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張氏滿麵春光,仿若又嬌媚了幾分,依舊一大早就挑著豆腐去縣裡了。
樊明義整理好自己的箭羽,拿上黑鐵柴刀也出了門,至於他會不會去獵殺那頭野豬,樊凡就不得知了。
樊凡在老太太的安排下,開始了跟著二哥樊廣放牛的“生涯”,正式成為牛頭村眾多放牛娃中的一個。
嗯,樊凡自詡是史上最可愛的放牛娃。
樊家隻有一頭老黃牛,是頭溫順的母牛,很有靈性,幾乎懂得了每日要去哪裡吃草,傍晚要沿路歸家。
三嬸把樊凡抱上牛背的坐鞍上,把牛繩子交給了二哥樊廣,叮囑道:“廣兒,你是哥哥,要照顧好三弟,去哪都要帶著三弟,知道嗎?”
樊凡坐在牛背上看到二哥很認真地點點頭,所以即便二哥還吸著半拉鼻涕,樊凡也覺得這是個可愛的小屁孩。
一娃牽黃牛,一娃坐牛背,不一會就到了村外的清灣河河畔,有河水的滋潤,這裡的野草長得要比彆處早一些,更豐盛一些。
樊凡看著一連片剛沒牛蹄子的野草,綠油油的,還沾著晨露,呼吸河畔吹來的微風,整個人感覺舒暢極了。
樊凡放眼望去,遠處已經有好幾頭牛在低頭啃草,一群放牛娃聚在一塊玩耍,還有兩個小子過來招呼二哥樊廣過去耍。
樊廣熟練地把繩樁用石頭敲打入土裡,以防老牛貪吃彆處的嫩草跑遠,然後幫助樊凡從牛背下來,才說道:“三弟,我們過去跟他們一起耍吧!”
麵對二哥的盛情邀請,樊凡是拒絕的,他實在難以像一個五歲孩童一樣跟一群小屁孩玩耍,他童心已泯。
樊凡說道:“二哥,我沒見過老黃牛吃草,我想在這裡看我們家的牛吃草。”
“老牛吃草有什麼好看的,我們去耍吧!”
“可我想看。”樊凡堅持道。
樊廣想著要去耍,但又想起娘親叮囑的話,左右為難,樊凡又道:“二哥你去耍吧,我就坐在這裡,哪也不去。”
樊廣很高興,點點頭,呼呼地跑遠了。
樊凡本隻想坐在這裡好好思索一番今後的打算,誰知,他隨意瞟了一眼正在吃草的牛,卻震驚地發現一株熟悉的幼苗。
樊凡揉揉眼,確認自己沒有看錯,整個人便興奮得直哆嗦。
在異世的這個朝代,發現這麼一株幼苗,對於他,對於這片疆土上的農戶,實在是太重要了。
作者有話要說: 首先謝謝大家的支持。關於分家和讀書,在這裡跟大家解釋下:
明朝律法規定,父母尚在,兒子不能主動提分家,不然要挨板子。所以分家,胖豆會取一個合適的時機。(如果有誤,希望大咖指正)
至於讀書,大多數科舉文裡不外乎是出門遇貴人,因為智商超群,免費讀書,這樣的梗是彆人想的,胖豆不準備用,因為覺得不太合理。
一是哪有那麼多貴人給你碰到。
二是普通人穿越到古代,麵對科舉,我認為並不一定就比古人厲害,還是要靠勤奮的。
所以寒門讀書,不是那麼容易的,我準備讓他們家先掙點錢交學費。
樊凡被胖豆寫成一個沒什麼金手指的小胖子,也是無奈啊,哈哈哈。
不過大家放心,既然是事業文,爽點肯定是有的,胖豆隻是想更合理一些。
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