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可可舉著DV還想拍攝,被徐拙推著送出了廚房。
咋這麼沒眼力勁呢。
老爺子裝逼肯定都選名菜硬菜,像紅燒豆腐之類的家常菜,他怎麼會讓你拍下來放網上?
小丫頭拿著DV一臉的不理解:“我覺得家常菜挺好的,比那些名菜好吃得多。”
徐拙也知道家常菜好吃,但是家常菜逼格太低,不適合裝逼用。
比如紅燒豆腐,一聽名字就很家常。
但是文思豆腐就優雅了很多,逼格滿滿。
貌似小丫頭現在貌似還沒猜到老爺子的心思呢。
從第一次做拆燴魚頭開始,每次拍老爺子做菜,他選的都是淮揚菜,視頻上傳之後還讓於可可轉發到朋友圈。
目的就是為了撩撥於培庸。
也不知道這倆老頭到底有什麼恩怨,這麼大歲數了還玩相愛相殺的把戲。
特彆是老爺子,嘴上說著最討厭的人是於培庸,但是又忍不住撩撥人家。
不是很懂這些國宴主廚們的心思。
“我爺爺說,國慶節他可能會來這邊住幾天……”徐拙剛準備回廚房,小丫頭就給他爆了個大料。
哇日?
什麼情況?
被撩撥了這麼久,終於要找上門來了麼?
徐老板激動之餘也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告訴老爺子。
雖然他樂於見到老爺子跟於培庸會麵的情景,但是於培庸真殺上門來時候,估計老爺子會很尷尬。
現在老爺子不一定真的想見他。
徐拙想了想,覺得還是再等等,反正距離國慶還有十來天呢,等於培庸決定來了再跟老爺子說也不遲。
回到廚房,老爺子已經開始做了。
豬油燒熱,先把控完水的豆腐倒進去煎一下。
煎豆腐的時候,徐拙發現老爺子沒有用鍋鏟翻麵,而是一手端著炒鍋,有節奏的晃動,讓豆腐在鍋裡緩慢的轉起來。
這種手法叫晃勺,目的是讓鍋裡的菜品受熱均勻,達到成熟一致的目的。
而且這樣做,還能避免豆腐粘連到一起,影響菜品的整體美觀。
豆腐不能煎太狠,稍微發黃就可以翻麵了。
老爺子端著炒鍋用力一掀,鍋裡的豆腐被慣性拋了出來,在空中翻了個麵,穩穩的掉落進了炒鍋中。
這手漂亮的大翻勺真是把眾人給驚到了。
不僅一塊豆腐沒灑出來,甚至鍋裡的油脂也沒灑出來一滴。
這種操作,對於一個七十四歲的老人來說,著實難得。
接著老爺子把蔥段下進鍋裡。
讓蔥段和豆腐一塊兒煎。
等鍋裡的豆腐再次被煎黃的時候,蔥段也被熱油逼出了蔥香味兒。
老爺子端著之前調好的料汁,順著鍋邊均勻的淋到了鍋裡,料汁中的醬油遇到熱油,立馬沾到了豆腐上。
稍微晃動一下炒鍋,裡麵的豆腐全都變得微微發紅。
這就是紅燒兩個字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