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李世民僅僅是爆發了一下,馬上就緩過來了。
他也是剛剛想明白了,如今這羅藝已經是一隻腳踏進棺材了,無非是怎麼死而已,難道還有其他路可走?
秦瓊之所以上報到朝廷裡來,不是說搞不定這家夥,而是擔心兵力不夠,走失了羅藝,或者說擔心傷亡太大而已。
畢竟羅藝如今已經是據城死守了,這孤零零的一座孤城,如果不是秦瓊要速戰速決的話,隻要圍著不讓人逃走,過不了多長時間,羅藝那一萬多叛軍人吃馬嚼的就得讓他軍心渙散,最終不戰而降。
李世民想到這裡,作為統兵多年,南征北戰的統帥,瞬間就發現了中間的問題,並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克明、輔機,此事其實有三策可對!”
“請陛下示下!”
這倆人怎麼可能想不到對策,剛剛在辦公室裡其實都想出來了,秦瓊其實在軍報裡也說了自己的想法,可都是當官的,上司大老板要裝逼,難道你不得好好配合?
還想不想繼續混下去了?
李世民點點頭,認真的說道,
“這第一策,就是按照叔寶所說,直接調動其他部隊,用最短的時間一次性打下,以彰顯我朝軍力,並迅速穩定局勢。”
“此策的好處是沒有意外,以軍力、國力堂而皇之壓過去,彰顯國力軍力不說,還能安撫國內恐慌,天下承平已久,最看不得叛軍作亂了!”
“但壞處不是沒有,那就是耗費太多,光調動的部隊就有四五隻,更彆說還有輔兵、民夫、糧草這些了,如今正在春耕,這種大規模的調動,無疑是打亂了許多人春耕的安排的!”
“這第二策,就是讓叔寶死守,叔寶部有朝廷的糧草供應,彆說十天半個月了,就是守上一年都不用擔心糧草,可這羅藝就不行了。”
“穩妥點說,一萬多人困頓在城內,人吃馬嚼的朕算他羅藝本身帶的糧草加上縣城裡有的糧草,一起給他算一個月算是頂天了。”
“屆時,他要麼出城決戰,期望能戰而勝之,要麼出城突圍,轉戰其他地方。除了這兩條,絕對彆無他法。”
“此策的好處,就是不用勞民傷財,也不用驚動其他部隊,單單秦瓊部,雖說不能全殲此賊,但叔寶領軍本就穩當,必然把這個縣城圍得水泄不通。”
“一旦羅藝此賊想要逃遁,必然得出城,那就給了叔寶出擊的機會,以叔寶的能力,不說全殲,但至少能殲滅半數以上,剩下的也就不足為慮,慢慢追殺就是了!”
“但是,這裡麵有個問題,那就是耗時良久,容易引得朝堂和民間風風雨雨,反倒看輕了我朝的軍力,某些蠢蠢欲動之輩怕是又要興風作浪了。”
長孫無忌和杜如晦都點了點頭,確實如此,無論是派大兵圍剿還是讓秦叔寶堅守對峙,都能解決這個問題,無非就是損耗的兵力、財力以及時間的長短有所不同而已。
而這兩點也是他們最忌諱的一點,所以,作為李世民的左臂右膀,這個時候是不可能閉口不言的。
“陛下,依微臣來看,不如畢其功於一役,一次性調動多隻部隊,堂而皇之大軍壓上,既節約了時間,也能震懾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