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之前張諾跟李世民等人說的那樣,一個人才的培養,尤其是專業性極強的職業軍人培養,是真的需要時間和金錢成本的,而且不是一點點。
在場所有人都知道,光張諾的那個學校其實投入就已經不小了,不僅僅是場地的問題,真以為那些當家主婦白來的啊,那都要給銀子的,那些寒門士子好不好用?好用啊,得給錢。
那些每日裡給學生老師提供健康衛生的美食的食堂好不好用啊,好用,得給錢。
一個學校的投入是真的不少,不僅僅是一次性投入,還有長期投入呢,如果僅僅是錢財的話,還好,畢竟張諾真的不缺這點錢。
可培養一個學生的成本當中最大的是時間成本啊,光在這間名為藍田城學校的課堂裡,所有人就得經過六年的學習,並且通過考核才能畢業。
這裡麵的知識,真的就是把從後世從小學到初中的學問都給壓縮進去了,畢竟沒有其他學科嘛,而且上學的強度也增加了,六年時間基本上孩子就已經十二歲了。
這個時候就得讓他們進入專業學校進行學習了,這方麵張諾早就安排好了,有海軍、空軍學校,這種培養職業軍人的,也有京師大學堂這樣的綜合性學校。
裡麵不僅僅有工科、理科還有醫科等等,這都是張諾這兩年來慢慢從各地挖牆腳,同時慢慢在研究所裡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
目前的京師大學堂其實已經開學了,但是學子的人數少得可憐,更多的是給一些在職的研究人員進行培訓,同時也是給那些立誌教學和研究的人練練手。
畢竟,教育不是那麼簡單地一件事情,肚子裡有貨不代表就能把彆人教好了,所有的教學其實都是有技巧的,這得自己好好琢磨才行。
此時在學校裡學習的那些人,其實基本上是有一定基礎和資質的,但是對於專業技能了解不多,或者準確的說隻是對於某個方麵有興趣,同時也向往研究院裡那高得讓人流口水的待遇,但是暫時又沒那個能力進去的人。
首發網址m.luoqiuww.
或者說這些人此時應該算是學徒級彆,其實完全可以放到研究院裡進行培養,但是張諾不希望那樣。
他希望的是以後研究院的所有人都是經過正規的專業培訓而來,然後再進行後續的研究,而不是在研究院裡打下手,那種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師徒學習。
固然師徒之間的教學是細致而且人性化的,但他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就是非係統化!
也就是師傅手頭正在乾什麼就教什麼,至於說你有沒有掌握前置知識,能不能完全理解,那不是師傅的事情,是你需要自己去補課。
而或許等這位學徒辛辛苦苦起早貪黑的啃完資料以後,還不知道囫圇吞棗的效果如何呢,他的師傅可能就已經被安排到下一個項目當中了,而此時他又得重新開始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