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個理由還真特麼充分,自家成本降到最低,反而獲勝的機會要大上了許多。
所以,攻打大唐的計劃便這麼定在了冬季,暫時什麼的不乾。
可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掛逼,辣麼大一個高麗,居然被張諾帶著二十萬人就那麼一路平推給推沒了。
突厥這邊就尷尬了啊!
這尼瑪前腳商量好等著大唐冬季的時候陷入困境了再動手來著,後腳你們把水晶都給砸了。
說好的攻城戰不好打呢?
說好的高麗城堅兵勇呢?
以前跟大隋打得有來有回的,怎麼到了大唐這裡就頹了?
嗬,Tui,廢物!
不過,計劃已經定下來了,那就不會更改,不管是不是打下了高麗,至少大唐少了二十萬大軍是真的。
更何況現在還有高昌等國一個勁兒的攛掇,甚至願意出錢出糧支援他們,同時還可以派兵協同發起進攻,力求讓大唐首尾不相顧。
這樣的機會,可是很難碰上的啊。
而與此同時,高原上剛剛繼任吐蕃王朝第33任讚普鬆讚乾布正在跟他大相祿東讚商量此次的攻唐事宜。
祿東讚平素裡也是個大氣機敏的主,哪怕遇到難題也能談笑風生,可此時的他,卻久違的皺起了眉頭。
不怪他為難啊,實在是此時的吐蕃,可遠沒有外麵想象中的那麼興盛。
不說彆的,單說羊同和蘇毗跟國內的舊貴族勾搭起來的叛亂就足夠他頭疼的了。
好嘛,內憂還沒解決外患又來了。
對於大唐,雖然吐蕃借助高原的自然條件,一直能夠自保,從未被人攻上來過,可高原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同樣對於肥沃土地的饑渴的農耕文明屬性,讓他們對於中原一直念念不忘。
可實際上的話,之前那麼些年,也就能想想而已,畢竟中原雖然有衰退的時候,可實際上卻一直都是內鬥。
但中原文明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方,那就是甭管幾家之間打成什麼樣,一旦外地入侵的時候,立馬一致對外。
況且,彆看吐蕃在大小金川跟大唐還曾經來回過幾次,可實際上,真要是他們的部隊下了高原來跟大唐作戰的話,一個不小心怕是屎都會給打出來。
也正是因為清楚這些東西,所以,哪怕他們如今眼饞大唐實在是眼饞得不行,想想國內的情況,也隻能歎了口氣,放棄這次吃肉的機會了。
不過,到底是大大相祿東讚啊,轉眼就想到了一個彌補自家損失的機會,看著鬆讚乾布說道,
“讚普,臣去一趟大唐吧,就把這消息當做禮物,去見見那位剛登基的帝王,也給吐蕃帶點好處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