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說定的婚事,按理說我們做孫女本不該辭。可那楊南富商今年已是近五十的人了,況他家中竟是些不和倫理的事情,我是寧願做姑子去,都不願嫁入這樣的人家,辱沒我們李家的門楣。”容姐兒殷殷哭泣道。
老太君聽容姐兒說完此事後,已是臉色鐵青。
她對魏若道:“你把你們公爺叫過來,讓他去問問那李浩善,他家裡就艱難到要賣女兒的地步了嗎?怎麼能為了嫁妝把好好的姑娘嫁給那快五十歲的老頭子?”
她不好在容姐兒麵前說她祖母八老夫人,便隻說李浩善。
魏若也覺得此事過於離譜,她見老太君生氣,忙寬慰她道:“祖母切莫生氣,我這就讓人去告訴公爺。”
老夫人和四夫人等人也在一旁寬慰老太君。
容姐兒見老太君因為自己這事被氣成了這幅模樣,早已是悄無聲息的跪了下去。
老太君見她這樣,忙對清姐兒道:“快把你這妹妹扶起來。”
清姐兒依言把容姐兒扶了起來。
老太君又對容姐兒道:“你這孩子也太老實了一些,又不是你的錯,你在那裡跪什麼?”
容姐兒聞言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便訥訥的垂下了頭。
老太君此時已經知道她所求為何,又憐惜她遠程趕來,便讓清姐兒領著她回房睡覺。
等她們小姑娘離開這裡後,老太君又讓人把三老爺和李浩淼叫了過來。
等到兩人前後腳趕來後,她先是對他們講了容姐兒的事,雖後先對李浩淼道:“你先派個人去陽溯查一查她們家以及哪陽溯富商家的情況,若是果如容姐兒所說,那這事咱們必得管一管了。”
李浩淼聞言點頭應是。
如這種將家中女孩許配給五旬老翁的事,若是發生在彆人家的話,那他們自也管不著。
可若是發生在他們家的話,那他們就必得插手了。
不然以後的族人們也同著八老爺一家有樣學樣,他們李氏的家風就這樣被破壞掉了。
老太君見李浩淼點頭,就又對三老爺道:“浩淼雖是國公,但到底輩分輕,有些話還是你們兄弟去說比較好。你大哥現在不在京城,你二哥那人不提也罷,到時說不得要讓你跑一趟陽溯了。”
三老爺聞言連忙應了。
老太君和兒孫吩咐完此事後,便暫時在府裡等消息。
就在她們等著陽溯的消息的時候,秋雲忽然過來找魏若說了一件事。
“你說青林說覺得她自己年紀大了,想要讓我給她尋門親事?”魏若略有些驚訝的問秋雲。
秋雲也不明白青林為什麼這麼早就想嫁人了。
如她們這樣想做到一等丫鬟的丫鬟一般都是二十歲左右才會嫁人,以求能鞏固自己的地位。
青林做事穩重,為人又仔細,秋雲覺得等她嫁人後,青林極有可能被提為一等丫鬟。
青林自己應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不然她這一兩年也不會對魏若的事如此上心了。
難道她是和誰芳心暗許了嗎?
想到這個可能,秋雲的眉頭就是一皺。
魏若也想到了這個可能,她想了想讓秋雲把青林叫了進來。
青林或許是明白為什麼會讓她進來,她的麵色略有些緊張。
魏若見狀就讓她坐到了座踏上。
青林略有些局促不安的坐了上去。
魏若溫聲問她:“你為什麼想要現在就嫁人呢?”
青林聞言沉默了一瞬後,對魏若道:“奴婢自小沒了母親,所以就一直很想有一個自己的家。前些日子奴婢回家探親,看家裡比奴婢小的表妹們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奴婢就也想成婚了。”
聽到青林這麼說,魏若才恍然發現,雖說青林的年紀在二等丫鬟乃至一等丫鬟中不算太大。
可放在旁的地方,如她這般年紀的女孩估摸著都有兩個孩子了。
她再一聽到青林說,她自幼喪母,所以一直想有個自己的家後,便明白了青林的心思。
或許對於旁人來說一等丫鬟的名分比成親重要,可如青林這般的丫鬟來說,從二等丫鬟的位置上退下去找個差不多的人家嫁了,倒比一直拖下去要好吧。
“那你有相中的人家嗎?”魏若溫聲問青林。
青林聞言漲紅了臉道:“奴婢一直身在內院,倒也不認識外院的人。且奴婢家裡現在當家的人是繼母,奴婢不想讓她插手奴婢的婚事,請夫人憐惜,讓身邊的嬤嬤們幫奴婢找一門親事吧。奴婢不求那人多有本事,隻求他老實本分。”
聽完青林的話後,魏若就笑了起來。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她對青林道:“你是我院裡出來的,又是家生子,你的婚事我也有權做主。你放心,我會同薑嬤嬤說讓她給你尋門好親事的。”
青林聞言大大的鬆了口氣,她從椅子上起來後又跪下給魏若磕了個頭道:“多謝夫人。”
魏若頷首笑道:“你也服侍了我這麼些日子,我總要為你打算才是。”
青林聞言濕了眼眶,她見魏若如此和善,隻恨自己為什麼當初會起了那般不敢起的心思。
從魏若房裡回來後,青林坐在床沿上發呆。
她察覺到自己對公爺的心思後,也曾迷茫過一段時間。
可在看到公爺和夫人是如此的恩愛後,青林就告訴自己。
如她這般身世波折的女子,是沒法插足到公爺和夫人之間的。
就算她插足成功,她的後半生也會如同這世上許許多多的姨娘一般,每日裡都在吃齋念佛中度過。
這絕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她自幼喪母,不知受了繼母多少冷眼冷語,也就這幾年被提為二等丫鬟後,她爹娘才給了她幾個好臉。
所以青林自小就渴望能夠有自己的家庭,希望能有自己的孩子。
可若是真做了妾室,哪有可能過上兒女繞膝,夫妻恩愛的生活。
想明白這件事後,青林擔心自己再在夫人身邊伺候下去,會忍不住心神動搖。
她就動了尋門親事成婚的念頭。
她是家生子,又是夫人身邊的二等丫鬟,隻要她不貪心,嫁到府裡那種有頭臉的管事家是沒有問題的。
等她懷孕生子後,憑著在夫人身邊伺候過的情分,她自是能再進府做管事媽媽的。
這樣的生活可不做妾室舒服多了。
她想通之後就去找了秋雲。
也因此才有了方才與魏若的那番談話。
想到魏若對她的溫厚,青林很慶幸自己
她忍不住捏了捏自己脖子上戴著的玉佩。
這玉佩是她母親留給她的。
她那繼母自嫁進來後,就把她母親留下來的值錢東西都搜刮到了自己手裡。
隻有這個玉佩,因為她拚命護著,所以才沒被繼母拿去。
青林捏了捏玉佩後,忽然眼眶濕潤。
娘,是您在保佑我嗎?
是您在天上看到我迷了心竅,擔心我會因此誤入迷途,所以就點醒了我嗎?
青林怔怔的看著玉佩發呆。
青林的婚事是薑嬤嬤一手操持的。
她相中了府裡庫房的管事吳新有的兒子吳成。
吳成的父祖都是府裡的管事,家境自然殷實。
他比青林大兩歲,現在正在府裡賬房裡當差,據說他做事細心,經他手的賬目從未出錯過,很受賬房管事信任,
吳成這樣的家境和人品,自然很受府裡的小丫鬟喜歡。
不過他的眼光有點高,喜歡那長相好的女孩。
可那長相好的女孩又比較心高氣傲,且又都嫌棄吳成母親臥病在床,不肯伺候。
因此吳成的親事就這麼耽擱了下來。
薑嬤嬤跟著魏若處理府事也有一段時間了,對於府裡的人事十分的清楚。
魏若一過來跟她說要給青林找婆家,她就想到了這吳成。
青林彆的不說,這相貌卻是不錯的。
吳新有的婆娘聽薑嬤嬤說夫人要把她院裡的二等丫鬟許給她兒子,自是喜得跟什麼似的,但她也擔心青林嫌棄她臥病在床。
薑嬤嬤又去和青林說了吳新有家的情況。
青林家裡也是安國公府的世仆,自是知道吳新有家的。
她知道吳新有和他婆娘都是那實誠人,且吳成也是個踏實肯乾的性子,自然十分的願意。
她就對薑嬤嬤道:“誰家裡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隻要她家不嫌棄我自幼喪母,那我自然也不會嫌棄這個。”
薑嬤嬤一聽就知道她是願意的了。
她就又去了吳新有家。
在薑嬤嬤的有心撮合下,青林和吳成的婚事就這麼定下了。
當然這些都是薑嬤嬤在操持,魏若問了一下吳成的品性後,覺得他倒也靠譜,便也撒開手沒再管了。
陽溯離京城騎馬隻有半日的距離,所以不過兩三日,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容姐兒的事情倒是如她所說,卻是八老夫人貪圖錢財才想同那楊南富商結親。
這個倒在老太君的意料之中。
可這次調查容姐兒之事引出的另一件事卻讓老太君和老夫人極為震驚,她們覺得自己對陽溯的族人真的管的太鬆了。
原來,安國公府闔府雖是武將世家,可曆任安國公對於族內子弟的教育都極為重視。
自安國公始祖起,曆任安國公及族內有名姓的族人都會向族內捐贈學田。
這些學田的出息專為供養依附在族學內的族中子弟。
經年積月下來,這些出息也是好大一筆銀錢。
不過這銀錢雖多,卻又要為族學子弟延請名師,又要供這些師生嚼用,以及他們日常所用文房紙筆的費用。
這麼些東西零零散散的加在一起,倒也堪堪夠用罷了。
老太君是個不肯虧待人的性子,她知道此筆銀錢隻夠族中子弟花用,便又每年另從安國公府的帳上支出一筆銀子給掌管族學的八老爺家,也是想著必不能白白讓族人費力。
哪想到八老爺和八老夫人都是那等貪財的人,他們夫妻倆得了安國公府的銀子倒還不滿足,竟打起了學田出息的主意。
這幾年,依附族學的那些子弟的吃用及開銷都被八老爺從中克扣了。
這些陽溯的李氏族人不比京中的李氏族人,他們大多家貧,自然不敢和在他們眼裡稍有權勢的八老爺一家抗衡,因此縱是有什麼委屈,他們也隻是忍了。
這次李浩淼派的人去了陽溯後,是悄然行事的,且他們為了打聽八老爺家的事便悄問了李氏的那些族人們。
那些族人們見來了真佛,自然不會替八老爺再隱瞞此事了。
因此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就都知道了八老爺克扣學田出息的事情。
她們自然大怒。
老太君原本隻想讓三老爺去一趟陽溯的,但在知道此事後,她便說她要親回一趟陽溯。
她年紀大了,老夫人和三老爺等人都不肯讓她勞累。
老太君就對老夫人和三老爺等人道:“你們不明白這裡麵的門道,陽溯的族人那麼多,光憑八老爺一家是堵不住所有族人們的嘴的。族裡可還是有幾個老家夥的,八老爺定是得了她們的默許,才敢如此行事。單憑你一個人回去,是堵不住她們的嘴的。”
最後這句話,老太君是對三老爺說的。
老夫人和三老爺聽到老太君如此說方才罷了。
她們商議好了要回陽溯的時間後,老夫人和魏若便又帶著人幫老太君整理行囊。
原本此行,老夫人打算自己陪老太君去的。
但老太君卻說魏若是安國公府的宗婦,她們在時,她不用太和陽溯的那些族人打交道。可若是等她們都走了,她就得單槍匹馬的麵對陽溯的那些族人們了。
老太君覺得若是能趁此行,讓魏若看清陽溯那些族人的真麵目,知道以後該如何和她們那樣的人相處,倒也是件極好的事。
老夫人也覺得可以借此事讓魏若曆練一下,便笑著應了。
老太君最後點了三老爺夫婦、魏若、五夫人和清姐兒隨行。
她帶三老爺夫婦一起過去是覺得她們輩分大一些,若是到時和陽溯族人們爭執了起來,她們可以出麵與其交涉。
而她帶魏若、五夫人和清姐兒隨行則就是想要讓她們見識見識這世間的豺狼了。
三老夫人雖說有些舍不得年前剛出生的小孫子,可她身為李氏家族的兒媳,自然也要承擔屬於她的責任。
因此老太君一說讓她同行,她就吩咐人打點行李。
臨行前,魏若特意去宮裡拜彆貴妃。
貴妃聽說她要隨同老太君去陽溯處理族中事務後,自是十分的擔憂。
她擔心的是陽溯的那些老人欺負魏若麵嫩,借著輩分來壓她。
魏若聞言就安慰她道:“有老太君和三嬸嬸在,那些人應當也不敢說些過分的話。”
貴妃一想也是,那些人必然不會當著老太君和老夫人的麵說些什麼的。
這麼一想,她便也沒再說些什麼了,隻問了一下魏若孩子們要怎麼安排之類的。
魏若就說恒哥兒和毅哥兒大了,倒也不用她管,隻跟著李浩淼住在前院,她再讓幾個老成的媽媽跟在外麵伺候就是了。
晏哥兒就先放在貴妃這裡了,至於潤姐兒和橙姐兒的話,她想了想還是決定把她們帶到身邊。
貴妃不是很想讓兩個外孫女去陽溯,因此便勸魏若把她們也一並留在宮裡。
可魏若想著母親照顧五皇子和晏哥兒都已經照顧不過來了,又哪來的精力照顧兩個女兒。
因此她便執意不肯。
貴妃最後隻得罷了。
從貴妃那裡出來後,魏若隔著宮牆看了一眼遠處的天空。
前些時日,天氣都有些陰沉,天空也有些霧蒙蒙的。
今日卻是一片晴朗的景象。
她將目光收回,繼續隨著宮人們往外走。
容姐兒的事情讓她再一次看清楚了人在壞起來的時候能壞到什麼地步。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殘酷沒有母親的保護,所有的惡意都會鋪天蓋地向你襲來。
思及此,魏若再度感念起了貴妃。
如果她當初沒有頂著壓力進宮,那麼此時,被生活壓的抬不起頭的人就是她們母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