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 101 章(2 / 2)

國公夫人日常 嘻嘻99 18065 字 11個月前

貴妃聞言就搖了搖頭道:“皇長孫當初出生時,三皇子不該這麼高調的。他既打定主意要借著皇長孫的名頭爭寵,那也要把那些可能危及到皇長孫名聲的事情處理乾淨才是。”

“他可能是沒想到陛下會整治貪官汙吏吧。”魏若對貴妃道:“那些京官們收受外地官吏的孝敬已成定例,也沒人覺得此事不對。三皇子估計也是沒覺得這事有什麼。”

貴妃聞言就道:“可見人還是要小心謹慎才是。二皇子之前還想接著二皇孫是嫡子的名聲拉攏一下朝臣,可他之前和大皇子聯手坑過三皇子,擔心二皇孫要是風頭太勁了會被大皇子和三皇子合起夥來針對,現在對外十分的低調。德妃原想大辦二皇孫的滿月宴和周歲宴,都被二皇子否了。”

魏若聞言就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道:“我瞧這三位皇子現在已經成了三足鼎立的趨勢了。”

貴妃聞言先是沉默了一下,隨後對魏若道:“大皇子府上的側妃萬氏也有孕了,那萬有齡和大皇子的關係也越發密切了。淑妃現在也和皇後打得火熱。前兒個的時候,陛下過來同我說,太後娘家弟弟有個女兒今年十五歲,他要把她納進宮裡來。還有東郊大營現任統領的侄女也到了適婚的年齡,他想把她也納進宮裡。”

說到最後這兩句話的時候,貴妃的神色有些黯淡。

而魏若看到貴妃如此神情,一時之間倒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啟和帝雖然深寵貴妃,但這皇宮裡也不是隻有平寧公主和五皇子兩個孩子的。

他要納妃,她們也並沒有理由反駁。

魏若頗為擔心的看向貴妃,害怕她會因此傷心。

貴妃不過失落了一會兒便強打起精神對魏若道:“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因為德妃和太後娘家的關係,二皇子在宮內宮外的聲勢都比大皇子和三皇子要大些。隻不過之前大皇子是長子,三皇子又有皇長孫在手,他被暫時摁了下去罷了。現在大皇子和三皇子都各有各的麻煩,二皇子便也又起來了。陛下擔心若是再任由他這麼發展下去,朝內支持他的大臣會越來越多,到時這皇位便也保不住了。”

“所以他才想把太後的侄女也納進宮裡。這樣一來,原本支持德妃和二皇子的太後以及太後娘家的那些人必定不會再支持他們母子。若是她們互相之間能鬥起來的話,不止陛下的皇位會安穩些,就連我和你弟弟也能平安些。”

魏若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她隻是心疼貴妃。

將心比心,若是李浩淼現在忽然跟她說,他要納個小妾回來,她縱然知道他納那小妾是不得已而為之,也還是會傷心和難過的。

這麼一想,魏若就更心疼貴妃了。

貴妃見她如此模樣就搖頭對她道:“在我這裡,你可以露出這樣的神色,可若是出了這宮門,無論誰在你麵前提起此事,你都不能表現出不滿來。”

魏若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利害,聞言連忙應了。

她從宮裡回來沒兩日,果然傳出太後娘家侄女和那東郊大營統領侄女入宮的事情。

陛下對她們也不小氣,他將太後的娘家侄女封為純嬪,將東郊大營統領的侄女封為慧嬪。

兩位新進宮的嬪妃自然成為了京城眾人的議論對象。

魏若去旁人家赴宴走禮時,有那好事的婦人還在她麵前提起過純嬪和慧嬪,想要試探一下魏若的反應。

對於眾人的試探,魏若一向秉持著一問三不知的態度,她們在她麵前說什麼,她都隻是笑笑罷了。

眾人見她不肯多言,倒也拿她毫無辦法。

不過接下來,她們就沒有心思挪揄魏若了,因為文寧公主的婚期快到了。

皇後雖不甚得寵,可文寧公主到底是啟和帝的嫡公主。

她的婚事自然舉辦的極為盛大。

京城的王孫貴族之家忖度著啟和帝的心意,自然跟風去文安侯府家獻媚。

皇後、永林侯夫人以及文安侯夫人已是許久都沒能受到如此奉承了,自是樂的合不攏嘴。

魏若前段時間因為純嬪和慧嬪的事情,被這些婦人們煩的不行,自也是樂得她們的目光轉到了文寧公主身上。

她趁著這個空檔在家中宴請了唐夫人婆媳。

唐夫人在宴上的時候還問魏若,秦老夫人身體一向可好,說她想要拜訪一下秦老夫人。

秦老夫人自來京城後就一直不見外客。

唐夫人自來京城就想去拜訪一下秦老夫人,可她又拿不準秦老夫人的態度,便想先來拜訪魏若,並問一問魏若的意見。

魏若知道秦老夫人雖不見外人,可唐夫人是平寧公主未來的婆母。

她若是上門,秦老夫人必定會見她一見的。

因此,唐夫人話音一落地,魏若就笑道:“外祖母現在年紀大了,所以也不常接見外客。不過您是公主未來的婆母,她老人家必定會見您的。這事我倒也不用問她,直接替外祖母答應了便是。不過具體上門做客的時間,還得我明日問過外祖母後才能給您答複。”

唐夫人聞言忙道:“那就有勞夫人了。”

眾人又在一起說了會兒閒話後,唐夫人婆媳便要告辭了。

魏若送她們離開後,又去秦老夫人那裡和她提了唐夫人想要登門拜訪的事情。

秦老夫人自然是很樂得見唐夫人的,她們商議好了唐夫人上門的時間後,魏若就派了幾個媽媽過去通知唐夫人。

等唐夫人拜訪完秦老夫人後,文寧公主的婚期便也到了,此時已是五月份了。

這件於皇後及文寧公主等人來說很重要的事,於安國公府眾人來說不過是一件平常事。

魏若和妯娌們陪著老夫人一起在文安侯府略坐了坐後,便離開了。

她們又繼續過起了她們自己的生活。

文寧公主出嫁後,平寧公主的婚事也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了起來。

貴妃擔心內務府的那些人克扣平寧公主的嫁妝,便托李浩淼從中盯著。

李浩淼見陶成在禮部做的不錯,便把他又扔到了內務府,由他負責和內務府的人一起督辦平寧公主的嫁妝。

於李浩淼來說,將陶成調到內務府去不過是一件隨手的事。

可於陶家來說,這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

內務府因為服務於皇家且油水眾多的緣故,一直很受京城這些官宦之家的追捧。

但凡有些門道的人家都想把家中子弟塞到內務府去。

可內務府又哪是他們想進就能進的呢?

此次李浩淼之所以能塞陶成塞的那麼順手,也是因為貴妃想要找個自己人督辦平寧嫁妝的緣故。

內務府的大臣們也是知道此點,才會一點意見都沒有的接受了陶成。

魏四娘的婆母知道兒子被調到內務府去了之後,喜的跟什麼似的。

魏四娘過來跟魏若說話時還說,她婆母還特地在廟裡給安國公府點了海燈,說是希望佛祖保佑安國公府闔家健康。

魏若聽到魏四娘如此說後,忍不住扶額。

她對魏四娘道:“你很該攔住老人家才是。”

魏四娘聞言就笑道:“五妹就受了我婆母的這份心意吧。這些年因為你們的看顧,家裡的日子也漸漸的好了起來。婆母總覺得對你們無以為報,若是不讓她去廟裡點幾盞海燈,她隻怕夜裡都睡不著覺了。”

魏若和魏三娘聞言就笑了起來。

魏三娘邊笑邊趁機打量魏四娘。

憑心而論,魏四娘現在的神色同前幾年完全不一樣了。

或許是日子過的順心了些的緣故,她的眉間已沒了以往那般局促的神色,取而代之的是平穩和篤定。

也因為這分篤定,她現在和人說話比以往更加落落大方了,也會同人說幾句玩笑話了。

看到這樣的魏四娘,魏三娘忍不住笑了起來。

“前兒個我們家大哥兒訂親,你婆母還來和我誇你,說你不僅對她孝順,對下麵的弟妹也好,說你小姑子出嫁時,你夫婿陪了許多的嫁妝給她。若是換做旁的厲害的婦人,早就鬨了起來,可你一句話都沒說。”魏三娘笑著對魏四娘道。

魏四娘聞言就笑道:“夫君同我說,我公公去的早,他這做哥哥的自然要擔起哥哥的責任,況且我小姑子她們終究是女子,也不能出去掙錢,她們手上多些嫁妝,到了夫家也有底氣。至於那些陪出去的家財我們再掙回來便是了。”

“妹夫倒是有情有義。”魏若聞言讚歎似的對魏四娘道。

這幾年她也算是經了一些事了,看多了那些為了錢財放任妻子傷害自家親兄弟或是親姐妹的男子後,她就覺得陶成這個人真的很不錯。

魏四娘聞言就笑道:“是呀,我覺得他這樣總比那薄情寡義的人要好。”

說到此,魏四娘的眼中閃過了一絲陰霾。

魏若和魏三娘知道她是想起了自己的兄弟。

魏若就問道:“那高氏現在還是不甚和嬸嬸說話嗎?”

魏四娘點了點頭道:“是的,我娘現在也隨他們去了,隻怪自己當初沒教好兒子。”

魏三娘和魏若聞言沉默。

這種話,魏四娘能說,她們卻說不得。

魏四娘不欲見氣氛因為自家的事沉凝起來,就笑著道:“不提我家的事了,反正我娘也不指著他們過活,他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魏三娘和魏若見她不想提起此事,便也說起了彆的事情。

魏若就和魏三娘說起了她未來的兒媳,康氏。

“公爺的表妹嫁到了陳家,陳家和康家好似有親。她聽說你們家和康家訂親後,還回來跟我說,康氏自小見貞靜嫻雅,待人也和氣,見過她的親戚們就沒有不誇她的。”魏若笑著對魏三娘道。

康氏將是魏三娘的長媳,魏三娘自然對她很感興趣。

因此哪怕已經從媒人那裡聽了康氏的許多話,也親眼見過康氏。

魏三娘仍然聽的津津有味。

魏若見狀便又說了一些康氏的事情。

姐妹幾人談笑了半下午,心情倒也舒暢。

等魏三娘和魏四娘走後,魏若的嘴角還是揚起的。

秋雲見狀一邊為魏若沏茶,一邊笑著調侃她:“夫人以前是最不喜歡和人閒話家常的了,怎麼這兩年越發的喜歡和姑奶奶們談天說笑了。”

魏若聞言也笑道:“前些年的時候,各項事情太多,我又剛嫁進公府,萬事都沒熟悉,便把心思都放在了管家和孩子們身上,哪裡有閒心和旁人說笑。倒是這一兩年,除了孩子們的事外,倒也沒甚操心的事,反而覺得白日裡有些無聊了。”

“可見咱們公爺對夫人很好。”蘭兒見魏若有心情和她們閒話,就也過來湊趣道:“家裡的那些奴仆們看老太君和老夫人信重您,公爺待您又好,自然不敢隨意弄鬼,咱們理起事來也覺得輕鬆。”

“是呀。”秋雲聞言也笑道:“前兒個薑嬤嬤也和奴婢說,公爺剛回來的那一年她還覺得每日的事情都做不完。自從公爺成日待在家裡後,那些奴仆們做事比從前更認真了。她以前晚飯後都還要理事,現在剛到黃昏,都無事可理了。薑嬤嬤還問奴婢,我們這些年輕小姑娘現在都在做什麼事情消遣,她打算也跟著我們一起消遣消遣時光。”

魏若聞言就笑了起來道:“那你們就告訴她現在外麵的一些時興玩法,可憐她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對了,說起這個,我倒是想問一問你們。你們平日裡和薑嬤嬤交往,看她可有特彆喜歡某個小丫鬟嗎?”

秋雲和蘭兒常在魏若身邊服侍,自也是知道魏若答應要幫薑嬤嬤收養一個孩子的事情的。

秋雲想了想道:“奴婢日常常和薑嬤嬤閒話,倒是有些知道她的想法。她這幾年好像並不打算收養小丫鬟,說是等過幾年年紀大一些,春蘭姐姐也頂上來之後,再談收養的事情。”

魏若想了想,覺得薑嬤嬤現在年齡還不算大,縱是再多幾年也還等得起。

況且春蘭年底才會進府理事,她要想獨當一麵,至少要經過三到五年年的曆練。

這幾年,她這裡確實還需要薑嬤嬤全力協助。

這麼一想,魏若就不再提起幫薑嬤嬤□□的事情,但她也讓秋雲和蘭兒多看看這府裡的小丫鬟,若是有好的的話,就先記上。

這些不過是些順手的事,秋雲和蘭兒自是笑眯眯的應了。

晚間,李浩淼從前院回來後,魏若想起白日裡秋雲和蘭兒說過的話,對他的態度倒更柔和了一些。

李浩淼見狀先是抬頭看了看天,隨後又問恒哥兒:“今兒個沒變天吧?”

“沒有呀。”恒哥兒不知道父親為何會有此一問,一頭霧水的道。

毅哥兒和潤姐兒等人也一頭霧水的看著李浩淼。

李浩淼卻隻是笑看了魏若一眼,便不再說話了。

孩子們又都看向魏若。

魏若自是明白李浩淼在調侃她。

她不好跟孩子們解釋,就打著哈哈對他們道:“你們爹可能是想讓你們猜個謎語?”

“猜謎語?”潤姐兒和橙姐兒近日和先生學到了這個,正是對猜謎語感興趣的時侯。

聽到魏若如此說,兩個孩子就歪著頭問父親:“可這謎題也太古怪了一些。”

李浩淼看著偏頭疑惑看著他的孩子們,一時之間不知該說些什麼。

魏若捂嘴偷笑。

啟和二十三年的五月,就在如此快樂的氣氛中過去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