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 99 章(1 / 2)

國公夫人日常 嘻嘻99 20853 字 11個月前

平寧公主和文寧公主的婚事定下後沒過多久就要過年了。

關於兩位公主的婚期,啟和帝還沒下決定。

他是打算多留她們兩年的。

知道啟和帝的打算後,平寧公主自是十分的樂意,覺得能多留在貴妃身邊也很好。

文寧公主卻想比平寧公主早結婚。

她既然萬事都想和文寧公主做比,那麼在婚期上自然也想壓她一頭。

於是,她和皇後商議了一下,兩人都覺得把婚期定在明年春夏之交比較好。

皇後和她商量好後就又去求啟和帝。

啟和帝原本是想多留文寧公主幾年的,但他看皇後和文寧公主都想早些成親,想著女大不中留,倒也答應了皇後。

文寧公主自覺壓了平寧公主,自是十分的得意。

除夕及正月的時候,她每每遇到平寧公主都會在她麵前炫耀一番。

平寧公主此時的心思都在外祖母秦老夫人身上,自然懶得理她。

自進了正月,秦老夫人就忽然病倒了。

她這倒也不是什麼大病,就是老年人都有的頭疼腦熱這樣的病。

太醫知道她是貴妃的母親,自然不敢大意,便派了專人在這裡守著。

他們原本是因為謹慎,卻弄的貴妃越發的緊張,要不是啟和帝攔著,她都要出宮去看望秦老夫人了。

到最後,她雖沒出宮,可平寧公主卻代她去了好幾趟秦宅看望秦老夫人。

因為秦老夫人的病,平寧公主和魏若等人這一整個正月過的都不太安穩。

好在出了正月,秦老夫人的身子就痊愈了。

貴妃也總算能鬆了一口氣了。

魏若也不用像正月那樣,每日都往秦宅跑了。

但有一句話叫什麼屋漏偏逢下雨。

正在魏若以為自己能鬆一口氣的時候,陽溯那裡來人了。

來人是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

她是扮作乞丐一路混到了京城的。

———————-

陽溯是個鐘靈毓秀的好地方,它兩麵環山,一麵環水,另有一個出口對著外界。

自古以來都是躲避兵難的好地方。

這裡也是安國公始祖起家的地方。

李氏族人大多定居在陽溯的東南方向,李氏家族的宗祠也在此地。

此次來京裡尋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的小姑娘就是八老爺的孫女。

她的父親是八老爺的兒子,名叫李浩善。

李浩善的祖父和李浩淼的祖父是堂兄弟的關係。

也因著這層關係,李浩善的父親八老爺在族裡的地位也不算低。

這位八老爺負責掌管陽溯族裡家學的一乾事宜。

李浩善是八老爺的二子,卻自來都不成器。

他前些年和原配發妻和離後,續娶了一個富商家的女子做繼室。

這繼室嫁進來後生了兩個男孩,然後她就容不下原配所出的長子和長女了。

又因為原配所出的長子李中原自幼身子不好,不得家裡長輩重視。

這家的長子和長女在家中就更是小透明一般的存在了。

原本他家長子李中原和長女容姐兒一直安靜度日,也不和家裡辯解。

可前幾日,容姐兒的祖母八老夫人忽然把她叫過去,說她給容姐兒說了門親事,之後她就開始說起了這門親事有多好,有多好。

起初容姐兒還耐心的聽著,畢竟她也到了年齡該嫁人了。

可越聽下去,容姐兒就越覺得不對勁。

她家就算不是大富大貴之家,可到底也是安國公的族人。

祖母為何要把自己許到那楊南富商家做繼室?

還有,祖母不是說她的親事嗎?為什麼還要提起她哥哥的婚事?還說要把她繼母的娘家侄女馮二姑娘許給她哥哥?

容姐兒低下頭沉思。

楊南富商和她繼母娘家都是商人之家,如這等商人之家最不缺的是什麼?是錢。

她祖母放著門當戶對的人家不與她們挑選,反而讓她們兄妹二人和那富商家做親,不就是為了借她們兄妹二人的婚事發筆橫財嗎?

思及此,容姐兒心中怒火衝天,可她麵上卻越發的平靜。

她並不是個逆來順受的女子,可早年間經曆過的一些搓磨讓她明白形勢比人強。

她和哥哥在這個家裡並無任何依靠,又拿什麼去和這家裡的豺狼鬥法呢。

就如此刻,容姐兒明知八老夫人所持心思不純,可卻還是做出了一副唯唯諾諾,任憑祖母吩咐的模樣。

八老夫人見這個孫女聽完自己說的話,仍是一副聽憑吩咐的模樣,滿意的點了點頭。

“既然你沒有意見,那我就讓你母親和媒人去商議此事了。”八老夫人對容姐兒道。

容姐兒仍是一副木頭美人的模樣,唯唯諾諾的點頭。

八老夫人見狀便頷首讓她退下了。

容姐兒走在回房的路上時想到了很多。

她想到了自己當時還不知道是因為父親做了錯事,母親才回娘家,所以在母親想她過來看她時。

她因為信了祖母的挑唆,不肯見母親時,大伯母那事不關己的表情和大姑母那興災樂禍的表情。

她想起偶然去伯祖父家做客時,其他族嬸們在那竊竊私語時提起了祖母和大姑母,說祖母和大姑母見錢眼開,在得知他父親與出身富商家的繼母有染後,不僅不阻止,她大姑母還親自上陣指揮她繼母如何氣她母親,如何趕走她母親。

她想起繼母成功上位後,在那一年的端午節極為的巴結討好大姑母和她表姐。

她表姐不過說了句來了月事肚子疼,她繼母就忙前忙後的親自伺候她表姐。她大姑母和表姐滿懷優越感的坐在那裡,而她獨自坐在角落裡無人理會。

她想起她長大後,哥哥跟祖母說希望家裡能為她請一個師傅教她琴棋書畫,這樣她將來說親時也好說的時候,大姑母那極力反對的嘴臉。她嘴上說女孩子不需要學這些東西,但卻花了大價錢為表姐延請先生教習古箏。

她想起自母親去後,她和哥哥在家中是如何的被冷落與排擠,她繼母的娘家人來了,她的伯母和表嫂們全都出去迎接,而她外祖母來看她時,門房甚至不理會她外祖母。

她想起外祖母曾經歎息似的說過,她曾祖母要是還在的話,她祖母和她姑母絕對不敢這麼做,因為她曾祖母是一個正派的婦人,當初她父親的妾室仗著父親寵愛給母親沒臉,她曾祖母便罵父親寵妾滅妻讓父親把那個妾室趕走。

這日子沒法過了!

容姐兒麵色陰沉的回了院子。

那兩天,她都很安靜的待在院子裡。

八老夫人和容姐兒的姑母馬夫人自以為已將容姐兒玩弄於股掌間,她們喜滋滋的盤算著將容姐兒嫁到那楊南富商家後能得多少彩禮,以及那位馮二姑娘嫁過來能得多少嫁妝。

馬夫人腆著臉對八老夫人道:“娘,咱們芬姐兒說的那戶人家是涼國公府的旁支,聽說那涼國公世子夫人的嫁妝很是豐厚,咱們芬姐兒雖比不上她家出生高貴,但到底也是要去和她做妯娌的。這嫁妝和世子夫人比起來有些不夠看了。”

八老夫人聞言便道:“芬姐兒做什麼要同世子夫人比?”

馬夫人聞言急了,因著女兒長相不錯的緣故,她一直想給女兒攀門好親事,但這小小的陽溯找來找去也找不到她滿意的人家。

就在她想著要不然乾脆厚著臉皮去京城看能不能借安國公府的威勢攀門好親事的時候,恰好聽說涼國公府上的少爺到陽溯來養病了。

雖然後來經過打聽才知道這位何少爺並不是涼國公府的正經少爺而是依附著涼國公府上的旁支所出,但她聽說他們家家境殷實,家中也隻有一個妹妹。

馬夫人盤算著他那妹妹就算出嫁也陪不了多少嫁妝,那之後那諾大的家產不就歸她女兒了嗎?

況且涼國公府的旁支也比那旁的亂七八糟的人家要強。

馬夫人既起了心思便開始打探那何少爺的行蹤,並且還經常帶著女兒外出想要和那何少爺偶遇。

那位何少爺一直以來被家中母親管的極嚴,家中丫鬟擔心和他過於親近了會被主母打發出去,看到他向來都是嚴肅著臉的。

他哪裡見過如芬姐兒這樣笑顏如花的少女,很快便淪陷在少女的笑容裡。

馬夫人見女兒和那位何少爺感情進展不錯,便又開始思慮起了彆的事情。

她家這些年,雖說日子過得也不錯,但想要給女兒拿出大筆嫁妝倒也不是那麼容易。

馬夫人就打起了娘家那兩個無人依靠的侄子侄女的主意。

容姐兒和李中原的婚事也是她從中牽線的。

她既費了如此心思,又怎能不從八老夫人那裡刮些油水下來呢?

母女兩人在那裡為了錢財你一言我一語的時候。

容姐兒在丫鬟的掩飾下,打扮成了一個乞丐的模樣,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

她之所以進京尋求安國公老太君的幫助,是因為外祖母曾和她說過,安國公府的老太君和她曾祖母一樣,心思最為正派。

且安國公府這一脈是李氏宗族的嫡脈,現任安國公夫人更是李氏宗族的宗婦。

容姐兒想著如那種父親和離另娶這樣兩廂情願的事她們沒法管,也管不了。

可她們若是知道祖母她們為了嫁妝,將她嫁給那富商家做繼室,必不會不管的。

起初,容姐兒去和安國公府的門房說她是來找安國公府的夫人們的時候,那些門房還以為這是哪個小乞丐偶然間得知他們府上的夫人們心善,所以來打秋風。

他們受主家影響,倒也都是心善之人,因此便都掏了些銅板給她,讓她不要再在這附近待了。

這個姑娘見他們真把自己當成了乞丐,忙和他們亮明身份。

她說她是李氏宗族的姑娘,她父親叫李浩善。

這些門房們都是安國公府的世仆,他們在陽溯也是有親眷的,自是知道李家確實有李浩善這個人,他也確實有個女兒。

這麼一想,門房們就緊張了起來。

陽溯的族人雖說生活有好有壞,但在國公府的看護下,倒也不至於餓死。

那李浩善也是李家的正經爺們兒,怎麼他的女兒成了眼前這幅模樣?

門房們連忙進去稟告。

彼時魏若正和妯娌們一起在老太君及老夫人麵前伺候。

魏若和四夫人等人到底年輕些,不知道這李浩善是誰。

老太君和老夫人卻是知道他的,且她們也知道李浩善的家事。

如今聽丫鬟回說有個小乞丐打扮的女孩自稱自己是李浩善的女兒,兩位老人家差不多猜到這個小姑娘是誰了。

想到這麼大冷的天,她一個小姑娘自己從陽溯跑過來,兩位老人家的心都揪了起來。

“你親自去接她吧。”老太君對李嬤嬤道。

李嬤嬤連忙應了,快步出了房間。

她走後,老夫人就對清姐兒道:“她估計也沒帶衣服過來,你讓丫鬟把你沒穿的衣服拿兩套過來,待會兒先讓她換上吧。”

清姐兒連忙應了。

魏若和四夫人等人看的雲裡霧裡的。

魏若知道老太君和老夫人一向體恤族裡的這些姑娘們,又見兩位老人家聽到她穿著小乞丐的衣服過來後有些心疼,她就道:“我讓小廚房做些易克化的食物過來吧。”

老太君和老夫人頷首應是。

魏若自去吩咐丫鬟們做事。

等她回來後,老太君和老夫人見孫媳們/兒媳們仍是不知前情的模樣,便和她們解釋起了這家人和她們的關係。

老夫人說完這些話後,魏若和四夫人倒是記起來八老爺及八老夫人這一家子人。

因為她們都曾經跟著老太君和老夫人一起回陽溯老家祭過祖。

而五夫人和七夫人雖知道有八老爺這個人,對他家女眷和子嗣的情況就不是太了解了。

她們說著話的功夫,李嬤嬤就帶著那個小姑娘進來了。

待到看到這小女孩的模樣之後,漫說老太君和老夫人這等年紀大,心腸軟的婦人了,就連魏若等人都心生同情。

那個小女孩以前見過老太君,她一進來就認出了老人家。

不待老太君說話,那個小姑娘就跪在地上,膝行到了老太君身前。

她想來是知道自己身上有些臟的,因此也不碰到老太君的衣服,而是對著老太君磕頭道:“曾祖母,求您救救我。”

按照輩分來說,她確實應當喊老太君一聲曾祖母。

老太君縱是猜到她必定是有什麼緣故才會孤身一人上京,可在看到她如此模樣後,心下也忍不住一驚。

她連忙起身,想要扶女孩起來。

老夫人搶在老太君之前把這個女孩扶了起來。

這個女孩見狀連忙往後退了一下道:“我身上臟。”

老夫人本就是個慈愛的人,看到她這樣早已是心生憐惜,又哪裡會嫌棄她臟呢。

她看眼前這女孩一派惶惶之色,知她心裡害怕,便讓王嬤嬤先帶她去洗漱。

等她洗完澡出來後,老太君和老夫人又命七夫人陪她過去吃飯。

容姐兒原進了安國公府的門楣後還有些緊張,但她見安國公府的夫人們,上至老太君,下至七夫人都是那等慈愛之人,便把那緊張之情去了幾分。

待到洗完澡,吃完飯後,容姐兒的心情就更放鬆了一些。

等到她被七夫人從花廳領著過來的時候,她已恢複了以往的落落大方。

老太君和老夫人以往回陽溯是見過容姐兒的,不過彼時她還小,又一直跟著李氏族裡的那些女孩們站在一起,因此兩人對她的印象倒也不深。

她們家容姐兒雖麵色溫和,但眼神卻很堅毅,便知道這位族女是個心內有成算的女孩。

老太君一向喜歡這樣神色溫和,但心內有成算的女子。

她對清姐兒道:“快扶了你這妹妹坐下。”

清姐兒連聲應了,果真過來要扶容姐兒坐下。

容姐兒忙說不敢。

老夫人就笑著道:“我們都坐著,隻你一個站著倒也不自在,你就快些坐下吧。”

容姐兒聞言這才隨著清姐兒坐了下來。

老太君見她坐下,便又問她為何獨自一人來到了京城,又為何對著她喊救命。

容姐兒就同老太君說了她祖母是如何要把她嫁入那楊南富商家做繼室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