。

這麼一番思慮下來,她近日常覺頭暈目眩,體力不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