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還是目前高麗的疆域呢,還有大唐那廣闊的關內以及即將收複的百濟、新羅,目前單單張諾那一個廠的水泥,那根本不夠啊。
於是張諾叫過一旁陪同的馬周,直接下命令要求在高麗各地新建二十家以上的大型水泥廠,最好就近在礦山旁邊興建,其他要求根據現有的照本宣科就是了。
不過,張諾反複強調了一點,那就是必須做好工人的安全保障。
要知道水泥廠對於人的身體可是有大損害的,如果連基本的口罩都不準備的話,那絕對讓一個人從壯男變成天天咳嗽的癆病鬼。
目前來說還沒有棉花這一好東西,但是張諾也不可能任由他們胡來,好幾層麻布疊加在一起,勉強能頂用了。
雖然不可能跟後世的防護用品相比,但終究比什麼防護都不做要好。
這可不是張諾聖母什麼的,而是從一個資本家的角度來看的話,這些熟練工的價值也遠比一些廉價的防護用品要高得多。
而弄完水泥廠的事情,張諾這人想一出是一出的忽然想到,如今似乎還沒人發現棉花這個好東西,那麼他是不是就可以弄了呢。
棉花這東西相對於土豆等作物來說,自然嬌貴了不少,對於光照、雨水都有一定的要求,弄不好就會一年白乾。
但反過來說,棉花這東西還真就是個非常不錯的經濟作物,棉籽能榨油,棉花不僅能紡布還能作為優秀的禦寒衣物,同時棉杆能造紙還能當柴燒。
可謂是從頭到尾都是寶啊!
想到這裡,張諾笑眯眯的盯上了地圖上新羅、百濟那邊廣袤的土地,貌似那邊人口、土地都有了呢。
於是,秦瓊都才剛準備出發還沒開始攻打呢,張諾就已經連那邊土地上種什麼都決定好了。
不過,反過來說,經過張諾這麼一折騰,整個高麗的農業都會煥然一新,不再是想一出是一出的胡亂種植,而是根據當地地質條件合理的安排規模化種植。
同時,采購和銷售的統一也讓這種規模化的種植效益進一步提高。
張諾其實現在就在安排了,要想土地增產,一方麵是提供更多的優秀作物,但另一方麵肥料這東西有空還是要搞一搞的。
說句不好聽的,有化肥這東西在的話,光高麗一地就能養活關內所有民眾了。
如今來說,對於整個高麗農業的發展的近期、中期、遠期規劃,張諾都已經做好了安排了。
隻要按照目前既定的政策走下去,那麼整個高麗就必將走向繁榮,同時這裡也將成為整個大唐的重工業基地和規模化農業基地。
有了高麗作為後勤基地,那麼大唐腹地就能慢慢的開始向工商業等多種新型行業轉型了。
這就是張諾對於高麗乃至整個大唐的一整盤棋,而這些規劃也是他和李世民在宮中好幾次徹夜長談後的結果。
雖然這個計劃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但是張諾卻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