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拌均勻後,放在一邊進行醃製。
趁著這個時間,徐拙把豬網油從水中撈出來,平鋪在案板上,用廚房紙吸去表麵的水分,避免下油鍋時候出現炸鍋的現象。
接著用菜刀把豬網油進行改刀。
豬網油改刀沒啥要求,一般都是切成十厘米左右的正方形。
這樣方便操作,而且炸出來的雞卷粗細一致,更加美觀。
豬網油切好後,徐拙開始準備蛋清糊。
蛋清糊的用量很少,徐拙用兩個蛋清,抓一把生粉攪拌成糊。
粘合豬網油用的蛋清糊就製作完成。
徐拙用手試了試,這玩意兒的粘稠度確實挺高的。
據說過去修補文物也會用到蛋清糊,再配上石灰,足以做到以假亂真。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這玩意兒確實是不可多得的粘合劑。
接著徐拙又做了粘麵包糠用的全蛋糊。
碗裡打兩個雞蛋,倒入一點生粉,撒入一點點食鹽,攪拌成稀糊狀。
然後拿一個空盤子,把麵包糠倒進去。
一切就緒之後,開始製作。
案板上鋪一片豬網油,順著一側的邊沿放上雞肉餡料。
把餡料調整成均勻的長條,然後從一頭開始卷豬網油。
卷到頭之後,抹一些蛋清糊在上麵。
讓豬網油黏在一起。
接著把兩頭也用蛋清糊抹一下黏住。
這樣能夠避免熱油進入到裡麵,影響成品的口感。
接著用筷子夾起這根做好的雞卷放進全蛋糊中。
翻動一下,讓蛋糊把肉卷完全包裹起來。
再夾出來,放到滿是麵包糠的盤子裡來回滾動。
等整根雞卷上麵沾滿麵包糠後,小心的夾起來,放在另外一個空盤子中備用。
等所有的雞卷都做好之後,徐拙起鍋燒油,開始進行油炸。
炸雞卷跟炸土豆片很相似。
都需要五六成的油溫。
炸這種食品油溫不能太高,因為最外層的麵包糠油溫稍微一高就會糊掉,而裡麵的肉餡需要慢炸幾分鐘才能熟透。
所以適合小火慢炸。
炸的時候,徐拙拿著大漏勺,不停的翻動,避免雞卷受熱不均。
等內裡的雞肉熟透,外麵的麵包糠正好也金黃酥脆。
徐拙撈出來,把炸好的雞卷放在托盤上。
不過現在還不能品嘗,因為這道菜,還要經過改刀。
在宴席中,炸品一般都講究擺盤。
比如這道網油雞卷,上桌之前,得把雞卷切成馬蹄段,然後在盤子裡擺出各種造型。
這樣端上桌才更加賞心悅目。
所謂馬蹄段,其實就是把雞卷切成一頭是斜麵一頭是平麵小段。
他把炸好的網油雞卷放在案板上,先切掉兩頭,讓肉卷變成一個完整的圓柱體,然後從中間斜刀切一下,這樣肉卷就成了兩截馬蹄段。
接下來,徐拙把馬蹄段擺在盤裡,做成花型。
一道完美的網油雞卷就做好了。
“都來嘗嘗,看我做的這道網油雞卷怎麼樣。”
說完,徐拙率先夾了一截網油雞卷送進嘴裡。
外皮香酥可口,而內裡的豬網油已經融化,此時被雞肉吸收,讓雞肉的香味兒更濃,再加上火腿絲的鮮和馬蹄碎的脆。
隔壁小孩,就問你哭不哭!