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李嬤嬤留下老太君讓帶來的禮物後,便回去告訴了老太君這個好消息。
老太君知道後便對八爺夫婦說了此事,八夫人自是十分的喜歡。
自那以後,她就開始像以往一樣,每日抽出一些時間看醫書,遇到不懂的便記下來,等李夫人上門問一問她。
三夫人和四夫人很喜歡她這樣不生事也不惹事的性子,見八夫人這樣也隻有支持沒有反對的份兒。
二老爺府上一時間氣氛十分的和睦。
老太君看了就更喜歡了,她更加懊悔自己沒有早一點把二老夫人送到莊子上去。
眼看著國公府的爺們都結了親事,恒哥兒和毅哥兒的親事再度被人提了起來。
毅哥兒實則是已和瑤姐兒定了親事的,這一年她們府上和康平縣主府上以及仁安長公主府上的來往也很是密切。
仁安長公主更是當著眾人的麵,常拉著毅哥兒說話。
而老夫人和魏若也常拉著瑤姐兒說話。
這日子一長,縱是再愚鈍的人都看出仁安長公主府和安國公府有結親的心思了。
她們看毅哥兒已是被人定了下來,就打起了恒哥兒的主意。
成國公夫人和薑國公夫人這樣的人家常向魏若發帖子,請她出來玩。
而宮裡貴妃和宮外的平寧公主處也常有人登門拜訪。
平寧公主有一次還過來向貴妃訴苦,說她現在倒成了個香餑餑,不論去哪,都有人拉著她問恒哥兒的婚事,就連她婆母唐夫人現在都不太敢出門了。
平寧公主同貴妃說這話時,恰逢啟和帝過來看望貴妃。
他聽完後先是哈哈大笑幾聲,隨後就讓人把恒哥兒叫了過來。
彼時恒哥兒正在校場和眾親衛們比武,看到陳福親自過來宣他,一麵換衣服,一麵問陳福:“陛下可是有什麼事情?”
陳福知道這位貴公子不僅深得貴妃寵愛,就連陛下也愛屋及烏的十分喜歡他,自然不敢在他麵前拿大。
他有心湊趣就笑眯眯的道:“似是為了您的婚事。”
恒哥兒聞言臉色一僵。
正在旁邊側耳傾聽的毅哥兒則哈哈笑了起來。
恒哥兒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恒哥兒過去的時候,平寧公主正在應對母親的催生。
“我們年紀還小,再晚兩年吧。”平寧公主笑嘻嘻的道。
貴妃聞言就道:“那你到底要晚幾年呢?總得給我們一個準話才是。”
平寧公主正在猶豫不定不知道怎麼回話時,忽然看到了大救星恒哥兒。
“恒哥兒來了。”她忙對母親道。
啟和帝和貴妃同時抬頭。
就見那身姿挺拔,麵容俊朗的貴氣少年郎正緩步向她們走來。
貴妃見狀眼中閃過一絲驕傲。
啟和帝的眼中也滿是欣賞。
恒哥兒利落的給貴妃和啟和帝行了個禮後,啟和帝就讓恒哥兒坐下了。
貴妃見恒哥兒額頭上還有些汗珠,連忙讓宮人給他上了一碗綠豆湯。
南嬤嬤親自將綠豆湯端到了恒哥兒麵前。
等恒哥兒喝了一碗綠豆湯後,啟和帝方才開口問他:“近日京裡的婦人們為了你的婚事,東奔西走的。你自己可有心儀的姑娘?”
恒哥兒看到啟和帝這麼直白的問自己話,忍不住扶額。
啟和帝見狀就哈哈的笑了起來。
貴妃和平寧公主卻十分期待的看著恒哥兒,似是非常想知道他心儀的姑娘是什麼樣子。
饒是恒哥兒少年老成,看到貴妃和平寧公主如此作態,也忍不住臉紅。
他粗聲粗氣的道:“什麼心儀不心儀,最要緊的是能孝順長輩,幫母親管理好家事。”
他這話一說,貴妃和平寧公主也掌不住笑了。
平寧公主就忍不住逗他:“那咱們要是給你找個貌若無鹽的妻子呢?”
恒哥兒明知平寧公主是在和他開玩笑,可還是忍不住黑了臉。
啟和帝和平寧公主等人笑的更開心了。
啟和帝就寬慰他道:“你放心,我一定會讓貴妃給你找個長相美麗的姑娘。”
恒哥兒聞言就又臉紅了。
他和平寧公主離開後,貴妃就笑著對啟和帝道:“咱們恒哥兒自來就是個愛俏的,毅哥兒小時候不拘誰來抱都可以。可他小時候卻隻要那長相漂亮的婢女抱,那長的醜一些的婦人卻是不要的。”
啟和帝聞言就笑了起來道:“是呀。他長大了之後就再也沒表現出來了,身邊用的婢女也都是相貌一般的,我還以為他改了呢。”
貴妃聞言就捂嘴笑道:“那些婢女不過是服侍他起居的,長的漂不漂亮倒也不打緊。可咱們要是真給他找個長相一般的,隻怕他就不樂意了。”
“那恒哥兒以後的媳婦難找。”啟和帝聞言就道:“他是安國公府的世子,將來的妻子必定是要能夠管理好整個安國公府的,可那樣長相既美,又會管家,性格也好的女子也少,況且我這還沒加上家世呢。”
貴妃聽到啟和帝說家世後就道:“隻要女孩性情好,又得恒哥兒喜歡,家世什麼的倒是可以放一放。”
啟和帝聞言就沒有說話,他抬頭看了貴妃一眼。
貴妃的眼中沒有任何的名利與算計,隻有對孩子的真心疼愛和關切。
他忽而想起了這段時間動作頻頻的皇後和後宮三妃,以及稍稍得寵就開始為娘家人求官的純嬪和慧嬪。
啟和帝忽而在心中歎了口氣。
這些女子論起家世來,個個都比芸娘要強,可她們的心裡有著太多的欲望,也沒有芸娘這般品格高貴。
思及此,啟和帝就摸了摸貴妃的頭發道:“你放心。”
我一定會把一切都安排的好好的。
恒哥兒的婚事成了官眷間的一個大新聞。
安國公府的女眷每每出門自也免不了被人拉著打探消息。
她們雖煩不勝煩,可也不得不迷暗力應酬。
不過她們也沒有煩惱多久,從中南來的一個消息就轉移了眾人的注意力。
中南那邊鬨了饑荒,前朝的餘孽聖花教借著這個時機在中南一帶吸納教眾,勢力越發的龐大了。
啟和帝早就想一舉鏟除了聖花教,隻是聖花教前些年勢力被打擊,一直東躲西藏的。
如今他們好不容易露了蹤跡,啟和帝怎麼會放過他們。
他立即下令讓萬有齡帶兵去中南捉拿聖花教餘孽。
萬有齡這幾年已越過李浩淼成為大周朝的第一名將,啟和帝任命他去中南倒也不意外。
讓眾人意外的是,啟和帝竟然讓安國公府的兩位公子也跟著萬有齡去中南剿除餘孽。
而萬有齡可是一直想讓自己的兒子踩著安國公府的公子們上位呢。
啟和帝如今將這兩位公子交到了萬有齡手裡,難道是對安國公府不滿嗎?
還是說他現在對貴妃已無恩寵,所以也不再照拂安國公府眾人了?
眾人的猜測絲毫沒有打擾到李浩淼和魏若等人。
李浩淼這段時日常將兒子們拎到書房向他們耳提麵命各項事宜,與此同時,他也在替他們挑選本次隨同出行的親衛和幕僚。
安國公府的總教頭李齊就是本次隨同出征的領頭人。
他們家世代侍奉曆任安國公,自是明白李浩淼將他放在兩位公子身邊的用意。
李齊的父祖也將他拉在身邊耳提麵命,告訴他無論如何要將公子們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李浩淼在前院為了兒子們的事情操心。
魏若也帶著丫鬟們為兒子們收拾箱籠,與此同時,平寧公主、仁安長公主等眾親眷也都送來了各色禮物。
魏若忙的不可開交。
待到到了正日子,她依依不舍的送走了兒子們。
恒哥兒既已走了,他的婚事便暫且擱置了。
魏若又清閒了起來。
她每日裡除了照管家事,撫育兒女,就是陪老太君和老夫人說話了。
這日她正在老夫人處說話,丫鬟來報說是瑞陽侯府的世子夫人上門來探望夫人。
老夫人不由得看了一眼天色,見如今已是半下午,張氏深諳禮數,如果不是急事又怎會在這個時候上門呢?
老夫人對老實忠厚的張氏印象很好,聞言便讓魏若自去見她。
魏若趕回香蕪院後,就見張氏正坐在暖閣裡發呆。
看到魏若進來,她連忙站了起來。
“嫂嫂快請坐。”魏若見狀忙問道:“嫂嫂怎會在這個時候過來了?”
張氏原本正笑著同魏若見禮,聽見她這麼問後,笑容立馬淡了下來。
丫鬟們上完茶水退下後,張氏方才說明來意。
“今兒個婆母同我們說,她已和文安侯府的夫人說好了,要將文安侯府的姑娘許配給我們莊哥兒。”張氏苦笑著多魏若道。
“文安侯府的姑娘?”魏若聞言十分詫異的道:“文安侯府姑娘不是已定了三皇子了嗎?”
“婆母說的是那位姑娘的侄女,也是文寧公主駙馬的侄女。”張氏聞言忙道。
魏若恍然。
“那哥哥和嫂嫂的意見呢?”魏若見張氏在這個時候過來,其實已經明白了她們夫婦的意思,但她還是想問一問張氏。
張氏聞言就苦笑道:“我和你哥哥都是沒本事的人,我們哪裡敢同文安侯府做親家。”
準確的說,張氏和魏大郎都不想被牽扯到皇家的紛爭裡麵。
魏若自是明白張氏的意思,她也明白張氏過來找自己的用意。
如今的瑞陽侯府早已今時不同往日,逐漸的沒落了。
不提瑞陽侯自己現在早已賦閒在家,但是侯府結的幾門姻親都不甚顯貴,在朝中也說不上話。
隻除了她,靠著貴妃的庇佑嫁到了國公府。
瑞陽侯夫人的心思很好猜,她就是攀權富貴想要攀上文安侯府、文寧公主和皇後這顆大樹罷了。
這些魏大郎和張氏肯定明白,她們看不明白的想必是文安侯府的心思了。
也因此,魏大郎便讓張氏過來找魏若,想要找她拿一拿主意。
魏若常聽李浩淼說些皇子們以及其親眷間的紛爭,她一聽張氏說此事,便知道文安侯府之所以想同瑞陽侯府結親,其本意應當是為了和他們府上有所牽扯。
若不是因為這個,她是必不會去管這門親事的。
可魏大郎和張氏之所以會有今日之擔憂,確和她們府上有關。
這魏若就不能不管了。
魏若想了想對張氏道:“這些事情我也不是很懂,嫂嫂先等一等,我晚間問過公爺後再給你答複。”
張氏一想這也是正理,便也答應了。
她見自己話已傳到,便借口家中有事先回去了。
待到晚間李浩淼回來後,魏若便同他說了此事。
李浩淼聞言冷笑道:“她們這是想把我們也拉到一條船上去。”
“那侯爺的意思呢?”魏若擔憂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