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窗外鳥鳴,張氏醒得早,便隻睡了兩個時辰,也是她這段時日睡得最安穩的一覺。
樊父太過疲累,仍睡得很沉,卻緊緊擁著張氏,張氏隻好輕輕移開樊父的胳膊,才起了身。經曆了一番失而複得後,張氏看著熟睡的樊明義,隻覺得這個毛毛躁躁的農家漢,即便是打著小鼾也頗令人喜歡。
再走到側房去看那小子,料想他這幾日也累了,一瞧,果真睡得跟他那老子一般死豬樣,五大三岔的,這麼大的床,竟能把被子全踹下去。
“跟你那老子一樣,都是豬窩裡竄出來的崽子。”張氏一邊收拾掉在地上的被子,一邊低聲自言罵道。
院子裡,幾隻雞仔在刨沙尋食,菜圃裡新翻的土塊沾了露水,潤潤的,種下的藤蔓開始攀上新圍的柵欄。
張氏心裡儘是滿足,撫摸自己的肚子,心道,隻要有了他們,這小院子就會越來越好。
等到日頭探出來的時候,樊父和樊凡也起身了,洗漱之後,發現張氏早已支好了飯桌,正從廚房裡端出早食,有小米粥和兩樣小菜,還有一籠新蒸的饅頭。
飯食之間,樊父自然細細說了那日在牛頭山發生了什麼。
原來,樊父為了救被大蟲咬住的樊鐵,一箭正中大蟲的後腿,大蟲吃痛,放下樊鐵,反過來撲向樊明義。情急之下,樊明義也顧不得辨認方向,轉身就逃,那大蟲緊隨其後,得幸的是,樊父身姿矯健,專挑一些枝枝丫丫多的地方鑽,那大蟲後腿吃疼,使不上力氣,加上枝丫的阻擋,一時間咬不到樊明義。
樊明義跑了許久之後,力氣漸漸透支,慢了幾分,那大蟲怒了,一直窮追不舍,速度卻沒減下來,樊明義心想,若是這麼耗下去,必定熬不過大蟲,葬身虎口。這時,他發現前麵有兩棵樹,相距間正好竄過去一個成年人,生死之間有了計謀,跑到那兩樹間時故意放慢了腳步。
大蟲眼瞧著要追上“獵物”了,於是習慣使勁往前一撲,樊明義急忙從兩樹間穿過,那大蟲身軀比成人大了不少,被卡在兩樹之間,一時間竟脫離不得,進退兩難。
樊明義不敢鬆氣,抓緊機會繼續往前逃,生怕大蟲掙紮脫後再追上來,他一直往前跑,也不知跑了多遠……等稍稍定下神時,才意識到自己在逃跑過程中鑽進了牛頭山的密林深處,不知身處何地。
牛頭山是座大山,山裡麵叢林密布,周遭村子的獵戶也隻敢在外圍狩獵,可沒人敢如此深入。
樊明仁先確認了周遭沒有野獸,稍稍恢複之後開始尋找出路,可這裡的樹木遮天蔽日,他根本無法辨認方向,即便是用石頭一路做了標記,到頭來還是在山裡打圈圈。他想儘各種方法出去,未果,這一耗便是六七日。
餓了吃樹皮,或是摘些認得的野果子,渴了喝樹葉上的露水,夜裡不敢貿貿然行動,找了棵高樹爬上去,也不敢睡去,時刻提防著有沒有什麼野獸會爬上來。
直到昨日,樊父看見一群猴子從樹頂跳過,意識到野猴子不時會下山糟蹋農家的瓜果,說不準能帶他出去,於是決定跟著這群猴子走。
猴子在樹上竄,他便在地上跟著跑,不敢落下。
猴子雖未帶著他下山,卻把他引到了一處山溪邊上,原來這群猴子是來尋水喝的。
樊明義很興奮,心想,水往低處流,隻要順著山溪一直往下走,便一定能到達平原地帶,自然也就出山了。他也明白,野獸也需要喝水,這溪邊也是最為危險的地方,於是萬分小心地往前走,單凡是有些風吹草動,他便停下,等到確認沒事了再繼續。
從白日走到天黑,他才走出深林,到了熟悉的山外圍,此後的路他便認得了。
於是才有了昨夜的一幕,半夜三更闖回家。
張氏聽後,一陣後怕,她從丈夫話中便聽出了十分凶險,實際境地怕是還有凶險上百分,但凡是其中哪個環節再出些差錯,隻怕自己就真的再也見不到丈夫了,道:“真是菩薩保佑……”
樊凡停下在扒飯的筷子,仰頭說道:“是爹爹厲害,不是菩薩保佑。”
在樊凡看來,此番能化險為夷靠的全是樊父的經驗和機智,放到前世,這境遇都能拍上一期某真人秀節目了……試想,前世那些裝備齊全的驢友,為了追求刺激勇闖深山,裡邊可不乏出了意外再也出不來的例子。
“臭小子,跟誰學的拍馬屁。”樊父憨憨笑道,“不過小凡說得對,若說真有菩薩,你就是我的菩薩,我是念著你,才有力氣從山裡爬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