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夫人帶著許多禮物於一個薄霧蒙蒙的清晨離開了京城,轉道路經南平時得到了許家的熱情款待。
她大多時間走的都是水路,因此不過十幾日就到了楊南。
此時平寧公主懷胎仍未滿三月,她看到唐夫人舟車勞頓的趕了過來,頗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唐夫人來了之後的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
平寧公主身邊親近的女官們都和她差不多大的年紀,自也沒有太多孕產的經驗。
她身邊的嬤嬤們雖然也有經驗了,但卻不是太敢管這位深得帝寵,且親弟弟又是太子的公主。
唐夫人來了之後,這些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她到底是平寧公主的婆母,縱使君臣有彆,可到底比那些嬤嬤們要強些。
平寧公主有些事情也不得不聽唐夫人的,比如說早睡。
她在唐夫人的照看下養了兩個月,被唐夫人養的白白嫩嫩的。
太醫給平寧公主診完脈後就說平寧公主的胎已經穩了,若是慢慢走水路的話應是無礙的。
時人認為婦人應當在家中生產,因此縱然平寧公主在楊南被照看的極為舒適,也不得不踏上了回京的路。
她們這一行走的極慢,平寧公主有孕將近五個月時方才回到京城。
自她回來京城後,不僅陛下和皇後時常派人上門照看,就連魏若也時不時的親自登門看望平寧公主。
就這樣,在眾人的嗬護下,平寧公主於金秋時節生下了一個女嬰。
啟和帝大悅,封其為清櫻郡主。
生下清櫻郡主後兩年,平寧公主又陸續生下兩子。
魏若家的孩子多,她等到孩子大一點了,就時不時的把孩子送到魏若家讓他們和恒哥兒他們的孩子一起玩。
她自己則仍舊跟著唐元郎外出遊山玩水。
平寧公主這一生都過的極為的灑脫,到了八十歲的時候還能腳步如飛的拿著雞毛撣子打兒子。
她離去時也極為平靜,是在睡夢中離去的,可謂喜喪了。
平寧公主去後不到一個月,駙馬唐元郎也在睡夢中離世。
他們這一生夫妻恩愛、誌趣相投,唐元郎又怎能舍得讓她一個人在奈何橋等著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