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 70 章(2 / 2)

國公夫人日常 嘻嘻99 22712 字 11個月前

她又看了一眼廚房,見王媽媽並兩個小丫鬟都在忙著的,便離開了。

她走後,廚房裡一個眼睛狹長的小丫鬟就看了一眼另外一個臉圓圓的小丫鬟,衝她使了個眼色。

那個小丫鬟卻低下了頭沒有理她。

她就會攛掇著她出頭,她上過一次當,吃過一次虧便罷了。哪裡還肯再上當。

狹長眼睛的小丫鬟見狀隻好悻悻的低下了頭。

對於身邊這兩個小丫鬟的眉眼官司,王媽媽隻當沒看到,隻一心做飯。

魏若和李浩淼一行人到達秦村的時候已是半晌午了,由於之前幾人有心低調的緣故,秦村眾人並不知道她們要過來。

直到秦氏家族的家族的幾個幼童在村口看到幾輛比巡撫夫人家還要華麗的馬車駛進來,當個稀奇事似的回家告訴了自家長輩,秦氏族人們才知道村裡來貴客了。

至於這貴客是來找誰的,秦氏族人們用腳都能想的到。

現任秦氏族長論起輩分來說,是魏若外祖父的堂侄。

他知道安國公夫婦進村的消息後便有些拿不準要不要現在過去,其餘的秦氏族人也跑到他家來詢問他的意見。

秦氏族長想了想道:“國公爺和夫人剛到,肯定是想和嬸娘先敘敘彆情的,咱們還是等晚間再派人去嬸娘那裡問問情況吧。”

那幾位秦氏族人連連應是。

幾人正要離開,隻見幾個奴仆打扮的男子笑著走了進來。

那領頭的人正是八福。

秦氏一族為耕讀家族,因此這秦氏族長的宅子也是平常農家小院的模樣。

八福原本還想找個人通報的,但在門口掃地的那個人是秦家的長工也不懂什麼規矩體統的,直接領著八福就進來了。

八福見狀隻好跟進來了。

他一看見族長就口稱失禮,說他是安國公府家奴,今特奉主人之命先來問候。

秦氏族長忙同幾位族人一起讓著他進房。

八福和秦氏族長並眾族人客套了幾句後笑道:“公爺和夫人今日剛到,老夫人又年紀大了,因此公爺就說今日先不宴請各位了,特命小人先將貴妃及咱們府上為各位老爺準備的禮物送至各處。等到了後日再請各位去秦宅一坐。”

秦氏族長和眾族人們聽說宮內貴妃也給他們帶了禮物,自覺臉上有光,幾人聞言俱說公爺和夫人舟車勞頓,自是要先歇息一番才是。

八福於是又說他還要去彆家送禮,隻是以前從未上門過,倒擔心錯漏了誰,希望秦氏族長能派個人陪他們一起去。

這些都是小事情,秦氏族長招手喚來了他的兩個兒子,由此兩子帶著八福去各處拜訪送禮了。

—————-

魏若和李浩淼一下馬車,就看到了正由丫鬟扶著站在門外的秦老夫人。

她的眼眶一下濕潤了。

秦老夫人離京前隻是鬢角有些發白,可這麼些年不見,她已是白發滿頭。

魏若的眼淚洶湧而出。

秦老夫人這麼些年孤身在秦村,若說不想孩子,那肯定是假的。

她看見多年不見,外孫女已是挽上了婦人的發髪,身後也跟著幾個孩子,自也是老淚縱橫。

李浩淼見這一老一少相對著哭泣,便打破了沉默。

“外孫女婿見過外祖母。”他笑著上前同秦老夫人行禮。

秦老夫人見狀嚇了一跳。

安國公的聲名她在京城時就聽過,不過彼時的安國公還是個少年,可那

會兒的他就已名滿京都了。

他不僅家世顯赫,長相俊朗,文武雙全,還在戰場上屢立奇功。

她離開京城時還在想,若是外孫女將來找得的夫婿能有他一半出色,她就再無遺憾了。

當時的她怎麼也想不到,當初這名滿京都的少年,如今竟成了她的外孫女婿。

秦老夫人滿眼欣慰的看著李浩淼,連聲道:“公爺不必多禮。”

李浩淼聞言忙道:“外祖母叫我浩淼便是,倒不必如此客氣。”

秦老夫人見他麵容懇切,神情和氣便知道他同外孫女應當感情極好。

如果不是看在同外孫女的情分上,他又怎會對她一個孤老婆子這麼客氣呢?

秦老夫人眼中的欣慰之色更濃了。

她的丫鬟紅蘿原本待在一旁不敢說話,但見這麼一大家子人都站在門口有些不像,便大著膽子笑道:“老夫人,總不好讓公爺和夫人就這麼總在門口站著,咱們還是先進去吧。”

秦老夫人這才恍然道:“瞧我,老了老了就沒以前那樣做事周到了。”

李浩淼和魏若聞言忙說不礙的。

不過總在門口站著確實不太好,李浩淼已經看見有幾個小童正躲在牆根那裡偷看了。

眾人隨著秦老夫人先進去院內。

這是一個兩進的小宅院,第一進是秦老夫人日常會客的地方,第二進則是秦老夫人起居的地方,丫鬟婆子們則住在後罩房。

這處宅子在鄉間自是極好的,但在魏若看來就有些委屈外祖母了。

李浩淼也覺得老夫人畢竟是貴妃的母親,若是讓人知道貴妃在宮中享儘榮華,其母卻蝸居鄉裡,隻怕看著不像。

他更堅定了要把秦老夫人接回京城的想法。

隻是臨行前祖母對她說,秦老夫人是不慕權勢之人,當初離京也是覺得貴妃孀居後再進宮有失風化,現如今她雖因年紀漸長,思念兒孫之故對孩子服軟,想要見一見孩子,但要是讓她進京隻怕是有些難度。

思及此,李浩淼又將目光放到了秦老夫人身上。

恒哥兒和毅哥兒正帶著妹妹們給秦老夫人磕頭。

秦老夫人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已是喜不自勝。

李浩淼心中一動。

等孩子們和秦老夫人見完禮後,李浩淼想著她們祖孫兩人多年未見,必定有許多話要說,他若是在這裡的話,倒是讓她們不自在。

於是,他站起來對秦老夫人笑道:“家奴們還在裝卸馬車,我擔心他們辦事不周到,先去看看吧。”

其實這種事哪用得著他親自去盯著,秦老夫人等人心知他是體恤她們才避了出去。

魏若就衝著李浩淼笑了笑,李浩淼也回給她一個微笑。

秦老夫人將這夫妻倆的眼神互動看在眼裡,自是十分的欣慰。

李浩淼走後,秦老夫人就將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幾個孩子身上。她見幾個孩子都生的一副好相貌,又各有各的性情特點,心裡十分的喜歡。

幾個孩子在路上的時候都已經聽母親提起過秦老夫人。

在魏若的口中,秦老夫人是一個十分慈愛的老婦人。

她說了許多在她小時候秦老夫人為她做的那些事情,諸

如夏天熱的時候為她打扇,私下裡偷偷給她零花錢之類的。

因為這些事情,幾個孩子都對秦老夫人心生孺慕。

潤姐兒和毅哥兒都比較的不怕生,兩個孩子見秦老夫人向她們看過來,便一左一右的走到她身邊,挽著她的手喚她曾外祖母。

秦老夫人聽到這一聲曾外祖母,如聽仙音。

她隻覺渾身如吃了仙丹一般的舒爽,這些年的鬱鬱心憂也消失殆儘。

魏若見外祖母不過和孩子們說了幾句話,整個人就看起來似是容光煥發了一般,心內酸澀。

她再次堅定了要將外祖母帶回京裡的決心。

不過眼下還不是說這些的時候,魏若見恒哥兒和橙姐兒也走到外祖母身邊同她說話,便不再想這些,隻一邊喝茶,一邊含笑聽著幾人說話。

魏若的孩子多,秦老夫人和她們說著說著,午膳的時間就到了。

於是一行人又去正廳吃飯,飯畢李浩淼仍是避到了書房。

幾個孩子也被丫鬟們伺候著歇午覺去了,魏若則才有時間和外祖母秦老夫人單獨說話。

她拿出了貴妃和平寧公主為秦老夫人做的針線。

貴妃的針線活是秦老夫人手把手教出來的,她自是認識,但平寧公主的針線活她卻是沒有見過的。

她看到這抹額的針腳雖略有些稀疏,但排針卻是十分的工整便知道這抹額應當是平寧公主用心做的。

秦老夫人忍不住擦了擦眼角。

魏若覺得她年紀大了,不好讓她總是傷心連忙笑著說了些彆的話轉移她的注意力。

秦老夫人也想知道魏若的近況,便問了她一些她在公府上的事情。

魏若知道外祖母想知道的是什麼,便把老太君和老夫人是如何待她的告訴了秦老夫人。

往年巡撫夫人劉夫人過來時也同她說過,公府上的老太君和老夫人對魏若很好。

可秦老夫人總擔心這些話是劉夫人說來哄她高興的並不十分肯信,如今聽到魏若親口說了一些老太君和老夫人是如何的通情達理的話,秦老夫人的心裡彆提多舒暢了。

她忙對魏若道:“你太婆婆和婆婆都待你和氣,也是你的福氣,你也要待她們孝順才是。”

魏若聞言便笑道:“外祖母放心,我尋常在府裡凡事都不敢自專必要問過兩位老人家的意見才是。府裡的吃的用的,也是先送到兩位老人家那裡的。”

秦老夫人就欣慰的點了點頭道:“你能這麼想,自是極好的,這人和人之間要想處的好,必得你敬我,我敬你方才長久。”

這些事魏若其實都知道,但她自從有了孩子後便漸漸理解了長輩們對她的擔憂之情,因此她隻耐心聽著秦老夫人的話。

秦老夫人雖知道魏若也大了,但她心裡卻總把魏若當成小孩似的。

她知道魏若的弟妹七夫人懷了身孕,便囑咐她:“你弟妹現在有了身子,你婆婆自然會更關心她一些,這也是常情,你可不能拈酸吃醋。”

魏若聞言就笑道:“我醒得的。”她便把自己是如何對七夫人好的事情告訴了秦老夫人,以便她能放心。

秦老夫人聞言果然十分的欣慰。

兩人又話了一些家常後,魏若便要讓秦老夫

人去歇個午覺。

秦老夫人多年不見外孫女正是有許多彆情要敘的時候哪裡能睡的著。

魏若卻覺得外祖母年紀大了,必定要起居有節才是,因此她對著秦老夫人勸了又勸。

秦老夫人拗不過她,隻好先進內室休息了。

魏若帶著丫鬟們一起服侍秦老夫人睡下後便轉身去了廂房。

蘭兒揣度著魏若的意思,笑著對紅蘿道:“咱們夫人有些私房話想要同姐姐說一說,姐姐先同夫人一起過去,我在這裡伺候著老夫人就是了。”

紅蘿知道魏若多年不見老夫人,必是要拉著她問一問老夫人的事情,便也沒和蘭兒客氣。

她同蘭兒道謝後,便跟著魏若一起進了廂房。

魏若正坐在榻上喝茶,看到紅蘿進來,她笑著對秋雲道:“快請你紅蘿姐姐坐下。”

紅蘿連道不敢,秋雲卻笑眯眯的上前硬是把紅蘿按到了椅子上。

紅蘿雖是坐下了,卻頗有些坐立難安的意思。

魏若請她喝了杯茶後,便問起了秦老夫人的身體。

“去年劉夫人來信,說是外祖母自十月起便得了失眠的症候,娘娘知道後便借著劉夫人的名義送了好幾個大夫過來為外祖母診治。劉夫人這幾個月來信說外祖母的症候時好時壞,這幾日我們都在路上,也接不到劉夫人的來信。外祖母這症候可好了一些?”魏若笑著問紅蘿。

紅蘿聞言忙道:“老夫人知道您要過來,心情舒爽了許多,夜裡睡覺也安穩了一些。”

“外祖母仍是在吃原來的方子嗎?”魏若又問道。

紅蘿笑道:“前兩日劉夫人又尋了一個大夫過來,那位大夫又給老夫人開了個新方子,現正吃著倒也沒看出效果。”

魏若一聽就道:“若是這方子對症,自是很快就能見效。吃了幾日都不見效,可見這方子還需斟酌。你把那方子取過來,我讓我們隨行的大夫看看。”

紅蘿連忙應了,起身去正廳取方子,不一會兒她拿著一個匣子進來了。

秋雲笑著上前接過了這匣子,又托著匣子出門去了。

過了一會兒,她走進來對魏若道:“奴婢已把方子拿給了八福,他說他先拿給大夫看一看,若是大夫有旁的話,自會讓小丫鬟過來告訴我。”

魏若笑著應了,她知道這事倒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得到回音的,便又繼續問紅蘿關於秦老夫人的事情。

紅蘿似有些欲言又止的意味。

魏若見狀便道:“外祖母年紀大了,她們這樣的老人家凡事都不願同兒女說,擔心兒女掛心,但咱們卻不能因為她不說便當作不知道。你是外祖母的貼身丫鬟,日常跟在她的左右,她的事你比我們清楚,縱然她不告訴我們,或是也叮囑過你讓你不要告訴我們,你也要萬事都來同我們說一聲才是。”

紅蘿聞言暗道她這話說的有理,因此便把那絲猶豫之心去了,同魏若說起了秦老夫人近日掛念的一件事情。

魏若的外祖母秦老夫人王氏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

她哥哥是早已去了的,隻留下一個獨子,豈料這獨子未留下一兒半女便早早的去了。後來,王氏家族便為她哥哥過繼了一個男孩算是繼承了王氏這一房的香火。

但秦老

夫人與其妹皆與她哥哥這一房不親近。

概因昔年秦老夫人和其妹妹小王氏尚未出閣時,其嫂性格強悍,一嫁過來就整日與秦老夫人的母親王老夫人鬥氣,還成日裡教唆夫婿讓夫婿去跟婆母說兩個小姑子出嫁時的嫁妝要削減一半。

秦老夫人的哥哥也是個窩囊且冷情的,他聽了媳婦的教唆後竟果真不顧多年兄妹之情,去和母親混鬨。

王老夫人守寡多年,千辛萬苦的拉扯大了三個兒女,原想著兒子娶了媳婦之後,自己就能輕鬆一些,哪知道他兒子竟是如此做派。

王老夫人雖柔順卻也是個疼愛女兒的,她任由兒子和兒媳胡攪蠻纏卻也從不鬆口。

她兒熄見自己怎麼說都打消不了婆母的想法便惱了,秦老夫人在閨中那兩年,她經常衝著她破口大罵。

彼時尚且年幼的秦老夫人被她這嫂子氣的直抹眼淚,她母親就對她道:“她是已經出了閣的婦人,又把你哥哥拿捏的死死的,縱然再怎麼鬨也無妨。可你還未出閣,若是讓親家夫人聽到你在家與嫂子整日爭執,隻怕會看輕你。”

秦老夫人當時已經定親,隻待到了年紀出閣,聽到母親的話後隻好強自忍了這口氣。

秦老夫人的嫂子見狀便更加的囂張,她見自己胡攪蠻纏了多年,自己的婆婆仍然不肯鬆口,在王氏出閣時依舊陪襯了她許多的嫁妝,十分的生氣。

因為秦老夫人的親事是其父在時便定下的娃娃親且魏若的外祖父秦老大人對秦老夫人一往情深,她嫂子奈何不了秦老夫人便將主意打到了小王氏身上。

當時小王氏已經十四五歲了,因為其父早逝且鄰裡皆知她家中嫂嫂刻薄的緣故,很難說親。

王老夫人將大女兒發嫁後便開始操心起了小女兒的婚事,秦老夫人也一直為了妹妹的婚事不停奔走相看,但收效甚微。

許多人家都覺得小王氏不錯,但不想和小王氏的兄嫂做親家。

就在王老夫人和秦老夫人愁的不行的時候,王氏族中的一個婦人上門來給小王氏說親了。

這婦人和王家是出了五服的親戚,雖是同族但平日裡與王家來往並不密切。

王老夫人雖疑惑她怎會無緣無故過來同女兒說親,但她已是病急亂投醫的狀態,便抱著就算不合適但是看一看也好的心態讓這位她應該叫嫂嫂的婦人進府了。

這婦人提的人家聽起來倒也不錯,男子叫侯文明,住在鄰縣,家中隻有一寡母,現在在鄰縣書院讀書,前兩年還考取了秀才的功名,正在準備舉人的考試。

王老夫人一聽這男子雖家資單薄,但有功名在身便有些願意了。

她便讓家中仆人去打聽這侯文明的底細。

家中仆人打聽來的消息和王家族嫂說的話一樣,且他們還拿到了那男子中秀才的文書。

王老夫人一看便更肯了。

這親事一定,接下來的事情便快了,不過半年小王氏就出嫁了。

她剛出嫁時日子過的倒也和滿,侯文明對她也不錯。

小王氏雖然覺得自家婆婆對夫婿的態度看起來有些過於恭敬了,但也隻當婆婆是固守三從四德,遵循父死從子的古語,況且她婆婆對她也是十分的好,小王氏便覺得這門親事不錯。

如此又過了三個月,小王氏便懷孕了,她本以為新生命的到來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的美滿,哪知道噩夢才剛剛開始。

侯文明聽說她懷孕後便對她說了實話。

作者有話要說:這麼下去真的不會懷孕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