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太子登位後會發生什麼事情,那就不是他能管的了。
那是他們年輕人應當想的問題了。
啟和帝牽住貴妃,不對現在已經稱為皇後了。
啟和帝牽住皇後的手,陪著她完成了整個封後大典。
自五皇子被冊立為太子後,魏若發現整個安國公府的氛圍都變了。
以往眾人雖然也在如常的生活,可魏若能感覺到大家的心裡都有些緊張,隻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如今,府內眾人包括老太君和老夫人都更加從容和篤定了。
不過老太君仍是秉持低調的原則,將所有的子侄都叫到了身邊,吩咐他們務必要低調行事,在外不許打著安國公府的名頭作亂。
子侄們得了老太君的教導,自是小心謹慎。
魏若聽說八爺在酒樓與人發生了衝突,為了避免與那人爭執,特意叫來了掌櫃,說要賠錢了事。
那人原是個紈絝子弟,原想和八爺鬨上一場,拿他立個威,看到八爺如此退讓,就更加不肯讓步了。
八爺就一直不說話,隻問那掌櫃要如何行事。
那掌櫃能在京城最繁華的地方開酒樓,背後也是有靠山的,他自是知道八爺和那鬨事之人的背景。
掌櫃見八爺一副息事寧人的態度,又見那紈絝子弟不肯罷休,便著人去把那紈絝子弟的長輩叫了過來。
這家長輩來後,知道事情始末後,二話不說就像八爺賠罪。
八爺便也向他賠罪,並堅持留下了銀子。
到最後那家長輩又帶著那紈絝親去三老爺府上賠罪。
此事傳出去後,京內眾人都誇安國公府的家風好,不仗勢欺人。
便是有些清流人家原不打算與安國公府這樣的人家結親的,在聽說安國公府有一位待嫁的姑娘後也都動了心思。
由此,也給橙姐兒帶來了一番好姻緣,不過那些都是後話了。
此時,魏若正和李浩淼在京郊彆院小住。
李浩淼原打算冊立太子後,就上書讓恒哥兒接任安國公的位置的。
但老太君卻勸住了他。
她對李浩淼說,國公的女兒和國公的妹妹到底不一樣,橙姐兒的親事現在還沒定,再怎麼的也得把她的親事定了才能說讓位的事情。
李浩淼為了女兒,隻得暫時按下了上書的心思。
不過他雖沒有上書,卻逐漸把大部分事務都交給了恒哥兒處理,魏若這裡也把內院的大部分事務交給了恒哥兒媳婦處理。
一時間,這夫妻兩人竟空閒了下來。
李浩淼見兒子們都有媳婦陪著,女兒們又各有各的事情,老太君和老夫人那裡也有兒媳孫西門伺候著,便生了要帶魏若出來小住的心思。
他私心裡覺得魏若前些年一直管理家事實在是太辛苦了些。
老太君和老夫人不近同意了李浩淼的請求,還對他說讓他趁著年輕多帶魏若出去走走。
“橫豎你們兒女多,萬事都不用太操心了。”老太君是這麼對李浩淼說的。
李浩淼原打算帶魏若走遠一些的,可魏若卻覺得橙姐兒的婚事還沒定下來,隻肯在京城周邊遊玩。
李浩淼隻得罷了。
兩人一邊為橙姐兒尋摸如意郎君,一邊不時的抽時間在京郊小住,或是去京郊周邊遊玩,這日子過的倒也愜意。
橙姐兒的婚事定下來後,魏若總算能徹底放下心來了。
晏哥兒和敏哥兒都是男孩,且他們又不是長子,隻要姑娘性情好,人品過關就行了。
她倒不用太操心他們的事情了,接下來的時間她就多陪陪李浩淼吧。
說起來她們前些年要麼為了兒女奔波,要麼為了前程奔波,倒真的沒有兩個人認真相處的時間。
坐在去往京郊彆院的馬車上的時候,魏若牽住了李浩淼的手。
“怎麼了?”李浩淼抬頭看向魏若。
魏若笑容溫柔的道:“等兩個女兒的婚禮辦完了,你帶著我去遠一些的地方走走吧。”
李浩淼欣然點頭,這是他早就想做的事情,隻是他的若若一直為了孩子不肯去罷了。
馬車駛過熱鬨的街市。
小販的叫賣聲和孩童鬨著要吃糖的聲音從馬車外傳了進來。
馬車裡,這對共同經曆了無數風雨的夫妻,聽到這充滿生活氣息的聲音,默契的相視一笑。
一切儘在不言中。
作者有話要說:主線就這麼完結了,橙姐兒的婚事和原本想寫的一些情節會以番外的形式放出。謝謝小天使們這段時間的陪伴,這篇文有很多不足,你們的每一個意見我都有認真的看,總結和反思。
今晚會再放一個番外,不過還沒想好是先寫橙姐兒還是先寫貴妃,小天使們想先看哪個?我私心裡是想先寫橙姐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