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這登州到長安的鐵路修得跟一條蛇似的,但凡大點的、地質結構不怎麼穩定的山包,負責鐵路修建的人就會立馬想辦法繞路。
橋梁倒是好說,張諾安排的人裡麵對於一般的橋梁修建已經非常熟悉了,一般的小事都能解決。
實在解決不了的,到時候彙總到張諾這裡再去想辦法就是了。
而且,因為這是張諾在大唐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所以張諾乾脆一口氣弄出了條複線出來,也就是說是兩車道的。
畢竟在張諾看來,鐵路這東西隻要出現就會源源不斷的提升其影響力,同時還會帶來源源不斷的需求。
而這些原本隱藏著的需求被鐵路建設勾搭出來以後,絕對會越來越大的,畢竟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嘛,任誰習慣了火車的穩定、快捷以後,再回到以前那種一出門就是十天半個月起步的日子也有點難受啊。
不過,除了港區、鐵路的建設以外,因為有了張諾這個主心骨坐鎮,藍田城的建設也進一步加速了。
對於炎黃子孫來說,或許建設是刻錄在了基因裡麵的記憶吧,明明條件並不怎麼樣,隻是比以前多出了水泥這麼個建築材料。
可短短一年的工夫,彆說藍田城了,連長安城都開始出現各種奇形怪狀的建築物了。
張諾最開始的想法其實是想要節約木料,然後用最快的速度進行建設,所以才大麵積推廣水泥建築的。
可慢慢的不知道怎麼消息就傳成了,陛下和秦王殿下都喜歡住這樣的屋子,比木屋堅固耐用多了,價格還不貴。
好嘛,這就好比一個東西有了個最最頂級的代言人了一樣,瞬間就變得不一樣了。
陛下和秦王殿下都有了,而且朝堂也沒說不允許其他家裡自己建,那家裡就很有必要弄一個了啊。
然後你家弄了,我家難道就比你家窮?那我家要是不弄一個是不是顯得我家沒牌麵,那我家也弄一個去。
就這麼一個傳一個的,跟病毒一般的迅速擴散了。
而不得不說,以前張諾老以為這年頭的工匠都是敝帚自珍的,或者對自己的技術什麼的非常固執,打死不改之類的。
可實際上他發現,臥槽,由於目前工匠地位普遍不高,因此當這些大大小小的家族都開始花錢請人給自己家修建水泥建築以後,什麼敝帚自珍不容更改都是狗屁。
隻要錢給到位,什麼獨門秘籍什麼新式技法全給你掏了出來,屁顛屁顛的送到你麵前讓你選來著。
這還得多虧這年頭的讀書人基本上不說個個會畫畫,但至少在審美方麵和美學素養方麵是絕對到位了,這樣才能指著工匠連畫畫帶比劃出來的圖紙指指點點而不擔心弄成個奇葩。
真要是跟後世一樣指著設計師鼻子來一句“五彩斑斕的黑”,估計這邊非得上吊自殺不可。
不過,正是這種不拘一格甚至有點胡思亂想一般的能力,長安城裡最近出現了好多奇奇怪怪但卻非常好看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