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番忙忙碌碌的一眨眼就到了七月份,魏若這胎也快要瓜熟蒂落了。
老太君和老夫人看現在天熱,擔心魏若和七夫人中暑,早已不令她過去請安了。
兩位老人家會在晚間天涼時去看看她們。
“你這一胎正趕上最熱的時候,到時該受罪了。”老太君一邊喝綠豆湯一邊對魏若道。
魏若聞言就笑道:“也是趕的巧,偏偏那個時候不能用冰。”
“可千萬不能用。”老太君聞言忙道:“寧願忍這一個月,也不能虧了身子。”
蘭兒在一旁聽著就道:“老太君請放心,到時我們會看著夫人的。”
“你們到時若是看的好,我就有賞。”老太君笑眯眯的道。
“老太君、老夫人、夫人。”幾人正說著話,忽然七夫人那裡的小丫鬟急急忙忙的趕了過來。
“怎麼回事?”老太君和老夫人看她這模樣,想起七夫人的產期也快到了,心中就是一緊。
魏若也扶著肚子,有些擔心的看向那小丫鬟。
那小丫鬟喘了兩口氣後方道:“我們夫人剛剛不小心摔了一跤,早產了。”
“什麼?”老太君和老夫人一下子站了起來。
容姐兒趕緊上前扶住了老太君。
老太君和老夫人緩了一下後,便要去看七夫人。
魏若原本也是要跟著過去的,但老太君和老夫人卻擔心她因此受驚,怎麼都不肯。
最好,魏若便隻派方青跟了過去。
等眾人都走後,她就在留在香蕪院等消息,可直到她快要睡了,七夫人那裡還沒有動靜。
潤姐兒和橙姐兒由幾個丫頭們一起幫著換衣服、梳頭發。
潤姐兒尚不知道七嬸嬸那裡正在生孩子,她看上了貴妃賜予魏若的一把雙鳳牙梳,便讓魏若把梳子送給她。
魏若看這雙鳳牙梳有一把,想著她們有兩個人不夠分,就對潤姐兒道:“等明日娘再給你吧。”
魏若盤算著明日讓人去宮裡再找母親要一把一摸一樣的,到時就能給兩個孩子了。
潤姐兒聽母親說,明日就給自己,便也沒再多問。
魏若看她們梳完頭發了,就讓丫鬟們領她們進去洗漱。
隨後她就問蘭兒:“公爺現在在哪?世子和三少爺在做什麼?”
自從李浩淼為恒哥兒請封世子後,這府裡的人都喚恒哥兒為世子了。
蘭兒早就打聽清楚了這些事情,預備著魏若問話。
她笑著對魏若道:“公爺和五爺都去了七爺那裡,世子和三少爺剛剛洗漱完,聽二位爺房裡伺候的人說,兩位爺準備寫會兒字再休息。”
“你讓人去告訴她們房裡伺候的人一聲,讓他們把蠟燭點的多一些,莫要傷到了孩子們的眼睛。”魏若聽後就吩咐蘭兒。
蘭兒連忙應了,自去吩咐人不提。
魏若卻回轉身子坐在榻上,暗自思襯,李浩淼和五爺為何去了七爺院裡。
按理來說,他們兩位作為男丁是不用過去的。
難道說,七夫人是出了什麼事情才早產的嗎?
想到這裡,魏若的心中就是一緊,隨後她就覺得自己肚子裡的孩子踢了一下自己。
魏若見狀再也不敢多思多慮了。
她的預產期就在這兩天了,若是趕到今日發動了,那可就壞事了。
但世間萬事,從來都是想到什麼來什麼。
魏若臨睡前讓蘭兒去七夫人那裡看了一眼。
蘭兒過來回說七夫人那邊還在生,老太君和老夫人都讓夫人先睡。
魏若聽到蘭兒這麼說,就先睡了。
可她睡到半夜時,忽然感覺到身下一熱。
這感覺十分的熟悉,魏若醒來就知道自己是要生了。
她拉了拉床邊的搖鈴。
在外間值夜的蘭兒連忙走了進來。
她點上燈一看魏若的臉上,忍不住驚叫出聲道:“夫人這是要生了嗎?”
魏若點了點頭,她問蘭兒:“去把穩婆們叫來吧,還有把姑娘們送到......”
魏若想到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都在七夫人那裡,猶豫了一圈都不知道要把潤姐兒和程姐兒送到哪裡。
她想著五夫人雖然也在七夫人那裡,但那裡已經有老太君和老夫人了,就算把她叫回來也沒有關係。
因此她就對蘭兒道:“你派人個去七夫人那裡傳個話,就說我要生了,擔心把兩位姑娘留在這裡嚇到了她們,看祖母能不能讓五弟妹幫著照管一下孩子們。”
蘭兒連忙應了。
她一麵讓丫鬟們進來陪著魏若,一麵出去調停分派。
蘭兒派去的丫鬟過去的時候,七夫人那裡還沒生出來。
她恍惚聽到裡麵說什麼孩子的腳先出來了。
那丫鬟聽後心中就是一緊,她見老太君和老夫人麵色著急,擔心自己若是直接和兩位老人家說她們夫人要生了,兩位老人家會受不住。
因此她就悄悄地走到了五夫人的丫鬟身旁,讓她去給五夫人傳個話。
五夫人聽丫鬟說自家二嫂也要生了,忍不住就是一陣目眩。
她知道老太君和老夫人都在為了七夫人難產的事憂心,擔心自己若是貿然的對她們說出二嫂也要生了的消息後,會刺激到她們。
這麼一想之下,五夫人頗有些熱鍋上螞蟻的味道。
她知道魏若那裡也耽擱不得,就悄悄的拉著老夫人道:“娘,二嫂那裡也要生了,她要把侄女們托給我照顧一下。”
老夫人聽說魏若也要生了,險些哭了起來。
她定了定神後才對五夫人道:“你二嫂必是不知道我們把你四弟妹叫過來幫忙照顧燕姐兒了,你先去香蕪院看看你二嫂那裡怎麼樣了,還有你二哥他們都在書房,你讓人去給你二哥傳個話,讓他趕緊回去看看。記住,讓他們不要驚動到老太君。”
五夫人連忙應了。
她讓人通知了李浩淼後就快步去了香蕪院。
此時,魏若已經由丫鬟們扶著去了產房,穩婆們正在摸她的肚子。
五夫人進來後就問道:“二嫂感覺可好?”
魏若便點了點頭笑道:“我覺得精力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