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整個高麗的農業,張諾是有安排的,主要種植的還是糧食,紅薯、土豆、玉米、大米、小麥、高粱等各種糧食作物都會安排種植。
同時,不能就這麼光產糧食的,糧食確實是重要,甚至是決定了一個國家是否安定的基礎。
但目前來說,整個大唐包含高麗在內,有太多的土地在種植糧食了,而且在土豆、紅薯等新式糧食作物開始大規模種植以後,大唐肯定是不愁吃的了。
那麼,為了更多的經濟效應,那就必須弄點其他的經濟作物了。
看著高麗的地圖,張諾絞儘腦汁的在琢磨著,在高麗種點什麼好呢?
不過嘛,人都是有私心的,肯定得先照顧自己家產業才是,所以張諾第一個選擇就是要求人大麵積種植高粱,並且簽訂了包收協議。
這些協議是跟那些股東們簽訂的,他們雖然可以自行選擇種什麼,但是秦王的麵子加上看得見的利益,他們會怎麼選就不用說了。
反正張諾今年總算是鬆了口氣,不用為釀酒原料那麼著急了。
可是,高麗的麵積可真的不小啊,總不能全用來種高粱吧,那得釀多少酒才能用完啊。
所以,還得有其他作物才行,糧食方麵不用操心了,這方麵張諾已經劃定了死要求,必須保證高麗產出的糧食能養活所有人還綽綽有餘才行。
可算上新式作物那堪稱恐怖的產量,目前還是有部分土地是空餘的,這就有點煩人了啊。
張諾想了想,索性還是安排了紅薯、土豆、玉米的種植,畢竟這幾樣都可以做成許許多多耐保存的食物,紅薯粉、玉米餅等等都是又耐保存又好吃的好東西啊。
張諾覺著自己作為一個吃貨,同時作為一個廚子,就得讓這些人知道,當吃貨是個多麼幸福的事情。
同時,對於一個立誌要征服整個世界,在世界所有地方插上大唐國旗的憤青來說,糧食安全是個絕對不容忽視的問題。
他可以少掙錢,但絕不能出現災禍的時候鬨饑荒的情況,人可以被砍死、弄死,但絕不能餓死,這是張諾的底線。
而同樣從中原出來的股東們,對此當然舉雙手讚成,畢竟他們同樣也是保持這樣的觀點。
不管什麼時候,糧食頂多價格低一點,但絕對不會虧本。
而隻要有糧食在手裡,那就絕對不用慌。
不過,張諾也不僅僅是安排下作物種植的問題,他還得根據當地情況,安排水利設施的修建。
有了水泥的幫助,原本困難無比的水利建設無疑輕鬆了許多。
但高麗也不是什麼小地方啊,更何況還有百濟、新羅等著加入呢,以後的土地會越來越多的。
想到這裡,張諾看著眼前的高麗地圖,暗自琢磨了起來。
對於以後水泥的用量,張諾是非常清楚的,隻有更多沒有最多,房子修好了修工廠,工廠修好了修碼頭,碼頭弄好了還有水利設施,水利弄好了還有道路,太多太多地方需要用到水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