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 89 章(2 / 2)

國公夫人日常 嘻嘻99 15177 字 11個月前

老太君覺得自己讓四夫人行善事,是為了讓她能排解一下心情,如果過於操勞這些事,恐怕反消耗了四夫人的元氣,與自己的初心背離。

她就對四夫人道:“這件事情要是認真辦的話太過複雜,依我看還不如簡單一些。”

老夫人和魏若及四夫人等人聞言就擺出了一副側耳傾聽的模樣。

老太君就對四夫人道:“保和堂的東家唐家與咱們府上有一些交情,依我看,你每月固定拿出一些銀錢給他們,讓他們那裡的大夫每日拿出一些時間為那些貧苦百姓看診,所花費的費用全都由咱們負責出。那唐家和咱們家是知根知底的人家,必不會像彆的商家那般欺騙咱們,這些錢也一定都能用在這些百姓身上。”

老太君說完這話後,老夫人就讚歎道:“還是娘有經驗,竟能想出這樣的法子。反正咱們家每年都固定給寺廟裡捐些香火錢。往寺廟裡捐錢是功德,向保和堂捐錢給貧苦百姓看診也是功德。”

七夫人聞言便繼續提筆記下了這個法子。

四夫人見大家這麼一通說後,自己和四爺行善的事情越來越有章程了,眼睛越發的亮了。

捐衣食和讓保和堂的大夫給貧苦百姓義診這兩件事說完後,老夫人又說起了要如何救助那類老無所依,幼無所養的人。

“全承朝廷恩德,目前各地都有專門收養孤寡老人和被遺棄孩童的養生堂。咱們京城就有五家養生堂。那些養生堂都由官府管理,咱們不用插手,隻每旬或是每月定時送些衣食過去就行了。”老夫人對四夫人道。

七夫人聞言就提了個點子:“咱們還可以跟養生堂的人說,讓他們發個公告,若是有人看到孩童被遺棄了,主動送過來,咱們就獎勵那人些銀子。”

”這樣也會有疏漏。”魏若聞言抿了抿唇道:“若是那孩子真是被遺棄的也就罷了,怕就怕有那黑心人為了掙錢,偷了那人家的孩子過來換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好事就變成壞事了。”

七夫人聞言就拍了拍胸口道:“阿彌陀佛,這人也太壞了吧,不過是為了些錢罷了,竟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老夫人聞言就笑著對她道:“你年紀輕,興許不知道。先帝那會兒,那些拐子猖獗的很,那時漫說那些普通百姓之家了,就連咱們這些公爵之家的孩子都有被拐子偷走的。”

“真有這樣的事?”七夫人隻在話本上聽過拐子偷小孩的事,倒沒想到現實中真有這樣的事,更沒想到那些拐子竟膽子大到,連公爵之家的孩子都敢偷。

四夫人和五夫人也一副很好奇的模樣,倒是魏若因前世聽過這些事情,所以倒不驚奇。

老太君見她們好奇,便笑道:“說起來這都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時候你們都還沒出生,所以沒聽說過也正常。咱們這樣的人家養出來的孩子都是細皮嫩肉的,買家出價也高。他們為了銀子自然敢鋌而走險。”

四夫人和五夫人聞言不免歎息了一番,像這種獎勵把被遺棄孩子送到養生堂的做法自然也被否了。

如此一來,這行善之事如何做就初步定了下來,眾人又修修補補說了些細節,直說到夜色已深方才散了。

臨走之前,老太君囑咐四夫人道:“你回去和老四說,這些事情需得一樣一樣的來,急是急不得的。你們可以一段時間隻先做一件事,等做了這件事再做下件事。”

四夫人拿著寫滿眾人建議的那幾張紙,感激的應了。

四夫人有了事做後,整個人的精神氣都變了,她每日裡都和四爺一起商量著今日要做什麼,明日要做什麼。夫妻兩人整日湊在一起你商我量的做事,關係也比之往日更加的親密。

二老夫人偶或有什麼酸話,四夫人也不放在心上了,隻一心想著今日做了什麼善事或是她和四爺今日的補藥有沒有忘喝。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李浩淼等了許久才見魏若回來,便問魏若在和老太君說些什麼,怎麼這麼晚才回來。

魏若就把她們在老太君那裡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告訴了李浩淼。

李浩淼是早已聽四爺說了老太君說的行善這些話的,他雖不很信這些事情,但見四爺和四夫人這兩年為了子嗣之事心傷,覺得若是做這些事情能讓這兩人高興起來,倒也未必不可行。

他就溫聲對魏若道:“既如此,那你就吩咐家中的管事,若是四弟他們那裡有什麼需要幫助的,隻管去幫就是了。”

魏若一邊往李浩淼懷裡靠,一邊笑道:“當然,祖母和娘也都說了咱們能幫多少就幫多少。不過我臨走前,她們也拜托了我些彆的事情。”

李浩淼就問是什麼事情。

“這件事隻是咱們臨時想起來的,還沒跟父親說。你也知道,父親是向來不信這些神鬼之事的,老太君讓你給父親修書一封,把此事始末告訴他老人家。”魏若說著說著就偷笑了起來。

李浩淼聞言就點了點她的鼻子,笑道:“我當是什麼事呢,原來是這種事。你放心,父親雖不信這些,但他老人家也能明白祖母出這個主意,主要是想寬慰四弟他們,他必不會說些什麼的。”

魏若聞言就笑道:“祖母和娘她們也知道父親必不會怪罪,隻是想著此事還是要知會他老人家一聲才是。”

李浩淼聞言便點頭道:“你放心,我會寫信告訴父親此事的。”

魏若見狀便不再說些什麼了。

李浩淼卻翻身趴在了魏若身上。

他語氣曖昧的問魏若:“找我辦事是要付出獎勵的,你準備怎麼獎勵我?”

魏若自來到了莊子上後,在床第間也比以往更放開了些。

她伸手往下握住了李浩淼。

李浩淼神色先是一變,隨後就壞笑道:“你既然挑火,那今日就彆想睡覺了。”

如李浩淼所說,魏若房中的紅燭果然燒了半夜。

安國公府這一大家子,在京郊彆院和和諧諧生活的時候,京城裡卻是鬨翻了天。

康平縣主的駙馬陳顯之處置成王妾室的父親一事傳到京城後,眾人都在暗中觀望成王的態度。

成王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他覺得如果今日他任由此事就這麼過去,不做任何反應,隻怕日後眾人都會看輕他這個王爺,覺得他連個手下人都護不住。

這麼一想後,成王自然不會善罷甘休。

他一麵派人去康北想要搜集陳顯之的小辮子,一麵派人去找京城陳家的黑料,又讓去找禦史台的幾個禦史喝酒,和他們說定了,等一拿到陳家的黑料就彈劾陳顯之和陳家眾人。

就是這麼一番動作之下,康北那邊陳顯之的黑料沒找回來,陳家的黑料倒是挖了一些出來。

陳家相比於京城其他世家來說,人口其實相對簡單。

陳家四代單傳,到了陳顯之的父親這一代,才又多得了幾個孩子。

陳顯之的父親共有兩子一女。

長子陳顯之和幼女都是嫡妻所出,另有一子則是妾室所出。

陳顯之的妹妹是早已出嫁了的。

陳顯之的父母去後,由族老們做主和庶弟分了家。

他那庶弟就住在陳府後街的那條巷子裡,與陳顯之家離的極近。

陳顯之的這個庶弟自年幼時起就無所事事,每日裡隻知道眠花宿柳。

陳父在時,對這個兒子約束的很嚴,因此這庶弟倒也未能做出些出格的事情。

及至陳父去後,有陳顯之管著他,他倒也還好。但後來陳顯之帶著家人去了康北,這庶弟就無人管束了。

每日裡隻知道出去吃喝玩樂,又因為遇到了一些刻意引誘他變壞的閒人,每日裡對他刻意逢迎,把他勾引的比之往日更壞上了幾分。

陳顯之遠在康北聽說了這些事後便給他寫信說,若是他再出去遊蕩就把往日裡給他的家產收回來。

這庶弟看完信後,自然不敢再光明正大的出去遊玩了。

可這小偷小摸的事總免不了,況且陳顯之能管著他不讓他出去吃喝,卻管不了他房裡的事。

他就在家胡作非為,隻把那家中婢女都禍害了個遍,那些婢女們都是家生子出身,又無人為她們做主,自然敢怒不敢言。

若是以往,無人去挖他們家的黑料的話,此事或許還沒有什麼。

可如今,成王既是刻意要彈劾陳顯之,那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把柄。

他知道陳顯之的庶弟,常年與他家一個管事的婆娘偷情,便打發人去收買這個管事,讓這管事去官府告發主人家霸占□□。

這管事一開始還不肯去告,因為按照此時的風俗來看,他們這些家奴屬於主家的私人財產。陳顯之的庶弟若是與良家婦女通奸,或許會受到律法的懲處。

可他偷情的對象是管事的妻子,時人或許可以從道德上來譴責陳顯之,但卻沒法以律法約束他。

二來此時的律法規定,家仆不得告發主人。

這管事若是敢到官府投狀紙,隻怕自己也要吃掛落。

成王讓這管事去官府告發陳顯之的庶弟,本就不是為了讓官府治這庶弟的罪的。

他是為了把此事捅出來,然後借著此事彈劾陳顯之治家不嚴。

為了能說服這管事告發其主人,成王的手下著實許了他許多的好處。

這世上多的是人為了錢財鋌而走險,這管事也不例外。

他看到那大堆的金銀後,自是難以避免的心動了。

成王的手下又和他擔保說,他們在官府有人,到時一定會保下他的。

這管事聽完後,一咬牙去官府遞了狀紙。

成王早就買通了官府的人,官府的人明知這是樁家仆告發主人的案子,卻還是接了這狀紙。

接著,成王又使人在京城散播了陳家庶弟霸占家仆妻子,被家仆告發了的消息。

京城眾人人人都知道了這件事後,被成王買通的那幾個禦史就上書彈劾陳顯之治家不嚴。

一開始,啟和帝壓下了這些折子,還說陳顯之既已和他庶弟分了家,那他庶弟家的事情就與陳顯之無關了。

可太後在幾天後的家宴上卻和啟和帝提到了此事,她說陳顯之雖然和他庶弟分了家,但兩人既是親兄弟,陳顯之就不能以已分家這個緣由而不管庶弟,說陳顯之這樣是沒有人情,不重視血緣關係。

樂太妃和仁安長公主當時也在場,兩人聽完後,自是坐立不安,齊齊站起來替陳顯之道罪。

啟和帝溫聲安撫了兩人幾句話,就說太後說的有道理,然後他就下旨讓陳顯之進京來自辨。

陳顯之早就在家想好了奏對之法,他接到聖旨後就帶著寫好的答辯折子,和搜集到的王氏知縣收受李氏賄賂的證據趕到了京城。

京城各王孫公爵家其實都知道仁安長公主的女婿是因為得罪了成王才會有此一劫,眾人都等著看仁安長公主和樂太妃一個去求成王,一個去求太後。

哪知道不僅這兩人一直閉門不出,就連那陳顯之也真的帶著自辯的折子上京了。

有那敏銳之人,從中發現了一絲的不對勁。

可大部分人都沒發現這其中的蹊蹺。

成王還覺得仁安長公主沒有過來求他,是在看不起他,心想等陳顯之來京後,他要狠狠的給他一個教訓。

不過從聖旨發去到陳顯之來京至少要一個月的功夫,縱然陳顯之快馬加鞭趕來也至少要半個月的功夫。

京城各王孫公爵之家隻想著等陳顯之來京後再來看這場好戲,卻沒想到,到了最後,這場好戲的主角變成了他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