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國之大事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儘管有武舉士子抗議, 趙昚依然沒有改變初衷,禮部和兵部甚至強硬地答複,若是不願與女子共事, 可以自己退出, 不參試, 不出仕, 否則無論這批武學女生參不參加武舉考試,大宋的軍隊裡,都會有女將的一席之地。
首先是楊家,已經主動為楊念瑾請命, 自從金沙灘一戰楊家男丁隻剩下楊六郎一根獨苗後,滿門孤寡, 一直都是女子當家。到了南渡後的楊念瑾這一代,就隻有她和弟弟楊懷安兩人不說,弟弟還是個低弱多病的, 能繼承楊家的,就隻能看楊念瑾了。
楊家本有爵位,然幾代降等之後,到如今雖沒有爵位可以繼承,卻仍可蒙蔭封入朝為官,楊念瑾雖然沒有參加這次武舉選拔,可她的起點絲毫不遜於通過武舉入仕的武進士們。
嶽家平反後, 嶽雷也得了蔭封, 本來也可以讓嶽璃直接參軍,可她先前已答應方靖遠參加武舉考試,就是為天下女子做個表率,自然不會在這檔口退下。
因此, 無論他們如何抗議,這次武舉正式開考之日,仍有十來個女子與十五路道府解送的武舉人一起參加省試,隻是大宋重文輕武的結果,武舉的名額遠不如文舉,參考的武舉人數雖不過千,但取中進士的名額隻有三十個,比之文舉更為殘酷。
唐代武舉要考七項,其中首要就是材貌言語,而大宋選士雖然沒有把這兩樣放在考試範圍內,卻也是報名推薦的條件之一,同時也因為失去北方馬場,不再考核馬槍和翹關(舉重),以步射和馬射為第一輪考校,武藝為第二輪,能通過這兩輪者,便可入內場考試。
武舉內場考的是程文,主要是策問和兵書兩項,基本上都需要現場發揮,故而武舉能作弊的概率小的多,最有可能作弊的形式就是替考的槍手。
因為這會兒沒有照片和身份證核對,來自各省的舉子攜帶的“準考證”上對外表描繪都十分寫意,大多寫的是是“身高x尺x寸,麵白黃赤黑,有須無須,x處有痣無痣……”
方靖遠看了十分無語,對此也沒有特彆好的辦法,畢竟按照現在的交通速度,就算要核對身份,到最遠的省府一來一回就過一個月了。
趙昚在他的建議下,對武舉的考試增加了一點點難度,在步射和馬射之外,又增加了一項校弩。因為宋代的床子弩和神臂弩、□□的配備已十分到位,然而因為官兵的素質和訓練不足,有好兵器卻沒人用得好。
同樣的床弩,在一般人手裡就隻能守城,可在魏勝手裡,配合戰車,愣是打出攻守兼備的陣型,憑借數百人之力,不但奪下海州,還硬是將這塊金國腹地的海港要塞守住,終於等到了回歸大宋的時候。
趙昚也是見識了魏勝的三車連環陣法後,同意張浚將這套陣法和三架戰車在軍中推廣,如此就必須選拔一批懂兵法,會用弩校弩的將官。
這批武舉人,算是趕了個正著。
其實原本按照方靖遠的計劃,並沒有打算為難這些武舉人,畢竟他們都是由各道府解送而來,大多數是各府將官子弟,所謂窮文富武,一般人家也養不起習武練箭的子弟,可看了第一場這些人的步射之後,總算知道為何在嶽璃出現前,霍千鈞曾口出狂言要奪得武狀元之位。
根據原來的武舉選拔規定,隻要弓步射滿一石一鬥力,馬射八鬥,弓馬嫻熟哪怕隻是射中靶子,武藝優秀,策論過關就可列為優等,可封為右班殿直。這跟從武學上舍畢業後入職的等級相差無幾,算起來也就是差個好聽的名聲。
畢竟宋代還是更重視文科,能從武學培養出足夠人才時,武舉就時有時無,並不似製科那般三年一選,人數眾多。
在那些文臣眼中,弓馬武藝之道選的是士兵而不是將才,兵法策論才是真正將帥需要掌握的技能。甚至有不少時候,文臣指揮武將,懂得兵法的還好,外行領導內行的結果,看看現在隻剩下一半的疆土就知道了。
外場易過,就連那十個女生中也隻有兩個因力氣不足而黜落,到內場的策問和兵法,卻是重頭戲。
策問是由辛棄疾親自考校,他一改前幾次武舉策問考校邊防軍務的慣例,以《孫子兵法》中的《謀攻》之道,讓考生們自行舉例,舉出史書中“以寡勝眾”、“以眾勝寡”的案例,並分析不同兵力和不同地形情況下如何對敵應戰。
這道題既考兵法記憶,又考對史書戰事案例的熟悉程度,還要考考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是一道不折不扣的綜合題。
除此之外,就是霍千鈞之前最引以為傲的戰陣演練,考的是舉子的指揮能力和實戰應變能力。
這些在武學上過學的舉子都已經訓練過無數次,分組帶兵,自行結陣對敵,實戰演練對他們來說已是輕車熟路,可對於一般地方上的武學生則難之又難。畢竟尋常考生很難有機會去指揮作戰,更沒有機會去找到演練的對手。
嶽璃也是進了武學後,才有機會真正參與這項演練,好在有霍千鈞這個“複讀生”帶著,她比其他人多了不少配合訓練的機會,除開剛開始幾次指揮士兵時因為不熟悉指令而出錯外,後來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追上並超過了霍千鈞,成了他這次奪魁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牛奔和其他武學生,大多都折在了策問一關,畢竟習武之人讀書的少,能熟悉兵法精讀史書的就更少,除此之外還得能判斷能分析的,更是屈指可數。
能入最終兵法戰陣演練一關的,隻有五人而已。
武學嶽璃、霍千鈞,川府吳一舟、江州孫顯祖、廣州顧震越皆為外場優等,策問上等,終於進入最後的實戰指揮考場。
從大宋立國以來,對遼、西夏、金幾代草原騎兵,都是以步兵結陣迎敵,從早期的圓陣方陣到梅花陣、連環陣再到後來的雁行陣、九宮八卦陣,則是從純步兵的刀槍弓箭組合開始結合戰車布陣,對指揮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趙昚這次既然下定決心要推廣三戰車,自然要考校這些武舉人對此的了解和運用,這一點,就連方靖遠也事先不曾跟霍千鈞和嶽璃提起,既是為了避嫌,也是為了讓他們更好的發揮。
畢竟陣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所有的較量都要根據對手的變化而調整,準備得再好的小抄,碰上完全不按套路出招的對手,也一樣是張廢紙而已。
好在嶽璃自由經嶽雷指點,早已記下了嶽飛兵法精要,背嵬軍之所以能夠成為嶽家軍的王牌,讓金兵喊出“撼山易憾嶽家軍難”的口號,就是因為他們用的是步騎車結合的卻月陣,對戰車的了解和運用,甚至不在魏勝之下,以最短的時間擊敗了顧震越,奪得第一。
而川府這兩年同西北金兵也是戰事不斷,牢牢地當初了金兵入川之路,雖然戰車用的不多,但吳一舟對此顯然比孫顯祖和顧震越更熟練,隻是稍遜於霍千鈞,堪堪取了個實戰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